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王正华的春秋大梦字号

2013-01-25 16:37:26来源:中华东南王氏 - 福鼎王氏

打印 字号: T|T

    2012年09月04日19:54 来源:《接力》 
  比起照媒体上看到的形象,王正华显得更年轻更精神。虽然已经68岁,但依旧挺拔的身形不输于年轻帅气的飞行员。说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他声音洪亮,语速加快,手势挥舞,激动处,甚至不时敲击桌子。这位年近古稀的“性情中人”,在商海征战近三十年中,以自己特有的固执,对市场精辟的见解,与他不按规则出牌的方式塑造着自己独一无二的轮廓,并贯穿于春秋国旅到春秋航空的进程中,外界疑惑不断,争议至今未止,但却从来没有影响过春秋的骄人业绩。

  不同寻常的固执

  8月7日,昆明机场上演了一次乘客因航班延误而霸机的故事,这似乎已经成了航空公司与乘客之间躲不开的梦魇。而不久前的春秋航空将过度维权的旅客拉入外界所谓的“黑名单”之事,则是快刀斩乱麻,却又一次将春秋航空这个中国目前唯一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推上风口浪尖。一时间,业内惊诧,乘客恼怒,媒体质疑纷至沓来,但王正华依然态度坚决。

  “我是暂无能力服务了,天空也不是我家的,你可以选择其他航空公司,”刚才还语速平缓的王正华有点生气,“我们的孩子服务不好,你可以去消协投诉,去法院告我也行,但你也不能打他骂他,更不能霸机,去封杀别人的航班”。

  王正华不断强调,低成本航空公司不只是提供廉价的机票,更强调了产品的差异化。春秋通过低票价让更多的普通大众坐得起飞机,并在旅客订票时已书面明确告知旅客实施航班延误不赔偿等差异化旅客服务,他们特意把这一条用大号字体,区别性的颜色标出来,就是为了引起旅客注意。而春秋航空延误不补偿的规定是经过中国民用航空局审批的,世界各国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也都有此规定。王正华搞不懂“为什么乘客不明白,一些媒体和律师也跟着不明白”,但他明白一点,不论外界如何评价,春秋会坚持自己的原则。

  春秋的坚持在外界看来就是不按规则出牌,甚至有些不可思议,但王正华已经习惯在质疑和争议中前行。

  早在30年前,王正华创办春秋旅行社时,别人都忙着做团体游生意,可他却偏向无人关注的散客游,十多年后当年不起眼的春秋旅行社却坐上行业内第一把交椅。

  8年前,王正华决定做航空公司时,一位老领导将他好好教育了一顿,并告诉他美国航空业从1995到2004年连年亏损,中国也是如此。可就这样也没能吓倒王正华,倒是他的春秋航空推出的“一元机票”、“199元机票”吓坏了不少人,也引来了业内的“围剿”。

  多年来,王正华与他的春秋航空一直被看成另类,行业的“搅局者”。而他又自认为是一个认死理的人,只是这个理,是靠他前期多年的调查取经得来的,并不是盲目冲动的想法。早在春秋国旅坐上业内第一把交椅时,他已经着手研究航空领域,十年内他走访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自己亲手办起包机公司,一点点积累着自己的经验。

  “你是谁,你有什么优势,你能做什么,想明白就好做了。”王正华的优势在以散客为主的旅行社。这群人对价格很敏感,所以低成本的廉价航空正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尽管老领导苦口婆心的劝说,尽管航空领域对一个民营公司来说还有很多的壁垒,尤其对一个廉价航空来说,困难重重,可王正华有自己的说法:我不做这种充分竞争的行业我能做什么,第一垄断不会干,第二旁门左道不会走,只能做最辛苦的行业,走辛苦的路。其实辛苦的背后还有一股底气在支撑着他。

  “抠门”的企业家

  航空业被公认为是一个高投入低回报的产业,尤其民营航空业刚性成本占80%,剩下的而20%中,人力成本省不了,尤其是低成本航空的人力成本,都要比传统的航空公司高50%左右。所以很多人当年都认为民营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在中国很难做成。但春秋例外。当年与春秋一起试水的第一批民营航空公司不是被收购就是转为国有,可春秋自起飞后连年赢利,2011年净利润为5亿。截至今年7月底,春秋航空机队规模为32架,采用统一机型A320,其中机队2/3采用融资租赁,1/3为自有飞机,国内国际航线共60余条。

  这份业绩与王正华的“抠门”分不开。当别人认为成本无法再省时,王正华自有一套办法。公司上下,包括他在内出差只订五折的机票,住三星的宾馆,近距离出差他和高管都坐金杯车,“车子大,能坐很多人,还省油,当然在上海要点面子,坐的车比较贵了,二十多万的车呐。”

  为了降低起降费、机场服务费,春秋航空采取着陆相对空闲的二类机场、远机位停靠、半小时停留等手段使每次的泊机费减少了五六千元。为了节省油料,春秋航空在不影响飞行安全的前提下让飞机飞高些减少阻力,降低油耗。春秋航空每年在该项目上至少节约3000万元。180座的春秋客机上座率为95%,远远高出同行业的20%。不过春秋的节省并不影响春秋对安全的关注度。2008年,中国民用航空局授予春秋航空“安全荣誉奖”,是19家新航空公司中惟一获此殊荣的公司。

  不过王正华也有大方的时候。当众多航空公司选择售票选择中航信系统时,春秋却投资2000多万自建网络销售系统,结果是每年为春秋节约创收了一个亿。而在员工的薪酬制度上,董事长和总裁的年薪与机长几个月薪水相当,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工资远低于行业内水平,但王正华把送股权作为远期收益,最终使大家团结一心。在给他拍照片时,一位中年妇女走来与王正华打招呼。王正华介绍说,这是和他当年一起创业的元老,已经从一个小姑娘变成了阿姨。其实当初与他一起打江山的七个人,除一人离世,一人从政外,其余一直跟着王正华。

  “也许刚来春秋时很多人不习惯,但只要我身体力行,兑现自己的承诺,别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王正华这么回答记者对于公司年轻人是否真心接受低成本管理方式的提问。春秋航空有个来自英国的员工,从日本出差回来后,王正华得知他住的公司的提供四人间宿舍,睡的号称“榻榻米”的地板间。他高兴的表扬起这个小伙子,而且还要在员工大会上表扬!

  “你永远记住,你说了什么,你只要做到就比你的宣言强大十倍。”

  “春秋大梦”渐行渐近

  已近古稀之年的王正华很少拼在第一线,他认为那是CEO的活,他要在二线思考春秋未来的战略。早在2004年,春秋航空还在筹备期,王正华就做了关于公司未来二三十年的规划,现在回头看,春秋没有“出轨”。

  不仅他自己思考,他还召集公司的各部门领导开会,专门讨论春秋20年后会是什么样子。王正华称之为“春秋大梦”。他认为未来春秋的根还是在低成本上.不论经济有多繁荣,人们的需要多种变化,廉价航空将是一种趋势,但又不会拘泥于这种固定模式。

  去年春秋航空推出“商务经济舱”,乘客享有从办理登机手续有专柜值机、优先登机到间距宽敞座位,并且航班起飞后将得到配送餐食和饮料的服务。外界都以为春秋要改定位了。其实就连很多春秋人也觉得这一步棋走得太险,当初包括王正华的儿子在内,大家齐声反对,可当部分高管到伦敦参加世界低成本航空年会时,才发现世界上多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早就推出了“高级经济舱”“贵宾经济舱”。王正华有些得意:“大家都说,哎呦王总,你怎么搞得跟人家一样,我说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市场是老师,能两样吗。”

  航空业有一句不成文的话:飞机跟着市场走,人才跟着飞机走。春秋的未来是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当初王正华从一些春秋的老乘客那儿了解到,一些经常出差的人希望享受更多的服务,“人家在飞机上想喝水,吃点东西,想需要其他有偿服务,你开着一叠小发票让人家怎么报销。”为此春秋的“商务经济舱”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并给以乘客高积分,机票还是国有航空公司的七折左右。根据当年预测,“商务经济座”一年可为春秋带来1.4亿的营收。

  为了不断研究市场,王正华每年到各地考察学习,还要求员工及时充电。他笑言春秋的员工除了谈恋爱,就是学习,不能耽误年轻人的终身大事啊。如今他的两个儿子也进入春秋航空,他希望大儿子关注融资这一块,小儿子则被分到日本建立分公司去。至于他退休之后,还是希望儿子接手。

  自称与儿子没有代沟的王正华有着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从小他教育孩子要懂得分享.所以三岁的大儿子在拿到姑姑买的赤豆棒冰时,会跑回家让爸爸咬最好吃的赤豆。长大后,他给了五万元送两儿子出国,结果被同事骂虐待孩子。可是两个儿子倒是习惯父亲的教育方式。一次他乘出差的机会到儿子就读的圣路易大学,发现儿子宿舍是住有七八个人的地下室。“象狗窝一样”。儿子为了招待他,在20分钟内竟然做了三菜一汤。他很高兴,儿子能体谅他的苦心。回国后他也不教儿子怎么管理企业,因为只要教会了他怎么做人的道理,企业自然会管好。将春秋交给儿子和一批他培养出来的年轻人手里,他放心。

  早在春秋航空创立初期,王正华表示在连续赢利三五年后会考虑上市,如今这个考虑已经走入程序。春秋已经进入上市前的“静默期”。可以预想上市后的春秋将进入一个飞跃期,可王正华不想错过这个好时期,虽然已经快七十岁了,但他打了37年太极,“身体除了气管有点老化之外,其他都还不错,血压都在70-120之间。”这份健康让他更加自信。当然即使他退休了,也不想闲着:“我想干预的时候你让我干预,不要不让我干预,我会很痛苦,我这个一辈子就喜欢干活的人,不能闲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