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画郎”王金刚:当我的心上开出一朵玫瑰花

2017-01-13 11:10:52来源:大公网

打印 字号: T|T
    大公网1月12日长春讯(记者 卢冶)王金刚对现在的自己还算满意。
  如果当初没有学画,他不知道自己现在会是什么模样,也许更好,也许更坏。这世上本就没有如果,他也便不去纠结那些假设性的问题。如何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才是摆在眼前最紧迫的事情。
  自从年初成立G1艺术中心,王金刚一个人扛起采购、营销、教学……这其中绝大多数业务都是从头学起,磕磕绊绊、劳心劳力。聊起人生三十余载所经历的苦痛,他脸上带着微笑摇摇头,不愿多谈。曾经的苦与累已经渗入每一段回忆,很难从日常生活中剥离出来,构成一段完整的叙述。若要细说,那会是一段很长、很长的故事。
“画郎”王金刚
  当我的人生找不到标准答案
  命运如果是条河流,到了王金刚这里偏偏拐了个弯,需要他花费比别人多得多的力气才能游到对岸。
  王金刚觉得自己是个不太幸运的人。上中专的时候,王金刚这届是中专四年制的最后一届;等到了大学,他这届又成了不包分配的第一届。
  王金刚的父母皆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这个农民的儿子却走上了一条艺术之路。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择医生、律师这些显然更有“钱途”的职业,王金刚无法给出一个条分缕析的回答。在他看来,喜欢学什么、喜欢做什么完全就是一种天性,与生长的环境没有必然的联系--既然自己想学画画,家里人也不反对,那就没有不去做的理由。
  中专毕业后,王金刚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同学们大都找到了稳定工作岗位,过上按部就班的生活时,王金刚背起行囊独自奔赴北京。在那个陌生的城市,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也没有钱。踏上首都大地的那一瞬间,王金刚感到一股巨大的晕眩感袭击了自己,未来路在何方,他问自己,却没有答案。
  无人得知他是怎样熬过那段日子的。当他再次出现在朋友们的视野中,已经拜入一位老师门下,过着“痛并快乐着”的生活。
  “学画的日子很累,每天除了吃饭连洗脸的时间都没有。一天有九个小时的固定上课时间,额外还有20张素描的固定作业。到最后几乎画素描画到吐,现在我闭上眼睛还能画出我那几个同学的脸。”如果只是任务重,王金刚觉得只要撑住也不算什么,更难捱的是如何保护自己不被打击到尘埃里。
  自从来到北京,王金刚深刻认识到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加上老师对他的训练毫不留情,王金刚感觉自己每天都只能抱着一颗破碎的自尊心入睡。“就像人说话会带口音一样,绘画也会带有地域特色。我一直在长春学画,所以我的画里就带有一些不太规范的地方画法。老师一直告诫我让我改过来,但是越是这种小习惯越难改正。有一次老师火了,直接把我的画从窗户扔了出去,告诉我下午不用上课了。”
  正是在这种几近苛刻的教育方式下,王金刚迅速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画家。“老师虽严,但与技巧的提升相比,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老师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绘画。”王金刚说。

王金刚和他的学生们
  当我的梦想是一艘颠簸的小船
  在北京准备了3年,王金刚考入吉林艺术学院油画系继续深造。
  大学四年,几乎每一天王金刚都是在画室中度过的。有一次画室换了地方,新粉刷的墙面、崭新的桌椅,但他就是觉得缺了点什么,直到有人拿了一瓶松节油泼洒在画室的各个角落,熟悉的气味散发开来,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缺了这个。
  从大三开始,王金刚就着手准备自己的毕业作品--一幅长达5米的写实油画。为了完成这幅作品,用废寝忘食来形容大四生活也不为过。王金刚已经记不清自己用掉了多少根笔、多少管颜料。
  作品完成了,王金刚才想到要计算一下成本。“上没上万我不确定,但是至少有七、八千,而且就只算了画布和颜料的花费,其他杂费已经算不清楚了。”这幅巨作最后被留了校,王金刚心里舍不得。但规矩就是如此,他也不能例外。
  毕业后,王金刚在一家培训学校就职,工作内容就是到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去监督巡查。公司福利一般,莫说机票,就是想坐一次火车卧铺也超出了报销范围。王金刚经常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北京、江苏、安徽、吉林之间辗转。有一次因为安徽分支机构出现了师资短缺的情况,王金刚被留在当地代教长达数月。
  “如果能有一间自己的画廊该有多好。”王金刚经常在脑海中勾勒这间画廊的模样,借此稍稍逃离枯燥无味的现实生活。
  想得久了,王金刚越来越觉得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他辞去培训学校的工作,在老家开了一间画廊。最初的一年,一切都顺风顺水,正当他为自己美梦成真而欢呼雀跃的时候,一柄大锤兜头砸了下来。因为市场高度饱和,同质化竞争激烈,他的画廊开业后第三年就亏了个彻底。王金刚觉得自己的梦想瞬间变成一艘抛了锚的小船,在市场这片大海上,举目茫然,不知何时可以靠岸。

王金刚在指导学生绘画
  当我的心上开出一朵玫瑰花
  千帆过尽,王金刚重整旗鼓再次出发,和朋友一起创办了国内首家G1艺术综合体。
  艺术中心刚刚开张营业的时候,其境况已不是简单的“惨淡”二字可以形容,王金刚纵然已有心理准备,还是感觉压力山大。但令人不解的是,在沉重的压力下,王金刚不但坚持了下来,还坚持得相当有品质。
  采访过程中,他从架子上拿出一只透明的玻璃瓶,里面装了大半瓶金棕色的液体,在橘黄色的灯光下发出美丽的微光。“这是我们在作画过程中用的调色油,进口的,一瓶一百多块钱。原来我自己都舍不得用,但是现在我的油画课上都是用它。别看这一瓶好像挺多的,其实几次也就用没了。不过确实好用,最重要的是对身体没有伤害。”
  说不心疼那是假的,但王金刚最终还是牺牲了成本,选择了品质。如果说有什么在促使他下这样的决定,那只能是情怀了。
  就王金刚自己来说,他学画是因为喜欢。但角色从学生转换为老师之后,他发现很多学生学画的动机十分复杂,反而是成人学画多是出于兴趣爱好。
  “家长让学生们来学画画,可能是为了升学,可能是为了加分。总之理由很多,但结果都差不多--学生们在学画这件事上心态比较浮躁。有个学生问我,‘王老师,我要学多久才能达到您现在的水平?’我当时回答他说,‘我学画学了20年,就算你是个画画天才,学习的速度是我的10倍,也要2年吧,更何况你是不是个天才还不一定呢'。我希望在对待绘画这件事上,一个人能够有足够的耐心。要做到这一点,至少内心要有动力,不能全靠外力推动。”
  目前,艺术中心的各项事务已渐上轨道,王金刚迫不及待地开始准备下一项挑战--做慈善。具体该如何去做,他还在斟酌。或许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中途夭折,但失败对于王金刚来说已经是位老朋友了。他知道自己会遭受打击,那又怎么样呢?只要不被打倒就好。
  生活就像是在心上开出一朵玫瑰花,尖锐的刺固然会带来疼痛,但唯有如此方能令人更加珍惜花开的不易。在王金刚的世界里,心上的玫瑰花绽放时散发的是油画的香气,带着岁月的悠长,萦绕不散,沁人心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