锹溪总会会长王先进在总祠落成典礼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宗亲、女士、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金风送秋爽、喜报传佳音,海内联族谊、天涯系宗亲。今天锹溪王氏总祠竣工典礼誌禧,承蒙各位宗亲代表们满怀炽热的心情,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总祠的竣工典礼,可喜可贺!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道一声:大家辛苦了!
现在我受中华锹溪王氏宗亲联谊总会的委托,代表总会与锹溪老庄全体父老,就锹溪王氏总祠筹建工作向各位来宾作一个简单的汇报。
锹溪王庄是一个古老又文明的自然村庄,座落在江西省德安县爱民乡土塘三组。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是锹溪王氏始祖偞之公发祥圣地。我们锹溪王氏属于姬姓之王,属于瑯琊王氏支派。自太子晋字“子乔”晋娶杨氏夫人生子宗敬、宗敬居太原平阳,原姬姓改为王姓。传至晋二十一世祖王离、字“明”秦王诏令,公接任大将军之职,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公领兵围趙,不意巨鹿一战,失漏军机,被项羽所破、兵败自刎,卒于乱军之中。公娶吴氏生子二,长王元、次王威,王元见父兵败巨鹿,以渭水流域既难立足,乃举家避祸,迁居山东瑯琊,后徙临沂。世称元公为瑯琊王始祖。传至元公第十代孙、晋三十一世祖王览,“官晋宗卿”,封郎邱,生子六:裁、基、会、正、彦、琛,锹溪王氏属王览第六子琛公之裔。西晋末年五胡乱华,西晋告终。东晋有琛公胞侄,裁公之子王导乃东晋大政治家,三朝宰相。为了稳定东晋、北往南迁。琛公约在东晋初期由山东瑯琊临沂迁豫章洪州<今江西南昌>。琛公取张氏夫人。生子二:长稜、次子侃。再传至琛公次子侃公十二世孙、晋四十四祖王偞之。偞之生于洪都南昌,官拜洪州刺史,因避战乱,于唐高宗永徽年间隐居江州德安锹溪定居。生子瓘文,瓘文唐代李显年间凌烟阁学士,兼工部尚书,为锹溪王氏二世祖。锹溪王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人口众多之泱泱大族。是全球瑯琊王氏一支重要发祥支派。
各位宗亲:祠堂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家族文化,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份。祠堂是供奉先祖牌位,举行祭祀的好场所。慎终追远。更是齐家治国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平台。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锹溪王氏家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子孙们努力探寻锹溪历史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家族精神,每年来锹溪寻根问祖者络绎不绝。因老祠窄小,人多难以容身,诸位提议要在锹溪老庄新建一幢大祠堂。奈德安老庄人丁稀少,不能胜此重任,必须啟动锹溪王氏后裔们合建,由老庄牵头派人走访了德安县周边十五个县市的宗亲,得到了各县市宗亲们的鼓励与支持,于2011年12月24日在德安宾馆召开了十五个县市的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每男丁集资人民币拾元、捐款自愿的方案。总祠终于在2012年5月10日奠基开工,由德安县城建局夏清河局长预算、绘图,长48.8米、宽16.1米、高14米,钢筋水泥、青砖,框架结构、总造价140万元,经德安三建公司承建,2013年4月5日封顶。封顶后因资金不能到位,同时,秘书长王义炳迁居九江市居住,会长王贤勇身体欠佳、左腿精脉曲张卧床几月,二人不能参加祠堂建设,致使祠堂停工一年。2015年元月由我梓坊王先进接任会长,本年冬月开工装修,2016年八月完工,国庆节竣工庆典。
宗亲们:锹溪王氏总祠今日竣工庆典。实现了我们锹溪王氏子孙梦昧以求的夙愿,充分展示了锹溪王氏子孙后代的智慧和力量,证明了王氏家族的凝聚力与同心力。这是王氏子孙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伟大壮举,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上古文明、促进宗亲团结,启迪后代发奋图强的大好平台。在实施这一宏伟工程的过程中得到了各县市会长及宗亲们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并在各地宗亲们的同心协力下,组织者精心策划、捐款者慷慨无私、可敬可偑。它将激励王氏子孙在新的征途上,奋勇前进再创辉煌!
锹溪王氏后裔们:在这次总祠建设的过程中,联谊总会的成员不辞辛苦劳累走村串户,联系了散居在全国各地的锹溪王氏后裔。目前共有九个省70多个县市的锹溪后裔认祖归宗。我们还要继续寻找我们的亲人,毫不放松。我希望各县市的锹溪后裔们要利用好锹溪总祠这一平台,广泛联络,互相交流,加强团结,增强族谊。宗亲联谊是联接族人的桥粱和纽带,传播爱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德育人,互相帮助,积极进取,为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为家族文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