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志声为修谱粤东闽西走访记

2015-10-27 08:06:52来源:广西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1979年农历八月十六日,我族贵县蒙公公社土潭村和覃塘公社龙凤村伯叔兄弟胜祥、汉科、志方、志坚、志端、志群等来到武宣县大禄福旺村寻根连祖。我们很高兴,  这是几十年来的第一次,当时,大家商议决定续编本家族谱。
    接受大家的重托,我把祖上密藏下来的用几页沙纸抄写的族谱拿给大家看,啊,原抄谱至1979年近一百四十年。于是我用三年时间调研走访,用腊纸钢板刻印三十本,发给每小房一本,每村3—5本。
    看族谱后知道,我们这支王氏,从有谱记载至今已发展到二十几世,来到广西一百八十年已繁衍八、九代。记载很简单,是吊线图式的直系谱,没有任何横系。
族谱开头写:“福建省汀州府武平县上杭县有代至于宁化石笔山山东以前之事未知详悉也。”
    在族谱中,从国用公起到来广西止,都记有祖妣的葬地坐向,但没有县名,在十二代祖妣名氏前记有“广东省惠州府归善县碧甲司坪山约横輋围”。在十六世祖妣前记有“嘉庆六年来到广西住在贵县北山下里”。
    从1980年接手续修族谱以后,我就产生了寻根连祖的梦想,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逢王必问。
    199几年以后,多次写信给福建武平县、广东梅县、惠阳县等地的县志办、中学校,去平信如石沉大海,去挂号信有的退回。2000年以后,得到一本象州县王氏族谱,在鹿寨化肥厂工作的志信兄弟发现了一本梅县松源满田村的族谱,继后我小儿子在网上发现了武平王氏重修均德公桑梓坑祖庙.
2008年秋,贺州市王高军宗公,寻根连祖来到我家,把其多年寻根情况和资料与我交通,2012年11月,又通知我说12月8日丰顺县丰良镇成西村进行仰湖坪祖祠上梁。于是我与本支的热心兄弟商量,决定我与贵港市覃塘区龙凤村志外兄弟前往。
因为跨省路远,没有火车汽车直达广东丰顺县,我们就提前几天,先到广东惠州市博罗县城(志外兄弟次子住地),第二天,我们赶往惠州市河南岸街道高布村红光屯拜访早有通讯联系的王应生、王惠强等宗亲,他们热情地设宴招待,并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宗族新祠堂。他们红光村也是水库搬迁移民,现在惠州市已开发到那里,村前隔着324国道是惠州市新建体育中心。红光村祠堂坐西南向东北,是古建筑格式钢筋水泥结构,做得古扑古雅、富丽堂煌。主厅的后、左、右围房内壁画有历代王公名人画像。连大坪、广场在内,占地约三亩,建资约200万元。除主屋宇外,前面水塘,周边绿化等尚未完成。红光村王氏的敬祖行为真好。我们从惠州汽车总站打的士到时,惠强宗亲争着为我们付车费,回来时,保生宗亲用其小车送我们到博罗县城汽车站。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第一天没能坐车赶到国用公祠上梁的日期,经多方联系,我们第二天才坐上博罗到丰顺的班车。到丰顺后,电话与丰顺籍成西村在广州做生意的王培宗贤联系、指引,由丰顺汤坑(县城)转车到丰良镇黄家祠车站。到丰良后,国用公祠堂修建理事长王希琪先生就派小车把我们接到成西村,当地兄弟很欢迎,几个兄弟带我们去看仰湖坪祖祠的修建情况。当晚,我们住在王希彪宗贤家,他是祖祠修建理事,七十多岁,儿子、媳妇在外打工去了,家里是公孙留守。我们坐谈到凌辰二点多,查看了他保持有的揭阳市老龙村和龙尾村新编的简单族谱,该族谱就国用公上源和下源内容与各地相关谱载有差异。由于仰湖坪当地没有族谱,我们人生地不熟,志外兄身体有此不宜,第二天,我们捐了一些款给祖祠收款人后,就一路赶搭车回到了博罗。
回到博罗第二天,我独自前往惠阳县城淡水镇。今惠阳已改区,清朝时称归善县,是我祖1801年往广西贵县的出迁地,我祖在丰顺仰湖坪开基衍十代后,迁往别处后到归善县,在横輋围住四代人后再迁广西,是我要走访的重要地所之一。
我搭摩托到区政府地方誌办、民政局、公安局等,很多人不知道碧甲司坪山约横輋围在哪里。后来有一个公安局户籍科守大厅的干警说:坪山有两个,和平的平山现分出为惠东县即县城,地坪的坪山现划归深圳市属龙岗区。搞了大半天,问清公交车线路后,我马上搭车前往坪山镇,到了坪山圩后,先找坪山派出所,又到坪山办事处,都无人知道横輋村所在地。后来走小街小巷,发现有个和平社区马西居民小组的办公室,走进去说明来意,他们三个人很热情,说带輋字的村名有三个:老輋、新輋、横輋。由于路不熟,我又搭车回到淡水,再从淡水返搭车去横輋,在车上,司机和售票员很热情,并告诉我,横輋在塘埔站下车。
下车后,已是傍晚。问当地的老人,有的说不是本地人,是来租地耕的,有的说,姓王的只有几家。我到一家在山脚做有别墅的王家,两只大狗很凶,我找来棍子,走近别墅,他主人不在家,叫人帮看守。看守的人说:天黑了,我不能给你进门,我们这山区,没有旅社饭店,你赶快出去,不然就没有公交车了。我本来想,二百年前的祖公有四兄弟,两人去了广西,现有一千人,二人留在横輋,最少也有几百人吧,到此不怕夜,有家可进,可是眼前只有几家,听说还是从外地迁来不久的,我回祖地的亲热心情凉了半截。只好赶回淡水,找到最低价30元一夜的小旅店住下,吃上中午留下的两个馒头准了一天的吃住。第二天,再从淡水搭车到老輋、新輋,下车问了不少人,走了不少冤枉路,又再次赶到横輋山尾的后福村,找到姓王的一家,男主人去淡水看病,女主人一问三不知,搞了大半天都没有结果。于是只好中止这次走访,当晚回到了博罗,第二天,我们两人回广西了。
第二次去走访,我自己单行。
接到丰顺国政、国用公宗祠转火于2014年12月29日举行的通知,我于12月27日中午,坐上柳州经武宣往惠州的班车,半夜到惠州,在汽车上坐等天亮,转坐博罗经惠州往丰顺的班车,下午时分,转车到丰良镇,丰顺理事王修文宗贤用小车接到丰良酒家住宿,同住的还有道师王俊溪。29日3点,修文宗贤又接我们到成西村仰湖坪,等到4点,丰顺周边的兄弟代表理事等,按传统习惯,进行简单而隆重的祠堂转火仪式,一直延续到中午。参加转火仪式的共有两百多人。共吃午饭后各自散回家。
我向宗祠修建理事长王希琪宗贤说明了来意,我们几个人散走在最后,成西村王月华宗贤把我领到其家,他说他也是仰湖坪奇峰公的后裔,与我是一个分支。他说:“你千里迢迢来拜访祖地不容易,到我家去,不管住几多天,都乐意,你放心做好想要做的事情。”
我从2014年12月29日—2015年1月3日吃住在月华宗贤家。月华家房子,外看是楼房,进内是泥瓦房。月华夫妇五十岁左右,儿子媳妇到外面打工,四个孙子还很小,分别上小学和幼儿园。月华本人每天早出晚归要到十公里外的丰良镇搞建筑工作。其妻子黎氏一娘在家带小孙子和种地,并供我一日三餐饭热菜香,睡的晚上还用热水瓶暖垫盖。月华宗贤一家的热情招待,真使我感动、敬佩。我决心查清在仰湖坪开基的国用公到我迁出祖迎湖公共十世的祖墓葬所。
在查寻祖墓的六天中,仰湖坪的宗戚吴昌尧、宗贤希立(75岁)、邓子娘(68岁)、雨帆、天如、基锦(84岁)、玉芝(82岁)、德炎、思灵、希武(71岁)、德清、德明、黎氏娘等十五人都先后主动带我去。
丰顺大椹成西村仰湖坪1—9代祖考妣墓,基本上都在仰湖坪周围,近的两三百米,远者三四千米。除村路旁山子下菜园边鲤鱼上水形的文甫公墓外,几乎都是荆棘从生,有的树象拳头大小,树根挤坏墓壁,看来好久没有拜扫,很是遗憾。经了解,由于种种原因,在大椹成西村的王氏后裔,七十岁以下的人,只拜自己的祖父母,至于高曾祖以上的祖墓,很少拜了。只有八十岁以上的人,小时跟老人拜过祖山,才知道历代祖墓。迁出大椹的就更不用说了。幸好的是,从始祖至九世祖墓都立有碑石文记。怪不得,带去看较远墓地的宗贤,只知道墓地葬所的山水地名,而不知道墓地的准确点。神灵的是,在林背坑凤形地惟清公墓和马鞍山夫子弹琴形地法玉公妣墓,当我们无法寻到墓穴时,就烧香求山神、祖宗显灵,果真应验,马上就有当地村庄放牛的人走到,给我们指点,使我们如愿以偿。
由于还有六世祖妣谢氏、吴氏葬在肥猪树下下塘,九世祖妣邓氏葬在松树高蟹眼形,曾氏葬在窑局塘边坷尾和十世祖迎湖公葬在黄竹寨妙淑真,妣氏葬在九蕉围背无人知晓拜谒没到。真是:千里来寻老祖墓,还差几座未识路,就在几里范围内,没得看到不舒服,带着很大遗憾。我只好结束大椹的查祖墓工作。
在大椹几天,希琪理事长找来《潮汕王氏族谱》等好几本资料送给我,很多兄弟叔侄都很关心和支持我,希琪、月华等宗贤还问我路费够不够等。将离开月华家时,付给他伙食费,其夫妇无论如何不肯收。
成西村和成东村,历史上叫大椹,在丰顺县城(汤坑)的正北面,在今丰良镇(旧时县城)西面,离镇圩有10公里。成西村地处莲花山脉中段,从大塘卜岗(803m)至石人公山(951m)北,西北山顶与梅县交界,崇山峻岭,东南也是两三百米的南华岭和大面岭。仰湖坪祖祠地,由石人公山分支下东南一脉,经过大湖岽(653m)宛转起伏延伸约10公里,由洋尾隆溪和紫岭兰子溪两水护送,在成西村犁头嘴交会处内的小坪地上,转面形成海蚌结珠形。溪水两岸是梯田和农庄。这里山青水秀,适宜农耕,可是容量有限,阻碍发展。
现在国用公裔孙住在仰湖坪周围的约有800人,占整个成西村民人口的四分之一。
2015年1月3日下午时分,在祠堂转火时认识的建桥环中村宗贤王淑宏(60岁),从家里开小车接我到挡风岭簕竹围。经他介绍,建桥镇中的环东、环中、环西三个村民委大多数是我们国用公—法玉公的后裔,现有人口一万人。
下午四点多钟,淑宏宗贤带我到友寝家,友寝老人非常高兴,大家喝茶后,就带我去参观簕竹围竹轩公祠和以政公祠。
竹轩公祠做在上围,是一层两进泥砖瓦木结构,两边连着后裔住户,有人看管,堂上祖公神位牌等有序井然,保存得比较完整。竹轩隐德法佑,是国用公六世孙,子孙除部分在当地住外,后来部分迁到广西容县、象州、贺县等地。
以政公祠做在下围,是古老围式建筑,正屋五间上下两层两进,外围后护房是圆方形,前面有小广场,两边门楼:左“簕竹围”(簕字上竹下历),右“文明门”。整座房屋已经破烂不堪。以政刚毅志士是国用公十世孙,子孙部分住当地,后来部分迁到广西容县、藤县、贺县和四川等地。
我吃住在友寝宗贤家,他是建桥三环村中名望很高的族老,是国用公23世孙,已85岁,生下六个儿子十三个孙子。曾孙已出生四个。他参过军任少尉,转业后在公社武装部工作,1960年当选全国民兵代表,4月23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胡耀邦等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受到国家主席亲自发给纪念章和新式步枪以纪念(现枪已上交)。后来当选县、市、省人大代表,退休后回农村住老家。在乡村热爱公益事业,热心研究家族文化,热情接待外地寻根连祖的宗亲。晚上他拿出有关资料,我们共同研究到次日两点钟。
第二天,淑宏宗贤带我去环西村青潭圩岗上拜访法玉公祠和法玉公墓。
青潭圩地处丰顺县、梅县、兴宁县、五华县四县交界处,曾经有过繁华热闹的市场历史,梅汕铁路,国道206线,现在的梅汕高速公路都经过这里。由于现代私有交通工具的普及,市场交易已经冷淡了。
法玉公祖祠及岗上村现仅有几户人家,祠堂整座已破烂不堪,祠里杂草丛生,下厅和屋檐排放不少柴草。祠前月塘边亦种瓜种豆,原来的祖公牌位已由寨上兄弟保存。
法玉公墓在法玉公祠前面田垌中间,法玉公之孙子:法能与公共墓,法猷公妣、法兴公妣附墓在法玉公墓两边。都是土墓碑记。
拜访完祖祠祖墓,淑宏宗贤带我到8公里外的梅县径义酒楼吃午餐。
第三天,淑宏宗贤带我到环西村营上寨与宗亲会面,参观昌贤公祠。昌贤公祠已建三百年,如今保护和修缮得很好。祠分上中下三厅,各厅山向有点不同。上厅祖公牌有21块,记有祖上直源和横系祖妣名号。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宗祠。
昌贤公名金字乡贤号声国,公元1620年生,是国用公十二世孙。明末清初,协助南平王平定冠乱授封怀远将军,饶镇随营右参(三品)。恩准娶十大淑人,生下二十三子,三百多年来,后裔已发展到四千多人。
营上寨坐北向南,水绕山环,在此之间,心情舒畅,是个地灵人杰的好地方。在近代,有各种人才两百人,其中县处级以上人员、博士生、教授等十多人,有一先进工作者曾受到总书记习近平接见。
元月5日中午,我将结束在丰顺的走访,营上寨玉先、奕辉等七八个宗亲在丰梅交界的酒家设宴招待我们,大家畅谈族是,亲密真诚。将离开时,玉先兄弟还送上一部他们编的新族谱,淑宏宗贤送上两瓶王老吉凉茶。我很敬佩:玉先宗兄年过古稀,这几年为编族谱自学电脑打字和照相。淑宏宗贤文化虽少,但对寻根连祖有强烈的渴望追求,几天开车伴我来回于大椹和环清几十公里间走访,并用电脑代为发送有关信息。下午三点多钟,我与丰顺宗亲告别,赶赴梅县继续寻根。
到梅县时,已是傍晚,我与中心理事王多金联系,当晚就住在他家,他家的儿、媳、孙都很热情。我们如熟熟贯贯,谈得很投缘。交谈中得知,在福建永定县洪山乡与梅县松源交界的太始祖婆谢氏安人墓地在上个月大雨天时被贼人盗挖,连金骨一起盗走。松源兄弟已报警,决定出标偿五万元提拿盗犯。在破案前,决定用银牌于十二月初重葬。据传说,谢太祖婆墓地很有仙气,当地人去求子孙,求健康很灵验,成了众百姓求福之仙境。关于谢太安人的身世,代远年湮无从稽考,道光元年梅县径口十八世孙燕辉已说明。
第二天早晨,多金理事带我去松源,松源王氏的其他负责人王德兴、王文艺等宗亲已集中欢迎我的到来。王德兴宗亲特地将他们代表松源镇党委政府编印的《松源史话》一书送给我作为留念。关于念四郎公与王四三郎公的关系现没有相关资料,他们告诉我,广州增城王鹤辉梓叔那里比较多可以去查查。
松源镇,崇山峻岭中的小盆地,古往今来钟灵毓秀,曾出过九位翰林进士,多名将军。亦是革命摇篮。曾经被评为“中央苏区”美誉,我王氏裔孙曾有中共七大代表,各姓氏亦多名红军。
松源王氏开基祖念四郎公之曾孙宗泰公,创业经商,粮输粤闽赣三省,富盖群邑,如法司马温公之训“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捐资千金,凿石铺路,建桥摆渡,济世扶贫等慈善事业。后代子孙为了纪念先祖功德,弘扬慈善精神,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八日轮流捧宗泰公神主牌位,张灯结彩、鸣锣击鼓、游村过圩,热闹非凡,名曰“挂大牌”。今已被梅县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宗亲们在酒楼宴请午饭后,带去参观念四郎公祠,祠建已有六百多年,坐靠奇峰,面向塔顶,堂前广阔,群岭围绕,全局自然。祠内雅洁明亮,熠熠生辉。
午后,王德兴宗亲用小车送我往蕉岭县城,转搭车去武平,可惜在半路,车子出故障,不久有班车来,他交待班车服务员,到蕉岭一定要带我去搭开往福建武平县的车子。
当天下午,我坐上了梅州经蕉岭开往龙岩的班车,在两省交界处,服务员见有往武平的车子,把我转交给武平车,并交待一定要到城中心车站。太阳下山时分,我到了武平县汽车服务中心车站,下了车,我给武平县王氏第一副理事长正茂梓叔打电话,他说因身体原因,已退出理事会,天黑了,均德园的理事们已下班,你找旅店住下,明天再说。我问了西厢村的方向,走上大街,见有宾馆前去试问,最少要一百二十多元,我那敢入住。后来走到一个东门邮电所,见工作人员亮灯加班,上前打听。他们知道我是广西初来的,很是热情。一个30岁左右的女士告诉我,也有30元一夜的旅馆,是他的一个朋友开的,在市民服务中心那里,坐公交车过去三个站再往前走转弯便到,并找了旅馆老板的电话告诉我。我在街上等公交车,等了好久不见车来。忽然,有一个电动车在我前面停下,我退步一看,正是邮电所的那位女士,她说已下班了,请坐上车,送我到那旅馆去。上车后,我问女士是否姓王,她说不是,问她尊姓贵名,她不愿透露,到了旅馆,我给她钱,被她拒绝。在这异地夜晚,有如“他乡遇故人”之感。说明革命老区的德行风范仍在后代人身上延续光大。
元月7日早上,经联系,武平王氏副理事长王硕生梓叔亲自驾摩托车接我到均德园。
均德园建设在马头山半腰,是在原西门王氏家庙(现武平三中)后面山坡上,后靠雄伟,面向平展,县城群楼缓观,远处三台岭相照,确是风水宝地,据说投资四百多万元。
大体观览以后,我们便交谈有关寻根连祖的问题,他们说,武平王氏族系的编写,都没有旧族谱抄录,基本是各地的宗亲回忆整理上来的,资料都编印在武平县王氏族谱上了。此谱我早两年已购有。
我准备前往宁化县,王铭剑梓叔主动用摩托车送我出来,由于丰顺、松源、武平等梓叔给了我一些资料,行李包衣服也多,不好拿,我叫铭剑梓叔先到邮局寄资料。在寄资料时,才知道昨晚接我到赣江旅馆的女士叫陈芳凤。办完邮寄手续,铭剑梓叔又送我到汽车总站。
我打算去宁化县,在与宁化的王文雄组长联系中他说在外地不在家,并说以前来信查阅宁化王氏资料,没有发现王四三郎宁化公的线索,无奈,我只好回头,准备到广东惠阳和增城了。
当天中午,我搭上武平到梅州的班车,在梅州再转搭到深圳的班车,到龙岗下车已是晚上八点多钟,在高速路口下车后搭上搭客的自行车找到开往坪山的公交车,到坪山时,已经九点多钟,几经步行寻找,在坪山新区政府附近找到一家30元一夜的小旅店住下,也不知饮食店在哪里,用开水送吃几个饼干,睡等天明。天亮后,我找到米粉店,吃了一碗粉,买了几个小馒头,一路打听,转几回公交车,才到开往惠阳淡水路过塘埔(横輋)的138路公交车。下车后,我搭上摩托的直往横輋村民委员会办公楼。幸好,几个村委会干部很热情地接待我。当地的客家口音,与我一模一样,至于我提到的我祖从丰顺迁来,在横輋围住了四代人,祖妣葬地在石板湖、石桥坑、金坑桥、沙墩坜等地时,他们都认得这此地方名,但具体坟墓未详,并指方向给我看,近的半里,远的十多里。值得提醒的是,在金坑桥那地方人家已作开发区,不知是否挖了你们的祖坟。在村委所在地,就是原来的王屋村,至于王姓人如今迁往何处,就不知道了。介绍过后,村委干部徐伟斌还用他的小车送我到坑尾后福村王云光家。王云光几兄弟在此住了几代人,由于各种原因,他对其迁出地,祖公婆氏及葬地还是一问三不知。经打听,住王屋村小别墅的一户叫王庆舒,他不在家(后来写挂号信去也不见复)。这样,我又无可奈何,中午时分,云光梓叔一家很是热情,留下我吃饭再走,他儿子王福成用小车送我到几公里外的塘埔搭车出惠阳县城。到惠阳,我坐上往广州经增城的班车。到了增城,高速路口在城外的新车站很清静,没有公交车经过,也很少见有的士车。我用电话与正果镇的王鹤辉梓叔联系,约一个钟头左右,他开着小车来到新车站、增城离正果镇大约有20公里,这里也是丘陵地带,到时已是傍晚了。鹤辉梓叔在酒家设宴,邀来在镇上住的搌辉、锦锋、记明和老辈佰清叔公等一起吃饭。
饭后我们在搌辉家查看有关资料,正果镇王氏基本上也是在明未清初从梅县松源迁来,也没有旧族谱可依。我们还谈了有关祠堂、坟墓等其他事情,第二天鹤辉梓叔还开小车带我到离正果镇十多公里外的富洞村祠堂参观。回来后,搌辉梓叔在家设宴,午后,并送我到增城汽车总站搭车前往广州。
2015年元月10日晚上,我坐上广州回武宣的班车,11日早上回到了武宣,历时半个月结束了我这次广东福建之行。
在我走访之前,广西贺州市王高军叔公曾进行过多次多地走访,给我提供不少资料,他是族人寻根连祖的热心人、老前辈、先行者、好榜样。我们所做的,必须要深入细致,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

     丰顺国用公二十二世孙  广西武宣县  王志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