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了青春与生命 支书王有学魂归大山

王有学(左)生前工作场景(安坪镇供图)

王有学生前工作场景(安坪镇供图)

王有学生前常在便民服务中心为民办事

王有学没能爬上泥坡,就倒在倾注了他半生心血的新路旁。公路边尚有头一天村民庆祝新路通车燃放的鞭炮纸屑

天鹅村村级公路未硬化前

完成硬化通车的新公路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王有学的家

一双穿得变形的鞋子,上面的泥渍还清晰可见
记者方历朝
完成硬化通车的新公路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王有学的家

一双穿得变形的鞋子,上面的泥渍还清晰可见
2016年1月1日元旦节,奉节县安坪镇天鹅村八公里村级公路硬化完毕通车,村民们欢天喜地地燃放鞭炮以示庆祝。大伙儿踩着平整的水泥路,畅想着来年奔向致富的步伐又快了。
可是谁曾想到,爬了半辈子山的村支书王有学,还没来得及享受一下这条平整大道带来的便利,就在第二天去往村民家开展工作的途中,倒在了离新路不远的泥坡上,从此魂归大山。
始料未及他倒在了牵挂村民的路上
1月2日清晨,刚刚起床的王有平便被堂弟王有学叫到家中吃早饭。端着热腾腾的面,王有学便开始絮叨起:“现在村子里公路通了,不愁农货运不出去,今年我还想发动大家搞搞养殖,多种点脐橙,多硬化些田间便道……”
一碗面没吃完,王有学就急着要走。他事先约好了村主任胡等权,准备去田湾上门协调解决低保户易某的住房安全问题。匆匆出门,送走了堂哥王有平,他便一个人踏上了土路。胡主任的儿子骑着摩托车快要到新路接他了。
8点10分,刚跟路过的王有学打过招呼的谢乃青一声大喊:“那是哪个睡到那个坡上了?”离得近的郑光华听见呼喊,从新路上跳下去一看,顿时就吓到了:“这不是王支书吗?你啷个了?”
此时的王有学已经无法回应。“他当时已经人事不省,鞋子手机甩到了一边,看到就不得行了。”郑光华回想当时,他招呼了几个村民把王有学扶到一边,有人为他做人工呼吸,有人开始打120。
“当我们赶到后,检查病人没有意识,心跳停止,大动脉、脉搏全无,血压为零,已无生命体征。”安坪镇卫生院副院长余传明介绍,现场抢救无效,人已经死亡。
村主任胡等权初闻噩耗时,还在笑着说:“新年大节的,少开这种玩笑,我儿子去接他了,我还等着他跟我一路下村去办事呢!”然而胡等权终究是没能等来王支书。
扎根大山用青春和热情让家乡变了样
王有学生于1973年,43岁。18岁高中毕业,他便进入田坝村工作,在老支书杨传海的言传身教下,开始了他长达25年的村委工作。1992年,王有学入党,2003年,他任天鹅村村支书,一干就是12年,直至他生命终结。
“这个年轻人是个好苗子,踏实肯干,对人和善。”62岁的老支书杨传海回忆,“我当时问他,你年纪轻轻的不去外面挣大钱,守着这穷山沟干嘛?”王有学只是实诚地回了句:“不去,就在这儿,把这儿搞好!”
天鹅村幅员面积有25.38平方公里,海拔从175米至1100米,落差大,人居分散。村子距离镇政府35公里,距离县城60公里。以前没通车时,山里人出趟山,那是要从早上走到黑的。
修路、种地、饮水、住房……王有学的脑海里,始终装着这些事。03年,他任村支书,上任第一件事,就筹资筹人修建引水渠,将山上的水引往各家各户。硬化村道,规划硬化八公里,他却在夜里赶到县里争取多硬化一段。上面回他:“剩下的路毛坯都没做,怎么硬化?”现在,剩余路面已经开始做“三线”了。
今年60岁的谢安付家里5口人,早前靠着打工种田糊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09年,王有学带头在村子里种上脐橙,同时发动群众参与。谢安付觉得,他一无本钱二无技术,种不起更亏不起,迟迟不愿行动。
2011年的一天,王有学拉着谢安付就上了船,沿着江行。看着岸边满坡的果树,谢安付动了心。没等他开口,王有学便说:“晓得你没得钱,先把苗子弄回去,钱我帮你垫!”如今,村里种植1000多亩脐橙成为了主导产业,一些种植大户年收入能达10万左右。
“他是个好人!”群众感念好支书
王有学早上没能爬上那段去往新路的泥坡。他沉重的棺桲却在闻讯而至的干部群众肩上,在众人的呐喊声中,一点一点,稳重前行。去往殡仪馆的路上,长长的车队引人注目。
“他是个好人,我们都要来送送他!”天鹅村4社社长王彦权讲,王支书在当地的口碑很好,人缘也很好,他的过世,大家都很难过,不敢相信,“他不但工作尽职尽责,还救过很多人的命。”
2010年6月的一天,天降暴雨。晚上10点多钟的时候,准备睡觉的王彦权突然接到王有学的电话。王有学在电话哪头担忧地说:“你快穿上雨衣,跟我去看看周军他们家,他那个D级危房怕是经不起这场雨。”
两人在大雨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一里外的周军家赶。当他们将周军一家五口全部叫出来时,那栋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的危房再也承受不起,“轰”的一声在顷刻间倒塌,家里的家什被砸得粉碎。五人安然无恙。
“他也救过我的命啊!”2007年,谢安付囊尾炎发作,痛得昏死过去。王有学叫人将他抬到十几公里外的河边,包车送他到卫生院治疗。晚上8点出门,凌晨12点王有学从新治走4个小时的山路回村,拿了钱又原路返回,往返8个小时,在第二天早上9点钟赶到医院,为他垫付了医疗费,手术费。
“这样一个人,他却走得这么早,这么急……”说起王支书,村民们将目光投向大山里。新修的公路在大山中蜿蜒绵亘,洁白无暇似一条玉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唯有王有学家门口那双穿得变形的旧鞋,上面的泥渍还清晰可见。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