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成立“闽侯县王审知研究会”筹备工作报告

2014-11-20 10:26:26来源:世界王氏网

打印 字号: T|T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宗亲代表:
 
    今天,由闽侯县党政军退休领导,文博名贤,爱国侨领,仁人志士共同倡议在闽侯成立“闽侯县王审知研究会”,现将筹备工作计划与设想报告如下:
 
一、本会的成立填补了我县研究闽国史的空白,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福州古称侯官,建城两千多年来都为八闽之首府圣地,也是福建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历史长河中,闽侯历经闽越部落社会和五代十国纷争年代,王审知从中原率军进入福建,开创了中原河洛文化与闽越文化的交融与变革,他建都于福州,从战争、执政、生活至逝世都在福州,因此在福州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大量历史古迹。在中华大地及世界各地掀起中华文化复兴和提倡研究历史的今天,闽侯作为重要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圣地,成立“闽侯县王审知研究会”不但填补闽侯研究闽国历史文化的空白,也促进文化大复兴、大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重大考研价值
 
    闽侯历史悠久,文化昌盛,资源丰富,自闽王王审知在福州建都执政近30年期间,闽侯成为闽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王审知以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保境安民,为福建长期保持安定与繁荣,他致力振兴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开创通商港口,大兴城市建设,修水利,扩农田,兴重教,重视文化教育,倡颂宗教理念,促进社会和谐,他的仁风德政的治国方略和海纳百川、博大胸怀的精神为福建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给后代留下良好的典范。因此,为我们研究闽侯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科学技术史和城市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三、为对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发挥重要桥梁作用
 
    王审知开拓“甘裳港”,发展海上贸易,是中国“丝绸之路”港口之一,许多东南亚国家的博物馆和民间藏宝,曾发现许多唐代丝绸和瓷器与青铜器。海外许多的“唐人”、“侨生”和“峇峇、娘惹”文化博物馆,这些都是闽侯的王审知后裔与随王入闽90多个姓氏将士的后裔迁徙海外繁衍与发展的历史。在马六甲海峡的各岛国有许多唐朝迁徙而至的“唐山人”和明代随郑和远渡落土的“华人”均大都是“闽侯人”。在台湾,有“随王入闽”的郑氏后裔郑成功带64个姓氏将士收复台湾,”随王入闽"施氏后裔施琅带一万多名各姓氏将士统一台湾,他们在台湾生根繁衍,至今其后裔占台湾人口80%以上。他们的后裔都认同祖根在福建。福州十邑在世界各地有100多个宗亲团体近500多万人,他们也成立了许多开闽文化研究等学术机构,但他们更认同是“王审知在福建的根亲文化”。因此,成立“闽侯县王审知研究会”能为海外和闽台王审知后裔及99个姓氏后裔回乡寻根认祖、激发民族感情、促进友好联谊、扩大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四、储年心愿,时机适宜,条件成熟,众望所归
 
    当全国各地成立王审知文化研究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发展成立起来时,在有关领导积极倡导下,我们要以福州五区八县(市)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古迹作为挖掘、考证、研究的主体,进行合作交流、共同研发、强弱互补、促进发展,我们应以任人唯贤原则组成德才兼备的领导班子,有博才贤达和文儒雅士组建的考研发团队,有巨商贵贾和企业精英资助的会务经费,我们认为成立“闽侯县王审知研究会”基础良好,时机适宜,条件成熟,众望所归。
 
    综上,成立“闽侯县王审知研究会”是一项文化复兴和历史使命,也是海内外王审知后裔以及随王入闽各姓氏将士后裔和福州人民多年的精神愿望和文化需求!我们相信,王审知的后裔和99姓氏将士的后裔身上流着祖先的血脉,怀着博大的胸怀和民族正气,溯本追源,承前启后,传承祖德,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事业发扬光大,代代相传,流芳百世,谢谢!
 
闽侯县王审知研究会筹委会
2014年11月18日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最新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