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攸县又发现一处宋代窑址(组图)

2013-01-25 16:15:16来源:中华东南王氏 - 福鼎王氏

打印 字号: T|T

 红网攸县站6月11日讯(通讯员 吴嘉伟)近日,县文物管理局考古工作人员在例行考古调查过程中,偶然得到菜花坪镇东联村新屋组一片菜地中有大量残破瓷器堆积的信息,旋即前往调查。

  该窑址位于新屋组东南200米,洣水以西500米二级台地。因村民耕种活动,表层窑外堆积扰乱较严重。堆积大致呈长方形分布,厚度50—100厘米,面积7500平方米左右。残次陶瓷器可辨器形有壶、罐、碗、盏等,灰白或褐红色胎体,釉层以青色、黄绿色和酱色为主。窑具有匣钵和垫烧器。其中饼足碗、斗笠形小盏、纺锤形执壶和罐等造型,具有典型的宋元代文化特征。

出土的残破瓷器

  2008年以来,攸县文物局利用两建考古调查的契机,加强了境内地下文物的调查与保护力度,先后在攸水中游的酒埠江和新市一带发现宋元时期窑址7处。此次新发现的窑址是攸县境内已发现的第8处宋代窑址,也是攸县洣水流域发现的第一处古代窑址。

新发现宋代窑址

  北宋末期开始,北方战乱,大量居民南迁。攸县人口也大量增加,生产力相对低下的传统农业经济已难以为继。与此同时,北方居民将许多成熟的手工业技艺带入攸县,包含陶瓷业在内的新兴手工业应运而生。攸县经济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发展。据攸县《色江王氏族谱》记载,其王氏先祖自南宋初期迁攸,从事陶瓷业生产,吸引了大量居民从事陶瓷业。其时,自色江至窑背,沿攸水南岸十余里,窑火连绵,日夜不绝。

  大量宋元窑址的发现,为研究攸县宋元时期社会、经济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考古资料,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