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天人相应与夏季饮食养生

2015-06-25 14:48:45来源:

打印 字号: T|T
    中医认为,人生活于自然环境中,外在的环境时刻都给人以影响,人必须根据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寒暑往来等变化,主动地与之相适应,避免和消除它对人体的不良刺激,才能不生疾病,保持健康,延年益寿。人体与自然的这种同步变化,古人称为“天人相应”。

  中医倡导“上工治未病”,也就是现在说的养生。传统中医饮食养生学,是强调天人相应、调补阴阳和审因用膳的观点,研究食物的性质,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或促进健康、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

  天人相应,是指人体的饮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例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适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对驱除寒湿有益;而辛辣食物并不适于生活在乾燥环境中的人群,所以说各地区的饮食习惯常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饮食也要同当时的气候条件相适应。例如,人们在冬季常喜欢吃羊腩煲、肥牛火锅、涮羊肉、煲仔饭等,有增强机体御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饮用乌梅汤、绿豆汤等,有消暑解热的作用。这些都是天人相应在饮食养生中的体现。

  按照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遵循《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的原则,春夏两季气温逐渐升高,是人体与自然界阳气逐渐生发生长以致达到旺盛的时机,在经歷了一个冬季的休养生息之后,到了夏季,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了阳气宣发太过,或者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食冷而使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虚衰,所以古代医学在天人相应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春夏“养阳”。

  夏季万物生长茂盛,阳气旺盛,是个生育万物,长养万物的季节。在“五行”中夏季属火,与人体的心脏和小肠有着密切的关联。其实,人体与万物一样,都要顺应季节的气候特点。当然,夏季只有顺应夏季的气候特点才能使人体正气旺盛,有利于身体的成长壮实,同时也可以减少夏季的多发性疾病,防止中暑、伤暑、痢疾、暑瘟、暑月感冒等疾病。

  中医说,养心季节在于夏。因此在夏季,我们要顺应节气的变化,在饮食方面重点养“心”,以安度酷暑。人体在夏季大多心火旺盛,且肾水衰弱,虽然因为天气的炎热,想要吃一些凉爽的食物,但是也要有节制。夏季在饮食上要谨慎,戒油腻、黏腻食物,减少食用苦味食物,增食辛味食物,以养肺益肾。

  立夏之后“增酸减苦”

  夏季饮食调养首先考虑到炎热易伤津液,水分的补充尤其重要。除水之外,果汁、酒皆可当作饮品,但切忌过度使用。可以喝些运动饮料及多吃些蔬菜、水果、海带,以补充流失的水分与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类。而我们也可以选择绿豆汤,具清热、利湿、减肥的功效。多进稀食,如早、晚食粥,午餐时喝汤。此外,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桃、冬瓜、黄瓜等都有利于补充体内水分。

  立夏之后,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天气转热后,人体出汗多易丢失津液,需适当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且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养生家常选择药粥来滋补身体,著名典籍《本草纲目》之作者,明代医家李时珍,尤其推崇药粥养生,他曾说过:“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穀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用粥于夏季滋补身体,虽说养生益寿,不过须依个人体质不同,配成粥方,才能达到最好疗效。

  适合夏日的药膳粥,如清热莲子冬瓜粥(也可煲汤),莲子性平,具清热、降火、利尿、治水肿之功效,且能提升食欲,适合夏日食欲不振的体虚之人,而冬瓜又是夏日中,最具有清热解暑作用之代表性蔬菜。

  饮食清淡可养心脾

  进入夏天后,暑热逼人,食欲也会有所下降。所以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尽量少吃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不妨多吃莲子、豆製品、瘦肉、芝麻、玉米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以起到养心的作用。

  莲子百合猪肚:取猪肚1个,百合、莲子各50克,香油、精盐、生姜、葱、蒜各适量。先将莲子百合用水泡发,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后放入锅内,加清水炖熟后捞出晾凉。将猪肚切成均匀细丝,同莲子放入盘中,再用香油、精盐、葱、蒜调料与猪肚丝拌匀即成。此菜可养心健脾益胃。

  夏天养生以“清”为主。清心以安神,夏天炎热,假使又心情烦躁,无异于火上加油,古语说“心静自然凉”,以防止心火内生衍生精神疾病。居家宜清凉,通风清凉的环境使人心静神安。穿着以清爽为主。饮食以清淡为主,清淡的饮食能清热解暑、生津补液。并且多补充水分、电解质,防止中暑的发生。不忘多运动,增加新陈代谢;但须注意不要在炽热的阳光下。夏季暑邪伤津液,以至于气随津脱、气津两虚。因此中国古代养生家,自古就有“补在三伏”之说,所以夏季只要掌握清热利湿、消暑解毒、养气滋阴的调理原则,就可以达到夏日养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