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东南营王氏绎络族谱

2015-08-14 15:03:53来源:中国商报

打印 字号: T|T


    原标题:读陈谱 续家史
    前不久,侄儿希斌从山西平定城偶得一册《东南营王氏绎络族谱》,长24厘米、宽14厘米,40页面,右翻竖排,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由吾王氏十三世裔孙王仁寿修纂的。谱书的体例结构由世系排序、家族重要事件、官方所赐恩荣实物三部分内容组成,基本囊括了王氏繁衍生息、门祚兴衰的历史发展与变迁过程。
  在世系排序上,以王氏家族世代支系血脉为主体,开宗明义陈述了始祖王海自明洪武初年从洪洞迁徙入籍平定州城东南营里上二甲。从首世一直记到十五世支系次第演变、辈次排号、支门繁衍,其中十世达96支。整个排序脉络清晰、浩繁庞大、昭穆分明,如一幅古代历史人物长卷。
  在族内重要事件上,记叙了王氏在明清两代科举考式、朝政任仕、方志记载、族人读书处、芸香书塾、进士第阁孝廉之家、支门迁徙、族人字号、恩荣录、谱书沿革、碑碣题铭、坟茔落址等家族内部重要的人文史料。如始迁祖王海时任明代军功世袭千户指挥,因此武官职为世袭制,一直延续了多代。从八世至十三世近20名族人经清代科举考试获得举人、进士等各种学位及殊荣。记载了族内妇女无名氏被“诰封幕人”、“诰封孺人”等,反映出家族宜人的学识、品级和地位。牒文还用诗文加以记述,赞颂族人苦读儒学之乐及家乡故居之美。
  在官方赐予实物恩荣上,文字记载最多的是各个时期官方赐予族人的各种实物荣誉,有高脚牌、赐同进士出身匾等共计40多项,其中半数以上真实地记录了十世祖王凝从清都朝政到西北边陲的为官业绩和人生轨迹。这些恩荣无疑是一笔富有氏族特色的文明财富和文化遗产,件件蕴含着不凡的历史故事。
  笔者认为其史料价值有三:首先,填补了当代王氏族谱世系、年代研究的空白。平定县狐窝村王氏一族是在清乾隆、嘉庆年间从东南营迁徙定居到狐窝村的一个分支。经对狐窝村《王氏历代宗亲之位》神祖挂谱与《东南营王氏绎络族谱》相比对,原挂谱上最早的先祖系“绎络族谱”第八世祖中的王显明。故此,这一重大发现把狐窝村王氏的家族历史往前推进了七代人,长达数百年,为研究续修当代狐窝村王氏族谱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次,拓展了对王氏家族知名人物研究的空间。绎络谱记录族内人物有所建树且具有影响的有20余人。经查光绪壬午年(1882年)续修《平定直隶州志》、中华书局版《山西省志•人物志》、纪晓岚著《阅微草堂笔记》、故宫博物院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等文史资料,发现族内不少人物的功名、业绩、故事被编入其中,且点墨频多。如九世祖王名哲被诰封中宪大夫,其碑文由清三朝元老孙嘉淦所题。清官王凝在榆林赴任途中,曾参与和《石头记》作者曹雪芹以及王尔烈、任举等人论诗;任榆林道台期间,就茶政等事宜上疏陈奏雍正皇帝,秉公执法,加强了茶事监督和贸易纪律,及时验引放行,赢得古丝绸之路保驾护航忠诚卫士的赞誉;晚年卒于任所时,百姓沿途哭泣相送,清名臣纪晓岚为其写下墓志铭……诸多史实彰显出王氏家族不仅顺应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的发展需要,尚有六代人出于名门书香世家,有的一门三代五人蝉联科举,从中不难体味到王氏族人家风纯正、好学上进、勤俭持家、堂正为官、清白作人的传统美德。
  第三、向世人展示了王氏家族的发展史。东南营王氏家族是伴随着明清封建王朝的更替而时兴时衰的。王氏在兴隆鼎盛时期,文化积淀深厚,许多爱国爱家的人士脱颖而出。绎络族谱的编著者之所以浓墨重彩详加记述,其原因就在于族内有像王凝那样忠清亮直、文化品味高尚的仁人志士。这既向世人展示了吾王氏家族的发展史,又展现了平定古州“文献名邦”的魅力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