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济远 花开东西南北

2015-12-25 11:20:19来源:北京晚报

打印 字号: T|T
    原标题:王济远花开东西南北
    历史快速行进,早已把民国艺术史中的很多人藏进尘与土,王济远——这位上海早期洋画运动的中坚力量,中国早期水彩画创作推动者的“回归”,有偶然,也有必然。
    这是一张王济远的《白英洒德》,白英长于山间草地和土地路旁,再普通不过,可王济远却将它入画,虽只有三枝,却也是一派高雅之气。王济远爱花,也爱画花,特别是善用水彩描绘花卉,有时还将白描与设色放在一起来用。这些在平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花花草草,都被他以速写的方式描绘下来,花的情态、样貌,在画中都可窥见。
    “在作画的原则上……没有一个不需要做到变化……变化是要让画幅上的物体,由简单而生出复杂,由复杂而引出趣味,这就是写生画之美的原则。”长期写生,使得王济远画起画儿来随性自然,充满写生时的灵活笔调。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笔下所生,三者贯通起来,便是他的生活。
    特别是1941年,当49岁的王济远选择躲避战火、远赴美国,与西方绘画来了一次透彻的接触,迎来了艺术创作的重要变革。渐渐他发现,画儿画到极致,便没有中西之分了,也没必要非得分出个上下高低、谁主谁次。墨线勾勒之后略施色彩,中画西韵,别具一格。王济远甚至在一幅《葫芦图》上题写“大红大绿,不中不西”,可见他的艺术主张十分开放,这种随性,也成就了他的卓尔不群。
    殊不知年轻时的王济远,一身胆气,在倡导艺术变革中,他是绝对的先锋:加入“天马会”、创办“艺苑绘画研究所”、加入“决澜社”、发起组织“摩社”、为《美术杂志》撰稿、出任“中华美术协会”理事,从1919年到1936年,他一直在四处奔走。特别是在上海美专任教那段时间,校长刘海粟用女模特来上人体写生课,结果模特只来了三天,就被父亲发现“关了禁闭”,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矛头都指向刘海粟。王济远在极力劝阻刘海粟不要冲动之外,对刘海粟的西洋画教育模式大加赞赏,也一直坚持教学创新。1926年,王济远与上海美专的保守派发生冲突,一度导致学校停课,“人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不如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虽然刘海粟对他十足信任,但出于学校发展的考虑,他还是选择了辞职。
    也就是那年,教育战线上有些失意的王济远第一次前往东京及巴黎考察美术发展、举办个人画展,眼见西方美术的前行趋势,让他感触很深。在此之后的十五年里,他通过自己的创作,来不断修正自己的艺术主张。在美国定居之后,他创办了华美画学院,向外国人传授传统中国绘画及书法,还曾与好友张大千在美国史密斯桑宁博物馆进行作品陈列,长达两年之久。
    以东西南北之风,画东西南北之画。有人说,王济远画中体现的是一种“大同”精神,画种只是一种称呼,重要的在于是否是相由心生,能否体现和谐与自然。从这个角度上讲,这些花花草草是艺术,更是诗意与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