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忠德 心与海鸟共飞翔 传递基层正能量

2014-12-09 08:38:44来源:《 人民日报 》

打印 字号: T|T
“世界神话之鸟”——黑嘴端凤头燕鸥在五峙山鸟岛飞翔。

本报记者 袁亚平
上岛去!

登上白色的巡逻船“五峙山1号”,离港出海。东海波涛汹涌,这艘载重40吨的钢质船破浪而行。船舱壁上,展示着舟山五峙山列岛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鸟类资源分布图。

今年65岁的王忠德,有人称他为鸟岛“岛主”,也有人称他为“东海鸟王”。

王忠德指着这鸟类资源分布图对记者介绍,这是“世界神话之鸟”——黑嘴端凤头燕鸥,全球数量估计不足50只,五峙山能证实的已有18只;这是世界濒危的鸟类——黑脸琵鹭,全世界仅剩600只左右;这是黄嘴白鹭,全世界数量稀少,而五峙山估计有近千只;还有白天鹅、白鹭、黑枕黄鸥、蛎鹬……现已记录拍摄到各种水鸟48种。

王忠德从1986年夏季开始守护鸟岛,至今已有28年。在五峙山列岛繁殖栖息的鸟类数量,从当时的300多只,增加到如今的1.3万余只。

“做的是积功德的好事”

距舟山本岛7公里的灰鳖洋上,散落着大五峙山、小五峙山、龙洞山、鸦鹊山、馒头山、无毛山等7座无人小岛,名曰五峙山列岛。

1986年5月,浙江舟山市定海区马目乡林科员王忠德,协助市、区农林局、科委进行海岛资源调查。他们在五峙山列岛发现,这里栖息了300多只海鸥。

市农林局领导对王忠德说:“弄条小船去管管,保护好这些鸟。”

当年37岁的王忠德爽快地答应:“好嘛!我管!”

王忠德没想到,这一承诺,竟让他日后“苦出眼泪来”。

他拿着有关部门的拨款1000元,去租了一条小机动船。5月到8月,是鸟类繁殖的季节,成群结队的海鸟从北方飞至五峙山列岛。每天早上6时,他就自备干粮,拿一顶草帽出门。从岑港出发,小机动船要开1个多小时,才能到鸟岛附近海域。直至傍晚,太阳快落山时,他再回来。

那时途经鸟岛的船只很多,不少渔民都会背着鱼筐,上岛捡鸟蛋。这种人为的干扰破坏,导致鸟类数量和种群急剧减少。

“起初,不知道怎么保护这些鸟,最笨的办法就是站岗。其实,最有效的办法也是站岗,起码能拦住渔民上岛捡鸟蛋。”王忠德说。

后来,王忠德觉得,要加强宣传,让村民知道保护鸟类的重要性。他在每个小岛上设立了宣传牌和警示牌,联系了镇广播站循环播放保护鸟类的内容和要求,挨家挨户上门分发宣传资料并解说。渔户开玩笑说:“鸟大的事,他一天能来个好几回。”

对于明知故犯的上岛破坏者,执法部门会给予罚款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这样一来,上岛捡鸟蛋的人明显减少。

真诚、坚守和责任,王忠德近乎执拗的护鸟行动,深深感动与折服了周边的渔民。念经的阿婆们提起王忠德,都竖起大拇指:“他做的都是积功德的好事……”

“听声音,就能判断是哪种鸟”

王忠德是土生土长的定海人,父亲是渔民,母亲做家务。他13岁那年,母亲病逝。他初中才读一年,只得辍学。23岁那年,到了乡里工作,又到林校培训。

王忠德说自己文化很少,但是他懂得一个道理:要护鸟,先懂鸟。

回想当年,老王坦言:“连找个问问的人都没有,分得清海鸥和白鹭就算不错了。”

为了更好地保护鸟岛,他下决心自学。

王忠德随身带了小本子,除了在周围海域巡逻,把各种鸟类的进岛时间、筑巢、产蛋、孵化、育雏,以及鸟类的食性,分门别类地做了详细记录。他将黑尾鸥蛋、白鹭蛋带回家,进行人工孵化、喂养。雏鸟养大后,放归大自然。

每次上岛,王忠德都会随身携带照相机。在与海鸟的朝夕相处中,王忠德发现了海鸟的很多“秘密”。白鹭的窝多筑在灌木丛中,窝筑得相对精致,一窝蛋一般三四个,最多可达6个。鸥鸟的窝多筑在山坡草丛,也有不少干脆直接筑在裸露的礁岩之上,多用软草为材料,筑得相对简单。鸥巢一律面朝大海,随时准备赴海中捕食。

“不同的鸟有不同的习性,就连叫声都是不一样的,现在我闭着眼睛光听声音,就能判断是哪种鸟。”老王说。

2008年夏季,绝迹多年的“世界神话之鸟”黑嘴端凤头燕鸥,首次出现在五峙山列岛。“那天真是激动得眼泪都要出来了,回到家里,多喝了好几杯杨梅酒。”

消息不胫而走,鸟岛出名了。美国的、英国的、荷兰的鸟类专家纷至沓来,他们在王忠德的陪同下,上鸟岛考察。

老王高兴之余,又添了一分担忧。“客人多了,把鸟吓着怎么办?”于是,每次带客人上岛之前,老王要“约法三章”:注意脚下留情;勿摸蛋、勿抓雏鸟;上岛只能待20分钟。对人的约束,是为了给鸟儿更多的自由。

他把自己拍的海鸟照片制成挂历,挂在家里。妻子、儿子和孙子多番请求,想上岛观鸟,这么多年来老王就是没同意。

“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护鸟”

记者问王忠德:“您守护鸟岛28年多,最刻骨铭心的事是什么?”

“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老王答。

1989年7月的一天,王忠德像往常一样出海去鸟岛。出发前收听的天气预报说,傍晚会有雷阵雨,海面将有8级大风。

下午2时,王忠德坐着小机动船在鸟岛附近巡逻,眼见天越来越暗,预报的雷阵雨提前到了。刹那间,暴雨劈头盖脸,大浪没顶而过。仅有2米多宽、8米多长的小机动船,如一叶浮萍,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晃,几近倾覆。很快船舱进水,船上仅两人,一人本能地掌舵加速,一人拼命地用一只木桶往外舀水。半个小时后,小机动船终于跌跌撞撞地靠到岸边。“魂都吓丢了”,回家后,王忠德发了三天高烧。

王忠德说:“那几天,躺在床上,想过不再干了。但是,如果不上岛巡逻,这些鸟儿就没人去管护了,怎么舍得放下呢?”

“心里怕得不得了”的老王,却在病愈的第二天,又准时敲响了老船工的家门……

守护鸟岛这么多年,王忠德总结了30字秘诀:“耐得住寂寞,扛得住酷暑,顶得住风暴,挨得住拳脚,忍得住烟瘾,伺候好‘月子’。”

何谓伺候好“月子”?每年的6、7月,是海鸟们坐“月子”的季节,这时的老王就会“神经兮兮”,坐立不安。他巡视得比任何时候都勤快,想一看究竟又不敢靠得太近,不停地在岛的外围打转。

这些年,五峙山列岛已由区级自然保护区列入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也是浙江省唯一的海洋鸟类自然保护区。王忠德说:“这些年对鸟岛的保护和管理越来越好,越来越规范,主要是政府重视。我前几年已经退休了,区管理局返聘,还配了年轻人协助我保护鸟岛。我对五峙山的一草一木、一蛋一鸟,都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来对待、来爱护。为什么五峙山鸟类繁殖这么快?答案就是这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