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县有座“王五桥” 距今已有204年历史

本报讯(宋讯 记者贾华 摄影报道)记者近日在位于修文县小箐乡岩鹰山水库附近的杨泗河看到,河流上有一座古代单孔石拱桥,当地人一直都叫它“王五桥”。这座桥虽其貌不扬,却是当地百姓教育后人积德从善的一本“活教材”。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单孔石拱桥桥下有湍急的溪流流过,桥四周已被浓密的荆棘和灌木丛遮盖得严严实实,以至于桥身的真实面目都看得不甚清楚。
据《修文县小箐乡志》载:王五桥修建于清朝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距今已有204年的历史了,桥高3.5米、宽3.8米,桥孔跨度4米。
如今,由于当地大小公路完善,这座桥早已经被废弃,桥上已是杂草丛生。但是,早在清朝和民国时期,这座桥却是从息烽九庄等一带到修文的必经通道,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王五桥”的通道功能虽然没有了,但其教育功能却在当地人心中扎下了根,成为当地百姓教育后人积德从善的一本“活教材”。因为“王五桥”流传着一个美好的传说,如今在修文县小箐乡、久长镇、龙场镇一带,很多年长的人都能摆上几句“王五桥”的故事。
相传在清朝时期,当地人王五长得四肢粗壮,膀大腰圆,能吃能做,人称“王五大脚板”,经常帮助大家做好事。他一人一次能扛一栋房屋的一根大梁和一根二梁,他左肩扛大梁,右肩用二梁作撬肩棒。
一次,王五帮邻居干完活回家走至山岗时,感到有些疲倦便倒在路边迷迷糊糊睡着了,梦见一只母鸡带着五只小鸡往旁边草丛后的石缝里钻。王五醒来后按照梦中所示,找来木棒撬开石头,只见里面摆放着白花花的五缸银子。
此后,王五和妻子就用这些银子为当地乡亲修桥补路,在杨泗河上每相距一二里就修建一座桥,一共修了五座。后来,人们把王五背银子的山岗叫王五岗,把王五出资修建的五座石桥之首座桥称为“王五桥”。这座桥也成为当地百姓教育后人要修桥补路、多做好事、积德从善的一本“活教材”。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