太原王氏,世代显贵
太原王氏世代显贵为天下名门,其家族自有其一定的特色。
太原王氏自先秦的传说时代,至唐末五代时期的彻底衰落,其间有祁县、晋阳两大支派相继名世,累代显宦,成为天下一流盛门。王姓现在能有天下第二的美名,与他们当年的贵显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认真剖析一下当年太原王氏的历史,就会发现,它在东汉中叶起源以后,经后汉司徒王允的倡举,才开始为天下名门。又因魏晋重臣王昶、王浑父子的努力,终于奠定了它作为著名门阀的地位。门阀的必须条件是代代出高官,这是在政治上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得到社会的尊敬,政治的存在就转化为社会的存在。
王氏南渡后,与东晋政权结合,继续获高官厚禄。加上一门三后,王述、王坦之、王国宝祖孙三世为相,其繁荣的基础于是奠定。其后因政局变动,连遭家祸,全族被诛,使这个魏晋名族彻底毁灭。十六国北朝时,王慧龙利用社会重名族的习惯心理,小施权术,诡称出自东晋太原王氏,轻而易举地当上了既是当朝宰相又出自北魏最高门族清河崔浩家的乘龙快婿,从此一步登天,步步高升,至其孙王琼时,又借孝文汉化改制的东风,终于登上了与崔、卢、李、郑四姓齐名的地位。其后历齐、周、隋、唐四朝, 三百余年,这种地位一直保持着。
王慧龙只身仕魏,经子至孙,三世单传,以后才分为四房。由于其家族兴起凭藉的是政治和社会影响,因此并不像其他世族那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其作为强宗大族的宗族基础也同样不坚固。当然,这种情况并非太原王氏所仅有,因为当时的北方大姓,“惟郑氏不离荥阳”(李辟《国史补》卷上),清河崔、范阳卢、赵郡李等也有类似的经历。太原王氏在唐代分化为房支。房作为大家族的派生,在对祖先祭祀时有不同的位置。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太原王氏渐渐蜕变成唐政权治下的官僚名门,而不再是对抗王朝的豪族。唐王朝竭力扭转了社会上崇尚门阀的习惯观念,把它转化为对王室的崇敬。
总体看来,太原王氏在北魏前后谱系发生极大变化,除作为主干的王慧龙支急剧扩大外,诸旁支也开始抬头。日本学者守屋美都雄在《六朝门阀的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一书中,列表将各房支的始祖与最后见于记载的后裔显示出来,发现各房支有极大区别。尽管各房支贵显历史长短不一,贵显程度有异,但到唐末五代后,都很难再把谱系延续下去,这正是门阀制度崩坏的结果。
李肇《国史补》说,北朝隋唐时,天下有崔、卢、李、郑、王五姓,各有特色,“有冈头卢、泽底李、士门崔、家为鼎甲。太原王氏,四姓得之为美,故呼为钑镂王家,喻银质而金饰也”。这里以金、银比喻当时的太原王氏,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太原王氏的特点和地位。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