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姝丽:一场浅吟低唱始终不渝的越剧梦

2017-01-23 11:19:06来源:大连新闻网

打印 字号: T|T

越剧《梁祝·十八相送》剧照,王姝丽(左)、李思婵(右)。

大连越剧社首场演出演职人员合影。
    本报记者彭杭 实习生段雅馨
    侬软语,水袖轻扬,眼波流转,温柔喟叹……
    今年1月15日,当大连越剧社专场演出在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完美谢幕,当两百多位观众一片叫好,演员王姝丽不禁泪流满面。这是大连越剧社自2007年成立以来于正规剧院的第一次专场演出,也是王姝丽对越剧艺术倾注多年心血后圆梦的一刻。
    王姝丽曾获“第三届全国戏迷争霸赛名票奖”,并在去年11月初的“全球越剧戏迷嘉年华折子戏大赛”中斩获“越迷兰花奖”个人一等奖。这对于一个非专业越剧戏迷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但众人却不知,能把越剧唱出纯粹的韵味并赢得众多名家肯定的王姝丽,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北方女子。而至此境界,皆因初心,王姝丽说,爱上越剧艺术,缘起她从儿时就有的一场戏台梦……
    二十多年的痴迷与坚持
    着一身青绿色的戏服,拂一袭水袖,描一双细长的眉目,唱一出曲调婉转的《三看御妹》。戏台上的王姝丽举步间尽显南方姑娘的温柔,说话时也是细声细语,再加上越剧在南方最为流行,一时间也很难让人相信她其实出生在北方。大连越剧社的票友们也常说,王姝丽是一个长在北方的南方女子,骨子里就有那种江南水乡的婉约。
    正如很多人小时候看过武侠电视剧后就有了一个大侠梦,喜欢看越剧电影的王姝丽也有一个戏台梦。看到《红楼梦》和《追鱼》的第一眼,她就被电影中演员的扮相和唱腔深深地吸引住了。1984年的“上录杯”江浙沪越剧大奖赛,王姝丽在电视上第一次认识了赵志刚和萧雅这样的越剧名家,然后就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门极具美感的艺术。越剧的唱段有很多,流派也分为很多种,王姝丽全都学。而这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刚开始学习越剧时,王姝丽只练习清唱,但在越剧里,表演的比例要大于清唱,于是,一直想接近专业越剧演员水平的王姝丽就跑到了越剧的故乡——浙江嵊州,去学习更专业的表演方式。王姝丽还跟京剧老师学习身段、唱腔和发声方法,京剧很难学,这对王姝丽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但那一段经历也为她今后的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比荣誉更重要的是肯定
    2016年11月初,王姝丽和诸瑶琼表演的折子戏《花中君子·增银》选段,在绍兴大剧院举办的“全球越剧戏迷嘉年华折子戏大赛”中斩获了“越迷兰花奖”个人一等奖。北方人唱越剧还拿了全国大赛的一等奖,有些人笑称:“这就像是上海人到大连比赛说大连话,结果上海人得了第一。”这个一等奖的到来,也确实让王姝丽感到意外:“这次是大连越剧社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基本上属于拎草鞋过去的,能拿第一是完全没有想过的事。”比赛当天,王姝丽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总是咳嗽,这对即将上台的演员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而参赛选手来自世界各地,实力也各有千秋,这种巨大的竞争压力更是让王姝丽十分担心。“当时我的话筒是绑在大腿上的,奔上台后,话筒就一直往下滑,我因为担心话筒,也顾不上咳嗽了。”王姝丽比赛时的服装并不是最艳丽的,但是唱腔很委婉动听,剧情也十分感人,让观众和评委不由自主地陷入表演。王姝丽对名次并不是很看重,让她真正开心的是,自己的表演能够得到名家和观众的认可,能够为大连越剧社争得荣誉。同时,她也希望通过这次的获奖,可以吸引更多大连越剧迷加入大连越剧社,把越剧艺术发扬光大。
    成功来自于
    社会的支持
    王姝丽说,大连越剧社及她个人的成功来自于众人的支持。“我们大连越剧社是由一群热爱越剧的票友自发集结而成,是集学习、培训、演出实践和文化交流为一体的越剧公益社团。越剧社里有头发花白的“40后”,他们坚守在戏台上传播高雅艺术;也有年轻、活力的“90后”,他们以虔诚和敬畏之心传承着传统文化。”
    除了大连越剧社的演员们,王姝丽还特别感谢一个人——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总经理张荣荣。王姝丽介绍说,越剧社成立初期一直没有固定的活动地点,平日里,演员们需要从旅顺、开发区等地方到个人家里排练,演出更是零零碎碎的,哪里有需要就去唱一个唱段。2015年初,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专门腾出一个小音乐厅作为大连越剧社的固定活动场地,每周一上午都可以进行排练,1月15日的专场演出也是俱乐部免费提供的场地。而在“全球越剧戏迷嘉年华折子戏大赛”赛前,张荣荣还抽出时间来指导节目,她的建议让演员们受益匪浅。“有了固定的活动地点更像是有了一个家,有了一份归属感。而张荣荣总经理对我们的支持,也让我们感到发自内心的温暖。越剧在大连就像一朵带着露水的花苞静待绽放,我和大连越剧社的演员们会努力让越剧在大连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王姝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