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湾王氏闹元宵记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元宵节,亦称上元节。家乡湄洲湾境内山西村闹元宵民俗自古有之。闹元宵自上年农历廿四“送年”拉开序幕。清晨,由元宵福首、头人组成锣鼓队在村头里巷向家家户户“乞草”(用于元宵期间摆棕轿燃火堆,跳火之用);正月初四“大年”照例“乞草”,正月初七进宗祠“上灯”,初八晚至十五晚闹元宵,十六出游(封路),正月末选一吉日游灯,前后历时一个月。
初七晚,族人聚集在宗祠,摆上香案,五果六斋等进行“上灯”仪式,以祈添丁发财。
初八晚至正月十二晚为闹元宵中心,俗称“元宵心”。是日夜,于本社宫请香起灯,前面大铜锣、大龙凤旗、大鼓吹开道;随后有宫社头人灯、王氏四世尚书大灯、彩旗、凉伞、棕轿队、经师、十音八乐、执士等;福首手捧“求炉”绕道各家各户巡游驻驾,受乡民顶礼膜拜、进香,号曰“赐福祯祥”庇佑四季平安,风调雨顺。沿途所到之处,焰火冲天、鞭炮齐鸣。
队伍先至福首家巡游,福首家中放礼炮迎神,大厅门楣上张灯结彩,供桌上依次摆列清茶米酒、五汤十锦、五果六斋、红团福果等接驾,并于厅前大埕焚柴草堆,摆棕轿。其中摆棕轿是“重头戏”,分为上半场下半场。福首家旷地燃起篝火,20名跳棕轿者由本年新婚和添喜的男性组成,着统一服饰鞋帽,两人分抬一架棕轿先绕篝火转数圈,随后跟着一旁锣鼓紧缓快慢节奏,或成行奔跑或绕“8”字形路跑,中途休息10分钟吃甜汤;下半场棕轿队员摆起棕轿冲劲十足,篝火由开始平和,到中途添加柴火加旺,直至最后堆上易燃的黄豆梗、番薯藤,瞬间火势猛烈,火光冲天,棕轿队员们一鼓作气从火中穿梭,吆喝“冲啊!跳啊!进啊!”寄寓乡民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红火火。全村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一起呐喊助威,里三层外三层把福首家大埕挤得水泄不通,争看这一民俗盛会,户主准备福橘,给每位看元宵的乡民分两个福橘,喊着:“红橘红红吃欢喜,吃平安顺气!”
这晚“过炉”后,集中在福首家吃炒米粉,各户接过炉的户主备办炒米粉、汤点、酒水招待执士和摆棕轿的队员以及看元宵的乡亲,称吃棕轿点心。继后,仪仗队依序“过户”,挨家挨户巡游,热闹非凡。
农历十六上午,举行绕境圈山出游祈保合境平安,俗称“巡山”。出游结束后,每人分两个灯饼,饼上有丁字,称“数丁分饼”,中午乡亲至福首家,福首办酒菜谢客,称“吃元宵饭”,亲戚朋友备办盘担毛毯予以祝贺,新任福首备办宴席招待,一片和乐!
近年来,兴节俭之风,乡人对境内闹元宵,从时间和人力、财力上进行一系列改革。时间由原先八夜缩减到四夜;人力由“过炉”每户家中统一移至宝云庵内举行,由是年八大福首备办果品,其他户主上香祈福即可;礼花鞭炮燃放限量定额分配,由福首组织本村文艺表演队轮番上阵,各自表演拿手好戏,由摆棕轿起演,十音八乐欢奏;车鼓队、腰鼓队助兴,既让乡民承文脉传祖俗,又增进了乡民彼此之间情感交流,起到敦亲睦族的作用。


最新推荐
- · 老家来人啦!
- · 儋州王氏家谱编修圆满收官,王大伦老先生挥
- · 额尔古纳的夏天
- · 固始县委领导莅临福州调研访问
- · 我与世王会亦鸣秘书长的结缘
- · 王昱(王宗浩子)
- · 王大举(王伯大堂弟)
- · 第十八届世界王氏联谊大会精彩回顾
- · 世王聚吉 光耀宗林——吉林经济发展大会暨
- · 王氏始祖姬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