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人文纪录片《闽台祖地》将登陆央视
2013年03月15日14:39 东方今报 河南省固始县历史上有四次较大规模人口南迁,其后裔又逐渐播迁至闽、粤、台、港、澳、东南亚和欧美各地,固始又有“唐人故里,闽台祖地”和“中原第一侨乡”之称。3月18日,由著名诗人杨晓民策划、段鸣镝执导的三集人文历史纪录片《闽台祖地》将登陆央视纪录片频道《人文地理》栏目,讲述河南人下南洋,豫、闽、台“血脉同源”的壮丽历史。□东方今报记者 孙川川
【历史】中原血脉流南洋
中国历史上有数次大规模的移民南迁运动,每一次移民运动都在不断改变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成为促进南方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可以说,移民运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
发生在唐初与唐末的两次从固始南迁的移民运动,产生了两个结果,其一是在公元686年,光州固始人陈元光设立了今福建省的漳州,为中原汉民族大规模垦殖闽南的肇始;其二是在唐末五代时期,光州固始人王审知统一了八闽,在福建创建了闽国。这两次南迁运动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文明带到福建,并深刻地影响到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
明末清初,闽南人渡海来到台湾,是台湾地区最早的开发者。据1953年台湾官方统计,当时户数在500户以上的100个大姓中,有63个姓氏的族谱上均记载其先祖来自唐朝的“光州固始”。与此同时,闽粤地区的贫苦百姓也远渡重洋,南下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与印度尼西亚群岛寻求新的生活,称为“下南洋”。
【寻根】台湾访祖到福建
闽人千百年后仍不忘追怀先祖,将陈元光与王审知尊为“开漳圣王”与“八闽人祖”。今天,在闽台之地和东南亚各国,仍有许多人祭祀陈元光与王审知。宣传陈元光与王审知的故事,并非简单的对祖先的追思,更是两岸,甚至全世界华人追根溯源,找到共同的文化血脉。
改革开放以后,固始大地兴起了闽台粤港澳同胞和华人华侨寻根热,与此同时,固始的根亲文化建设也引起了上级领导和部门的重视。“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在闽粤台港澳民众以及海外侨胞方面也收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陈氏、郑氏、施氏、王氏、黄氏、何氏等姓氏宗亲纷至沓来,回到光州固始缅怀先贤,寻根恳亲,认祖归宗。
■ 预告 人文历史纪录片《闽台祖地》将于3月18日~20日在央视纪录片频道《人文地理》栏目播出,首播为每天17:30,重播为当天23:30。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