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改肖姓为萧 改姓和改名字程序一样
昨天,商报报道中提到,“中华萧氏宗亲综合群”的群主“萧体林”(身份证名字为肖体林)一直致力于将“肖”改回“萧”。“肖”姓能改回“萧”姓吗?改姓需要提供哪些材料,通过哪些部门,都有什么手续?改姓和改名有什么区别吗? 河南商报记者李肖肖丁亚菲杨晓楠李笑凡
改肖为萧
很多地方都有先例
为了改姓的事,肖体林做过许多努力。他说,《康熙字典》、民国时期的《中华大字典》以及《辞源》、《辞海》等均对“萧”有“姓”的注释,“肖”字条下无一提及。“萧”“肖”并用是文字改革后才出现的,而且不同版本的字典还相互矛盾。他也与一些字典的编者联系过,但都未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肖体林说,在浙江、广西、湖南等地,有不少人要求改回“萧”,一般只需提供材料,公安部门都集体办理了。“公安部门目前的做法是不提倡也不反对,谁申请就给谁改。”他说。
河南商报记者查询发现,确实有肖改回萧的先例。以肖体林本人为例,当地恢复萧姓很容易,只要提供族谱、先人墓碑字样、居委会证明,或由公安走访确定就可以改。把原来的名字在户口簿上写为曾用名,再办理其他证件时就不会有麻烦。
他说,他自己改姓在去年就能实现,但他想通过努力,把当地5万多人的姓都改过来。他了解得知,各种费用相加,一个人要100元。涉及费用,就有一些人不积极。“我们正在努力,找更合适的办法。”他说。
姓氏尴尬
因为笔误,樊姓变凡
改姓,不光是肖姓人面临的问题。
老家在开封尉氏县的凡先生,本姓樊。他说,2005年前后,村里进行户口登记,村干部将他们的樊姓,写成了“凡”。
不久后,第二代身份证发下来,他们才知道自己被改了姓。如今,凡先生和很多同村的凡姓人都在外地工作,这个因笔误产生的新姓氏,让他们很尴尬。
“经常有人问我们:你们到底姓什么。说从来没见过这个姓,我们每一次都要解释半天。”凡先生说。
时间久了,凡先生和很多老乡都产生了一个想法,要改回樊姓。
今年,凡先生专门咨询了有关部门,改姓不仅需要村里、乡里出证明,而且必须到开封市办理,很麻烦,“要是能集体改回来就好了。”他说。
凡先生说,他们村后有一座坟,汉朝一位将军埋葬于此,相传是他们村的祖先,当年打仗战死在此,后人便在这里生活下来。他说:“我看了《河南商报》的报道,很想知道樊姓从哪里来。”
改姓攻略
想改姓的看这里
想把肖改成萧,外地做法:
1.拿上证据,如家谱、房契、地契等,到当地公证处公证。
2.公证后在当地派出所提出申请,并由工作单位或者街道办事处盖章。
3.提交1977年《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第一表(该表收录了248个简化字,推出后直接实行)和1986年国务院关于废止该草案的通知。
在郑州想把肖改成萧怎么办?
昨天,河南商报记者咨询了郑州市一名户籍民警。
他说,对于恢复萧姓,没有相关明确规定,办理起来和改名字的程序一样。需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提出申请,提供户口簿、所在单位或学校证明等材料。他提醒,改名后要更改所有证件,最好加上“曾用名”。
贵说姓史
改姓那些事儿
姬中贵
“萧”变成“肖”,“樊”变成“凡”,现代人就这样“被改了姓”。古人常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其实,古人的改姓频率相当高。
秦统一六国之后,中国姓氏框架基本确定。此后,不少人又出于各种原因改姓。
中国历史上的每次民族大融合,都有少数民族的人们把自己的姓改为汉姓。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颇有改革魄力的皇帝。他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积极学习汉人文化,并把自己的姓改为“元”,意为“万物之元”。在他的带动下,当时几乎所有鲜卑族人都改成了汉姓。
后来,西魏的实际统治者宇文泰有过一次“反汉化”举动,把汉姓又都改回鲜卑姓。比如,当时的柱国将军杨坚(后来的隋文帝)就曾被改姓为“普六茹”。隋朝汉文化重新兴盛后,这些姓又被改了回来。
避讳改姓,在中国古代最为普遍。每位皇帝上台,都有不少百姓要改姓。唐朝前期,周朝国姓姬姓人口还很多。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与“基”同音,为避讳,不少姬姓族人改姓为“周”,大多沿用至今。
老百姓避讳改姓很正常,但有时候,古代先贤甚至天上的神仙也会被迫改姓,这就有点离谱了。
汉明帝名叫刘庄,当时的庄姓人便全都改姓为“严”,甚至庄子也被改称“严子”,“老庄之道”成了“老严之道”;汉文帝名叫刘恒,广寒宫里那位姮娥仙子,也只好委屈地改名为“嫦娥”了。
封建时代,被皇帝赐姓是莫大的荣誉。鸿门宴上,项伯对刘邦有救命之恩,后来被赐姓为“刘”;民族英雄郑成功功勋卓著,也曾被皇帝赐姓为“朱”。有赐姓,也有“贬姓”。武则天称帝后,把唐中宗的皇后王氏改姓为“蟒”,把唐高宗的萧淑妃改姓为“枭”。
人有旦夕祸福,避祸改姓的人也不少。韩信因功高盖主被杀,他的儿子逃到当时的南粤,取“韩”字右半边改姓为“韦”;著名的学者闻一多,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后人,元初,文天祥的子孙为避祸逃往蕲水(今湖北浠水县),改姓为“闻”。
此外,古代因迁徙、过继、入赘等改姓的人也不在少数。金圣叹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评论家,他本名张采,字圣叹,为让自己的“笔名”霸气吸引人,改姓为“金”。有子孙干脆以其笔名为姓,沿用至今。
姓甚名谁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