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第四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隆重开幕

2013-01-25 09:45:47来源:原创

打印 字号: T|T

2012-10-26 9:18:50  固始网 作者:刘倩 夏义 

  隆重庄严归故里,寻根感恩谱新篇。10月26日上午,由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政协河南省委员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信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台办、河南省侨联,固始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唐人故里•闽台祖地”第四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在固始县根亲文化园广场盛大开幕。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中央台办、国台办主任助理龙明彪,中国台联主席助理黄金华,河南省副省长王铁,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信阳市委书记郭瑞民,九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义初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缅甸等10个国家和台港澳地区以及福建、浙江、北京等18个省市的政要、学者、宗亲代表商界精英、文化名流、新闻记者1000人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固始县人民政府县长曲尚英主持,信阳市委常委、固始县委书记焦豫汝代表173万固始人民致欢迎辞,把第四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开幕推向高潮。
  固始县位于河南省东南边陲,豫皖两省交界处,县域面积2946平方公里。作为历代中原人南迁的肇始地和集散地,固始历史上有四次大规模移民南迁,其后裔又渐次播迁至台港澳及菲律宾、马来西亚、欧美等地。因此,造就了“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亲文化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闽、粤、台港澳等15个省(市)区,东南亚和欧美13个国家70余姓宗亲代表不远千里万里纷纷前来固始寻根谒祖,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因为对闽台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对中华文明的传播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固始在中原移民史及客家人南迁历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和深远影响。固始寻根文化不同于简单的姓氏探源,亦有别与简单的寻根问祖。陈元光、王审知、郑成功、施琅等祖籍固始的先贤,让“光州固始”成为闽台港澳同胞乃至海 外侨胞心灵向往的乡关祖地。五年前,连战首访大陆时,专家就考证出包括连战在内的不少台湾政界要人的先祖为固始南迁移民。“固始根亲”也成为对台交流的新渠道之一。从2010年起, “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暨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连续三年被国台办列为国台办重点对台交流项目。今年3月24日,在“首届全球根亲(客家)文化盛事颁奖大典”上,固始荣获“全球华人最向往的十大根亲文化圣地”,6月17日,在第四届海峡论坛上,国台办命名“河南固始根亲博物馆”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近年来,固始县大力实施“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战略,加强根亲文化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指导意见》提出河南要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更是为固始发展根亲文化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以根亲文化对接中原文化,固始将根亲文化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旅游开发、招商引资等工作相结合发展,广泛开展与闽台地区的文化经贸联谊,成功举办了三届根亲文化节,创造了“一县办国事”的奇迹,极大地叫响了“唐人故里•闽台祖地”品牌,提升了固始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越来越多的台港澳同胞和海 外侨胞认同自己的祖根地在河南“光州固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据统计,三年来通过根亲文化这一载体,共签约项目77个,合同资金达62亿元。
  固始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较薄弱的穷县,但勤劳勇敢的固始人民凭着“宁肯苦干,不愿苦熬”的固始精神,在中国特定的发展阶段、发展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固始现象”。固始根亲文化就是一种文化创新理念的折射,从而让“唐人故里•闽台祖地”深植四海华人心目。审时度势,新一届固始县委、县政府确立了“谋务实发展,树务实形象,建务实固始”的发展思路,持续探索和实践“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务实发展路径,传承光大华夏历史文明,促进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把根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发展机遇,以文化的软实力提升经济的硬实力。进而,提升两岸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本届根亲文化节在前三届基础上,更加突出祖根情怀,更加注重经济社会效益。根亲节为期三天,主要活动有:开幕式、海峡两岸闽王文化交流活动、首届大别山绿色农产品展销会、第五届中原(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文化节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暨成果展、固闽台根亲书画艺术研讨与创作交流暨根亲文化艺术创作大奖赛等经贸活动。其中,首届大别山绿色农产品展销会展出以大别山片区为主的绿色农产品  种,吸引来自鄂豫皖3省12市36个县区的近百家涉农企业及200多名厂商代表到固始参展、参观、交流合作,从而成为本届根亲文化节最大亮点。
  “‘唐人故里、闽台祖地’连接豫闽台三地,沟起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同胞的故乡梦、寻根情。‘光州固始’,这个祖根地的符号又一次唤起了无数台湾同胞对故土乡情的回忆,印证了两岸根相连、脉相通、情相依的渊源。”与会领导和学者高度评价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固始根亲文化,俨然成了固始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成为两岸交流的一个新渠道,成为两岸民众共同寄托的精神家园。

 
 链接:

  10月26号上午,唐人故里•闽台祖地第四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在固始根亲文化广场隆重开幕。本届根亲文化节由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政协河南省委员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信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河南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固始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主题是“同根共祖,血脉相连;寻根感恩,合作共赢”。
    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中央台办、国台办主任助理龙明彪,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铁,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九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义初,全国台联会长助理黄京华,台盟中央联络部二处处长张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王运浩,省直有关方面领导邹文珠、宋丽萍、张成智、胡玉成、黄振英、王玉英,市、县领导郭瑞民、乔新江、张春香、宋效忠、王道云、方波、焦豫汝、杨慧中、郑志强、赵主明、王勇、王开科、曲尚英,以及河南、西安、广东、深圳、福建、台湾等省、市、地区的政、商代表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县长曲尚英主持。
    市委常委、县委书记焦豫汝在致辞时代表县四大家和全县人民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焦豫汝说,连续三届的根亲文化节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要感谢各级领导和海内外姓氏宗亲长期以来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使固始根亲文化工作持续健康推进,搭建了“文化为媒、经贸唱戏”的良好平台,使固始成为闽台同胞的心灵圣地,连接豫闽台三地的精神纽带。其次,要感恩先祖们给我们留下了根亲文化这个巨大的宝库,取之不尽、受益无穷,让我们倍加珍惜、倍感自豪。最后,衷心期盼各位领导和嘉宾一如既往地关注固始、关心固始,支持固始的发展。同时,希望全县人民进一步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固始精神,把家乡固始建设得更加美好。
    龙明彪宣读了国台办授予固始根亲博物馆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批文,并向我县授牌。他希望我县认真做好交流基地规划及建设工作,充分运用根亲资源优势,广泛开展两岸交流,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积极示范作用。
    来自宝岛台湾的客人王再生、市长乔新江、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先后致辞。
    王再生致辞说,闽台祖地,激情有约。连续三届根亲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彰显了固始作为“唐人故里、闽台祖地”的魅力和影响力,象征着两岸人民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台湾的连战先生、王金平先生、吴伯雄先生分别向本届根亲文化节题词致贺,深深表达了两岸同根同祖同源、共兴共荣的美好祝福。多年来,豫、闽、台两岸三地共同打造了和谐两岸、共谋发展、创造双赢的一系列根亲文化品牌活动,给两岸经济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本届盛会,必将进一步加强祖根地人民与海内外同胞的联谊、交流和合作,实现推动两岸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
乔新江致辞说,近年来,信阳充分利用根亲文化这一独特优势,积极发挥根亲文化的纽带作用,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架起了信阳与闽台、以及***宗亲沟通的桥梁,成为海内外宗亲驻足回望的精神家园。当前,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信阳市委、市政府将紧紧围绕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目标,继续以办好根亲文化节为契机,以根亲文化资源为依托,不断提升办节水平,大力弘扬中原文化,增进豫、闽、台两岸三地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共同繁荣进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邓永俭致辞说,河南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大省,在推动文化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定位,为我省文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固始县积极挖掘根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根亲文化建设,通过举办根亲文化节和举办一系列活动,大大加深了海内外人士对固始的认知和了解,“唐人故里•闽台祖地”成为固始县乃至河南省宝贵的根亲文化品牌,“根在中原、根在固始”已成为海内外人士的共同心声和高度共识,一个开放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充满希望的固始必将为中原文化的繁荣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在热烈的掌声和喜庆的气氛中,王铁宣布文化节开幕。
    乔卫、龙明彪、黄京华、郭瑞民共同启动开幕式画轴。
    开幕式后,各级领导、来宾代表向固始南迁先民纪念坛敬献花篮、上香献礼并三鞠躬,表达对固始南迁先民们的无限缅怀和敬仰之情。
    仪式在精彩的乐舞表演《根亲颂歌》中落下帷幕。

 

最新推荐

最新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