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王监回忆艰苦的战争岁月

王监给志愿者讲述抗战故事。记者鲁振虎摄
原标题:抗战老兵王监回忆艰苦的战争岁月 发展党员 筹备军需 动员参军
原标题:抗战老兵王监回忆艰苦的战争岁月 发展党员 筹备军需 动员参军
王监小档案:
王监,山东省莒县人。1925年2月出生,1941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1月入党。历任莒县临阳区政府生产助理、临阳区妇救会主任、渤海干校学员、豫西地区登封县妇联主任、荥阳检察署干部、郑州地区检察署干部、荥阳法院院长、西安政法学院学员、开封地区法院党组成员兼民事法庭庭长等。1982年离休,享受县处级待遇。抗日战争时期,王监一直在地方工作。工作之余,她把当地妇女组织起来,为抗日将士们做鞋袜、摊煎饼,煎饼成了抗日前线将士们最便捷的食物。当食物紧缺时,几斤煎饼就能让部队的一个小队坚持一整天。
当时,王监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动员各村的16岁以上45岁以下的男子参加游击队和八路军。
家乡沦陷奋起反抗
8月16日,寻访抗战老兵小组一行来到位于医院前街57院的抗战老兵王监的家中。这幢两层小楼已有百年历史了,楼上的青砖在阳光下微微泛光。当记者提及当年抗击日寇的战争经历时,王监老人轻轻地说:“我没有打过仗,我一直在后方工作。从18岁开始,我就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后方支援前线的革命工作。”
王监说,1939年,她14岁时,日军占领了她的家乡莒县。日本鬼子占领莒县后,白天经常到乡下“扫荡”,她的父母就带着他们几个孩子躲到村子后面的山里,直到晚上才摸黑回到家里。只要听到一点动静,他们全家就又得跑出去到处躲藏。王监告诉记者,最令她终身难忘的有两件事。有一次,日本鬼子来村里“扫荡”,他们全家跑出去躲到山上。从山上他们看到本村的一家人在半路上被日本鬼子抓住了,村里一个男人躲避不及,被鬼子开枪打死了;还有一次,3个日本鬼子在村里抓住了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姑娘的父亲反抗未果,不得已只得哀求日本鬼子放过他女儿,但3个日本鬼子还是将姑娘轮奸了。
面对日本鬼子的扫荡,王监所在的安丁村将村里的男子组织起来共同抗击日寇。白天,村里组织的儿童团到村口站岗放哨,晚上就换成民兵站岗。同时,妇救会把妇女组织起来,根据部队的需要生产各种军需物资。此后,“土八路”常常和日本鬼子进行“推磨战”“蜂窝战”,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发展党员壮大人民抗日力量
“多发展一名党员,抗日的力量就壮大了一分,把日寇赶出家门就多了一分希望。”王监说,参加工作后,她根据区党委的指示,把发展党员工作当作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来抓。
王监说,当时,村里党员的身份都是保密的。她刚参加工作就被选为妇救会主任,虽然还不是共产党员,但和村里的3名党员已有了秘密接触。晚上,她经常和3名党员一起开会,传达区党委的工作指示、分析村里青年人的思想状况,同时,对适合发展为党员的贫下中农青年作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当时,村里有一个贫下中农叫王三磊,平时积极参加各项生产劳动,但就是喜欢打架。王监和3名党员开会时认为,王三磊虽然喜欢打架,但他干活认真努力、品行不错,再加上他的父母都让地主折磨死了,大伯又被日本鬼子抓去当苦力且一直下落不明,现在要是把王三磊作为党员发展对象,那么他很可能在今后的抗日工作中发挥大作用。
村党支部经过慎重考虑,把王三磊列为预备党员,过了两个多月,县大队到村中招兵,王三磊第一个报名参军。还在后来的战斗中,王三磊作战勇敢,多次受到上级表扬,最后在济南战役中光荣牺牲。
筹备军需为战士们摊煎饼做鞋袜
王监说,1943年,随着滨海军区解放了莒县大部分农村地区,部队的军需供应显得紧张起来,区党委给各村下达了为战士们做鞋袜和摊煎饼的工作任务。时任妇救会主任的王监把全村妇女都集合到打麦场上,开展做鞋袜劳动竞赛。有的妇女手巧,一天能做3双鞋,妇救会就为这名妇女戴上大红花,号召其他妇女向她学习。
当时,妇女们把羊毛和棉花纺成线,再到织布机上去织,然后做成袜子。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王监把织布的妇女分成三班,第一班在织布时,其余两班到田地里劳动,其中一班提前一个小时给其他两班做饭,吃完饭后开始换班。做鞋时,有的妇女把娘家陪嫁的新布拿出来给战士们做鞋,有的妇女把珍藏了多年的新床单拿出来做鞋。
当时,每个月村里都会组织人员给战士们摊煎饼。煎饼摊好后,村里派人把所有的煎饼送到区小队,再由区小队送到县大队,最后由县大队转交给部队。
动员参军团结地主富农共同抗日
王监说,在所有的敌后工作中,动员青壮年男子参军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抗战初期,群众的觉悟比较高,动员贫下中农参军很容易,有些地区经常是青壮年男子争着去参军。到了战争后期,许多地区的青壮年男子几乎都参军了,家里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县里要求一年要动员3次参军,这时,动员工作就不好做了。
面对这种情况,王监和其他党员开会研究后,决定动员地主和富农家的青壮年男子去参军。当时,地主和富农家的许多男子不愿意去参军,王监和村里的共产党员就深入到他们家中,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王监对他们说:“日本鬼子赶不走,谁家也不能太平。只有所有人团结起来,共同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中国才能和平,大家才能过上安定、富足的日子!”
当时,村里决定,地主和富农青壮年男子参军后,全部按军属待遇,不再称其为地主或富农,家有农活时与贫下中农互帮互助。经过几天的努力,5名地主和富农家的青壮年男子报名参军。王监的工作受到了区党委的表扬,她动员参军的经验在全区进行了推广。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