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鳴祭祀駱越始祖王盛況空前 數萬人參加祭祀大典
公祭儀式現場
人民網南寧4月13日電 三月三,龍拜山。大明山腳下的壯族同胞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民族傳統節日——“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游節。4月11日上午,2013年中國壯鄉·武鳴“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游節駱越始祖王祭祀大典在三月三歌圩的起源地武鳴縣羅波舉行,重現了萬把香火敬始祖王的壯觀場面。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梁庭望教授專程從北京前來致詞,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會長謝壽球宣讀了祭文。
今年的祭祀大典內容有抬祖母王巡游、公祭儀式、參拜羅波廟、民俗千家宴、師公舞表演、鄉村文藝匯演等,從各地趕來的數萬名游客在羅波戲台充分領略到了古老的駱越祭祀民俗風採。
武鳴寧武師公隊、甘圩師公隊和上林縣西燕師公隊等輪番上場進行師公舞表演,展示了不同地域的祭祀文化﹔由駱越古樂隊演奏的駱越祭祀古樂,獨弦琴、裡咧、波咧、骨笛等多種駱越古樂器的精彩演奏,則仿佛穿越時空把人們帶回了久遠的祭祀年代。
三月三歌圩是壯族標志性的節日,它起源於古駱越民族的祖神祭祀習俗。古駱越民族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來源,是壯族、侗族、黎族、布依族等壯侗語民族和南方漢族的共同祖先。古駱越民族最早發祥於大明山流下來的古駱越水流域(即邕江和郁江流域),古駱越民族稱大明山為祖山,稱古駱越水為母親河,在珠江的重要源頭大明山下的羅波潭邊興建了祭祀駱越祖母王的祖廟。駱越祖母王也稱 “姆倔”(意為掘尾龍的母親),傳說她救護和豢養了一條斷了尾巴的小蛇,后來小蛇變成珠江的守護龍神,因此珠江流域的民眾又把駱越祖母王稱為龍母。傳說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掘尾龍神都回到大明山祭掃母親墳墓。所以古駱越民族都於農歷三月初三前后在羅波廟舉行隆重的祭祀祖母王大典,這一大典后來演變形成了壯鄉每年盛大的“三月三”歌圩。駱越祖母王祭祀是駱越后裔各民族文化的根,也是珠江龍母文化的源,樹高千丈不忘根,水流萬裡不忘源,挖掘、保護、傳承和開發駱越祖母王祭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對於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對於建設和諧社會和促進我區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加快民族文化強區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2013年中國壯鄉·武鳴“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游節駱越始祖王祭祀大典由中國壯鄉·武鳴“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游節活動領導小組主辦,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和武鳴縣羅波鎮政府、羅波社區承辦,每年舉行的駱越始祖王祭祀大典前來進香各界人士達三萬多人,盛況空前。今年在2011年、2012年成功舉辦的基礎上,辦得更規范、更具文化品位與吸引力。(謝中國)
附:2013年駱越祭祖大典祭文
維公元二零一三年四月十一日,北京、南寧、武鳴各界代表敬備花籃三牲,會集廣西武鳴縣羅波鎮駱越羅波祖廟,公祭我駱越祖母王曰:尋根問祖,順理成章。棄祖忘源,情何以堪!誰說無本?稻基深長!誰說無源?泉育珠江!誰說無文?雒書煌煌!誰說無國?駱越名揚!赫赫祖王,雄起南疆。鳥耘象耕,龍飛鳳翔。中華文脈,在水一方。四海傳人,永志不忘。昆侖為祖,千山朝向。宗廟在此,匯聚靈光。各界后裔,濟濟一堂。敬奏古樂,供奉心香。拜祭祖王,共祈安康。中華夢圓,復興榮昌。祀典告成,俎豆列張,來格來歆,尚饗!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