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六”左胜利走了

在黄梅戏传统剧目中,丑角的戏本来就不多,演丑角的演员更是屈指可数。著名黄梅戏表
左胜利1943年9月出生于安庆市德宽路一栋普演艺术家左胜利5月2日下午逝世,不少戏迷通民宅里。父亲左金发靠卖熟食维持生计。母亲悲痛感叹:再也看不到左胜利演王小六了。
杨秀琴是全职家庭主妇。上世纪50年代,左胜利《王小六打豆腐》演了近千场
被安庆市黄梅戏剧团演员训练班录取,从此踏上从艺之路。 班上排演《天仙配》,左胜利对傅员外之子傅官保这一角色情有独钟,自此,便和丑角结下了不解情缘。自左胜利进入黄梅戏一团后,恩师吴来宝便毫无保留地将毕生技艺传授给左胜利。吴来宝演《瞎子算命》中的“皮瞎子”演得相当精彩。恩师辞世后,左胜利继续坚守自己所钟爱的丑角舞台。1963年,左胜利曾与严凤英、王少舫等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们同台演出,严凤英等大师的表演对左胜利的影响巨大。
左胜利演的丑角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王小六打豆腐》中的王小六了。据了解,这出戏,左胜利演了近千场。他用“土得掉渣”的村言俚语和接近生活化的表演,将王小六的戏剧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成功塑造了一个好吃懒做、好赌嗜酒、怕老婆却又很可爱的王小六形象。为了增强滑稽可笑的舞台效果,左胜利采用了忽快忽慢、时高时低、怪里怪气的说白方式,令观众不禁捧腹大笑。
曾感叹丑角戏新本子太少
黄梅戏创作一度低迷,“天天打猪草,夜夜闹花灯”曾是业界对缺少新剧这一现象的点评。“小丑唱了很多年,可还是那本《王小六打豆腐》。”有些票友曾吐槽,看来看去,丑角戏就那么几本,几乎没有新戏可看。
左胜利曾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好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相较于生角、旦角来说,丑角演员很难出名,年轻人不愿意专攻这个行当;二是因为现在的黄梅戏学校没有专门的丑角课程,也没有专业的丑角老师;三是没有丑角戏的新剧本,演员无新戏可演等。左胜利生前曾表示,黄梅戏若缺少丑角行当,就不是正宗的黄梅戏了,希望黄梅戏丑角行当后继有人。 本报记者 蒋六乔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