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古代年终祭祀用的牛

2014-12-19 14:25:43来源:内蒙古日报

打印 字号: T|T
 文/王东峰

  古人在年终岁尾,都要举行比较隆重的祭祀先祖和神灵的活动,而牛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具有灵性的动物,可以通神,因此,重大的祭祀仪式上一般都要选用牛,这样才显得庄重肃穆。古代祭祀所用的牛,在颜色、体态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不是随便拉来一头牛就可以作献祭用的。

  《周礼·地官·牧人》记载说:“凡祭祀,共其牺牲。”《说文》解释:“牺,宗庙之牲也。”《玉篇》补充说:“牺,纯色牛。”也就是说,祭祀所用的牛,毛色要纯一。

  此外,作为祭品的牛还要求“完全”。《字汇·牛部》就说:“祭天地宗庙之牛完全曰牲。”《左传·成公七年》云:“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鼷鼠是一种小动物,对人和动物只能造成极小的伤害。《玉篇》说它“食人及鸟兽皆不痛”。《本草》说它“极细卒不可见,食人及牛马成疮,不觉。”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创口,而且是在牛角上,古人也认为牛已经不再具备作祭品的资格了,只能换掉不用。

  祭祀选用的牛还要求身体高大。《礼记·曲礼》:“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郑玄注:“元,头也;武,迹也。”孔颖达疏:“牛若肥则脚大,脚大则迹痕大,故云一元大武也。”

  《论语·雍也篇》:“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大意是:耕牛的儿子长着赤色的毛,整齐周正的角,虽然不能用它来祭祀,但山川之神会介意吗?这条资料说明,祭祀用的牛应该犄角周正,而且耕牛一般不能用作牺牲。

  被选定作为祭祀的牛要受到特殊的待遇。《高士传》中庄子说:“子不见郊祭之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菽。”《史记·老庄列传》亦云:“(祭祀之牛)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这表明,牲牛大概幼时已经选定,每天要给它吃好的,穿好的。

  选作祭祀的牛还要受到人们的尊重,就连国君见到牲牛也要表示敬意。《礼记·祭义》:“君式齐牛。”《礼记·曲礼》:“国君下齐牛。”祭祀当日,国君要迎接牲牛,有时亲自牵牛入庙。《礼记·祭统》:“君迎牲。”《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歌舞牲。”注云:“谓君牵牲入时,随歌舞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