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缝金庸:王重阳为什么要撒谎
金老爷子就是刻意把王重阳往圣贤里写的。在金庸的人物图谱里,王重阳是往圣先贤,郭靖是当今君子,他们两人都是传统伦理中标准的圣贤,甚至可以说,就是儒家伦理的图解。
本文探讨的范围仅限于《射雕英雄传》(以下简称射雕),不包括《神雕侠侣》及《倚天屠龙记》。
射雕里高居武林金字塔顶端的华山五绝中,东西南北四绝乒乒乓乓打了无数大架,武功天下第一的中神通,却只出过一次手。那是王重阳生前最后一战。对于这场大战,小说借周伯通之口,描述得十分惊心动魄:
“我师哥死前数日,已知西毒在旁躲着,只等他一死,便来抢夺经书,因此以上乘内功闭气装死,但若示知弟子,众人假装悲哀,总不大像,那西毒狡猾无比,必定会看出破绽,自将另生毒计,是以众人都不知情。那时我师哥身随掌起,飞出棺来,迎面一招‘一阳指’向那西毒点去。欧阳锋明明在窗外见我师哥逝世,一切看得清清楚楚,这时忽见他从棺中飞跃而出,只吓得魂不附体。他本就对我师哥十分忌惮,这时大惊之下不及运功抵御,我师哥一击而中,‘一阳指’正点中他的眉心,破了他多年苦练的‘蛤蟆功’。”
新修版中,金庸将“一阳指”改为“附着先天功的一阳指”,又对西毒手下留情,欧阳锋虽然被点中眉心要害,蛤蟆功并未被破,只是损伤而已,让他得以继续留在四绝之中,承担起射雕头号搅屎棍的重任。
不管是连载版还是三联版、新修版,都写得明明白白,王重阳破西毒,用的是一阳指。
这就有点蹊跷了:一阳指不是全真派功夫,而是大理段氏的家传绝学。天下第一高手,开宗立派的大宗师,生死之际,使出的竟然不是本门武功。
更有意思的是,王重阳在那一刻使什么功夫都正常,就是不该用一阳指。
因为他没练过啊。
据一灯大师弟子朱子柳转述,第一次华山论剑后第二年,王重阳与周伯通赴大理拜访南帝段智兴,求教一阳指的要旨诀窍,段智兴尽数说给王重阳,王重阳则报之以他最厉害的先天功。临别之际,重阳真人透露缘由,原来他旧疾复发,自知不久于人世,所以千里迢迢来到大理,将先天功传给南帝,以便他身死之后,世间仍有人能克制西毒。

南帝明白这番用意后,“心下好生相敬,当即勤加修炼先天功”;而王重阳并不打算练一阳指,只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人向来齐名当世,若说前来传授功夫,未免对我师不敬,是以先求我师传他一阳指,再以先天功作为交换……重阳真人学到一阳指后,在世不久,并未研习,听说也没传给徒弟。”
请注意,这里说得明明白白:王重阳“并未研习”一阳指,只是听南帝讲解要旨诀窍,没真正上手练习。要不是碍着段智兴的面子,他老人家压根连听都不会听。
这就怪了。
按照朱子柳的说法,王重阳没练过一阳指;而按照周伯通的说法,王重阳不但会,而且用在了死前最后一刻。
朱子柳和周伯通,显然都没有必要说谎。
侦探小说有个定律:排除掉其他所有可能,最后剩下的那个无论看上去多么匪夷所思,都是唯一的真相。
排除朱子柳和周伯通说谎的可能之后,答案只剩下一个:
说谎的是王重阳。
从结果逆推,全真教主听南帝讲解一阳指诀窍后,多半是“学而时习之”。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王重阳如果没在一阳指上下过功夫,怎会有把握在千钧一发之际用来对付西毒这等大高手?
但他对外放的风,则是“并未研习”。
王重阳为什么要说谎?分明没这个必要。他便大研习而特研习,也没什么大不了,又不是在研究加藤鹰的一阳指,说出去有什么好丢人的?
他和南帝互相交换绝技,南帝练得老婆都跟别人跑了,王重阳就是把一阳指练到甩段智兴一条街,别人也挑不出什么理,多半还得翘大拇指:“全真教主博采众家之长,不愧是天下第一高手!”
问题就出在这里:你不觉得丢人,天下人都不觉得丢人,但王重阳不是普通人啊,以他老人家的标准,练一阳指就是丢人。
射雕中的王重阳,是个至善至美的完人,不光功夫天下无敌,论德行,整个射雕世界也无人能出其右。九阴真经现世,江湖上人人垂涎,连四绝这样的大高手都眼红耳热,欧阳锋这种人渣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王重阳却丝毫不为真经所诱。
据郭靖推断,“他(王重阳)到华山论剑,倒不是为了争天下第一的名头,而是要得这部《九阴真经》。他要得到经书,也不是为了要练其中的功夫,却是相救普天下的英雄豪杰,教他们免得互相斫杀,大家不得好死。”
周伯通说师兄说他“少了一副救世济人的胸怀,就算毕生勤修苦练,终究达不到绝顶之境”,武功高低和道德品质成正比,显然是暗指王重阳在道德品质上也非常完美。
做人做到这个地步,已经超凡入圣了。

中国历史上的圣人,常有不近人情之举。孔夫子他老人家是挺通达的,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还闹出过见南子这样的绯闻。
到了孟子,就有点道貌岸然,但至少声明“嫂溺叔可援之以手”。后来就越来越离谱,千古称颂的清官海瑞,因为女儿吃了男仆给的一块糕饼,就觉得有违男女大防,生生逼5岁的女儿绝食而死。王莽篡汉前也有圣人之誉,他建立圣人声誉的事迹之一,就是逼犯了罪的儿子自杀。
你可能会说,这几个例子过于极端,不足以说明圣贤品质和普通人性之间存在矛盾,那就看看曾国藩。
曾文正公既是理学大家,又是中兴名臣,中国传统社会中最后一位圣人,舍老曾其谁。
他从30岁起,立志学做圣人,“不愧于为天地之完人”。成为圣人的路径,是做“日课”,这个法子是他从倭仁那里学来的。
“每天从起床到睡觉,吃喝拉撒睡,都进行自我监督,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时时刻刻监督检查自己的一举一动。他每天都要用工楷认真书写日记,细细回忆检索自己这一天的一切言行,发现其中哪一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要真憋出来,记载下来,深刻反省。”(张宏杰著《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现在流传甚广的《曾国藩日记》,就是他每天“日课”的内容。
翻开“日记”,你会发现,曾国藩时时刻刻竭力与之斗争的,有些确实是阻碍一个人成长的弱点,比如暴脾气和虚荣心。但也有些并没有脱出正常的人性范围,比如“色”,要是多看了某个美女一眼,老曾会在日记里对自己大加挞伐一番。
更过分的是,哪怕是正常的给老婆交公粮,老曾也视之为淫行,能省则省,能躲则躲。为了克制自己的欲望,他刻意“日日自苦”,以便耗尽精力,不生淫心。
这其实是圣贤伦理扩展到极致后的必然结果。因为彼时中国并没有什么个人主义,人欲是作为圣贤的假想敌存在的,哪怕这人欲在现在看来只是正常的人性。
曾国藩做天地之完人,要跟自己的好色之心作斗争,王重阳作为《射雕英雄传》中的“完人”,同样要切除掉自己圣贤之心上那颗属于人性的肿瘤。
这颗肿瘤,名叫“私心”。
在中国,“私”字一直是个坏词。哪怕到了民国,孙大炮同样要强调“天下为公”。一跟“私”字沾边,政治前途就要打问号,一个政治人物,如果能树立起自己“大公无私”的牌坊,同时狠斗别人的“私字一闪念”,往往会无往而不利。
王重阳最怕别人说他有私心,这在射雕中是明确指出来的。王重阳逝世前,交代后事,本打算将九阴真经焚毁,但终究没能下得去手,他长叹一声,说道:‘前辈毕生心血,岂能毁于我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看后人如何善用此经了。只是凡我门下,决不可习练经中武功,以免旁人说我夺经是怀有私心。’
这样的逻辑,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他对一阳指的态度:不能让旁人说我学一阳指是怀有私心。他已经放出话,听南帝讲解一阳指要旨只是为了传授先天功,乃是不得已而为之。新修版特意强调他无意将一阳指据为己有,或者化为全真派武功,“一阳指是大理不传之秘,多承指点,贫道得见大道,欣喜无已,但绝不传人。”
但他还是学了,练了,用了。
为了什么,难以稽考,我猜多半是出于武学大家好武的天性。周伯通听说郭靖会降龙十八掌,当即要拜傻小子为师,后来在射雕中还要金轮法王传龙象波若功后再死,《笑傲江湖》中,任我行说“葵花宝典所载的武功实在厉害,任何学武之人,一见之后决不能不动心。”可见高深武功对于武林高手来说,实具莫大吸引力,一阳指是“大道”,王重阳虽为天下第一高手,能不能逃脱诱惑,我看也难说。
既然练了一阳指,就说明王重阳还是有私心,并非“完人”。所以他才会放出风去,让朱子柳及天下人以为中神通并未研习一阳指。他撒谎了。
这个谎言其实无伤大雅,不过,王重阳撒谎,这显然出乎金庸本人的意料之外。

要是金庸晚生几十年,按照玄幻的路子来写射雕,没准会把郭靖写成王重阳的转世灵童。
让我们和金老爷子一起面对现实吧,这世上并没有圣贤,不但现实世界中没有——曾国藩以圣贤之道行事,在官场上撞得头破血流,后来和光同尘,才挽狂澜于既倒——小说中也没有,如果那是一本好小说的话。
《三国演义》过于美化诸葛亮,结果“状诸葛多智而近妖”,金庸刻意拔高王重阳和郭靖,但正像他在《倚天屠龙记》后记中所言,人物会按照自己的逻辑生长,作者也控制不了,所以郭靖才会突破作者布下的儒家伦理的条条框框,毅然抛弃对华筝公主的承诺,挽回了与黄蓉的爱情,避免了彻底沦为一个假人的命运。
也正因为如此,王重阳才会违背金庸的意愿,撒了一个小谎。因为这个小谎,他看上去倒是有了点人味儿。
问题在于,他的谎言只有这一个吗?比如,他真的未曾练习九阴真经吗?
真相只有王重阳自己知道。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