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女工王秀芹:20年义演京剧千余场
“未开言忆往事心中惆怅……”近日,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文化馆小剧场举办的基层文艺骨干提升班上,66岁的王秀芹登台演唱京剧《六月雪》里的片段,她吐字发音准确,感情细腻,唱得柔里有刚,跌宕起伏,抓住了程派神韵,优美的姿态赢得了阵阵掌声。
王秀芹是临淄区供销社退休职工,也是一名京剧票友。自1996年成为临淄区京剧协会的一员,20年来,她参加各类公益演出、培训活动上千场次。
王秀芹的父亲是临淄当地有名的京剧票友,耳濡目染,小小年龄就学会了《苏三离了洪洞县》《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相公你往这里看》等京剧、黄梅戏、吕剧唱段。1996年,临淄区京剧协会成立,作为京剧票友的王秀芹成为一员,2000年退休后,更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爱好的京剧上,走上她的义演生涯。
为提高演艺水平,自1998年始,王秀芹拜师于海源等当地京剧名家。王秀芹回忆说,在刚退休的两年多时间里,她每周两天前往相隔四五十里的于海源先生家中学习刀马戏,每天5点起床练功、吊嗓,学会了《杨排风》《穆柯寨》《盘丝洞》等颇具难度的刀马戏。于老师看她恭谦好学,刻苦认真,破例收她为弟子。
通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王秀芹学到了京剧艺术的精髓,把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多次参加全国性的票友节和京剧大赛。2007年、2008年,王秀芹两次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过把瘾》栏目,得到观众好评。先后在山东省首届京剧票友节、山东省职工名票暨齐鲁国际票友节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很多京剧唱词,都是教导人们向善,告诉大家如何做人做事,怎样爱国爱家。先辈们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我们必须继承好。”王秀芹说,在她的心中,京剧不只是一门艺术,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此,王秀芹带领临淄区京剧团成员排演20余出大戏和折子戏,每年参加文化下乡惠民演出等活动四五十场次,仅2016年春节期间,就参加戏剧展演10余场次。
多次观看王秀芹演出的市民李爱民说:“我们这些五六十岁的人都喜欢听京剧,王老师的程派、梅派唱腔都很专业,青衣、花旦拿捏到位,挑选的唱段也很受观众欢迎,比如《兰梅记》,很符合现实生活,听了很有感悟。”如今,王秀芹成为临淄百姓心中的京剧名角,只要听到她有演出,十里八乡的百姓都会前来捧场过把瘾。
为了京剧义演,20年来,王秀芹不仅耗费大量精力,还自掏腰包30余万元购买演出服、道具、乐器等。王秀芹说:“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我的心愿,通过京剧表演能为他人带去快乐,自己也从中收获快乐,更能弘扬传承传统文化。”(中工网记者 丛民 中工网通讯员 褚攀峰 崔素云)
王秀芹是临淄区供销社退休职工,也是一名京剧票友。自1996年成为临淄区京剧协会的一员,20年来,她参加各类公益演出、培训活动上千场次。
王秀芹的父亲是临淄当地有名的京剧票友,耳濡目染,小小年龄就学会了《苏三离了洪洞县》《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相公你往这里看》等京剧、黄梅戏、吕剧唱段。1996年,临淄区京剧协会成立,作为京剧票友的王秀芹成为一员,2000年退休后,更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爱好的京剧上,走上她的义演生涯。
为提高演艺水平,自1998年始,王秀芹拜师于海源等当地京剧名家。王秀芹回忆说,在刚退休的两年多时间里,她每周两天前往相隔四五十里的于海源先生家中学习刀马戏,每天5点起床练功、吊嗓,学会了《杨排风》《穆柯寨》《盘丝洞》等颇具难度的刀马戏。于老师看她恭谦好学,刻苦认真,破例收她为弟子。
通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王秀芹学到了京剧艺术的精髓,把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多次参加全国性的票友节和京剧大赛。2007年、2008年,王秀芹两次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过把瘾》栏目,得到观众好评。先后在山东省首届京剧票友节、山东省职工名票暨齐鲁国际票友节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很多京剧唱词,都是教导人们向善,告诉大家如何做人做事,怎样爱国爱家。先辈们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我们必须继承好。”王秀芹说,在她的心中,京剧不只是一门艺术,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此,王秀芹带领临淄区京剧团成员排演20余出大戏和折子戏,每年参加文化下乡惠民演出等活动四五十场次,仅2016年春节期间,就参加戏剧展演10余场次。
多次观看王秀芹演出的市民李爱民说:“我们这些五六十岁的人都喜欢听京剧,王老师的程派、梅派唱腔都很专业,青衣、花旦拿捏到位,挑选的唱段也很受观众欢迎,比如《兰梅记》,很符合现实生活,听了很有感悟。”如今,王秀芹成为临淄百姓心中的京剧名角,只要听到她有演出,十里八乡的百姓都会前来捧场过把瘾。
为了京剧义演,20年来,王秀芹不仅耗费大量精力,还自掏腰包30余万元购买演出服、道具、乐器等。王秀芹说:“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我的心愿,通过京剧表演能为他人带去快乐,自己也从中收获快乐,更能弘扬传承传统文化。”(中工网记者 丛民 中工网通讯员 褚攀峰 崔素云)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