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了望:有其才无其遇的陇上大家

2012年11月03日10:19 每日甘肃网 王了望 《王了望墨迹选辑》
《得怀素自叙帖》
经数十年的潜心搜集、整理、研究,莫建成先生编著的《王了望墨迹选辑》最终面世。
这部遴选辑录明末清初甘肃籍的书坛、文学大家王了望墨迹、遗文、题记、匾额等珍贵资料的书籍,是目前关于王了望最全面的资料总集。而最具意义的则是,这部书让属于历史的王了望剥去了蒙翳,焕发出珠光……
近年来,挖掘被历史淹没的文人名士,整理失落文化的呼声不绝,但应者似寥寥。倘使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一如既往,那么再强的呼声也是枉然!
“文章足以活命”
遭际那一场突如其来的牢狱之灾时,王了望28岁。
民国甘肃学者冯国瑞在1936年刊行的《王了望轶事》中做了这样的记述,“(其)被捕,下兰州狱”。
当时已在故里陇西颇有文名的王了望是因送行离任知府,被谗有谋反、逃城、投降之嫌而入狱的。
牢狱中的王了望,没有躲过刑杖伺候。在坊间流传着受了刑杖狱之辱的王了望在狱中依然如往昔般洒脱——抚琴伴歌,咏诗作赋,不失名士之态。而陇上书家赵正先生在其于1997年出版的《王了望书法研究》中也写道:“桁杨刑身,棍杖逼认,(其)仍不折气节之本。在狱中奋笔激书《冤辨》一文,以自辩不明之冤。此文仅千余字,句句中的,文风凌厉,借喻精辟,陈理明了雄辩,锋芒力现通篇。”
“且不论王了望《冤辨》一文的文学成就,就因为这篇奇文,王了望得以免于牢狱之祸,得了自由身。”当代工笔花鸟画大家、甘肃省美协名誉主席、《王了望墨迹选辑》一书编著莫建成先生说这就是记述王了望的史料中的“文章足以活命”所指。
莫建成也是陇西人,在他小时候就耳闻了不少流布于乡野的这位乡贤的逸闻轶事。
陇西人吴之珽于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修撰的《襄武人物志·王菏泽传》是历史上最早全面记载王了望生平的传略,这里的王了望“抱一世才,博通载籍,所著《雪秦》、《千古恨》诸篇,为好奇者所流布;其于诗天分特高,每成一章,独有生气;善书法,楷书钟太傅,兼仿王廙,行草规抚鲁公《争座位》,而变本加厉,纵横蹀躞,识者以为散僧入圣云。”
“散僧入圣云,出自明代文豪文徵明题怀素《自叙帖》语,吴之珽引用此语,应该是说王了望的书法颇具怀素风范,就像一般的僧人得道成仙一样。”莫建成解释道。
吴之珽还记述了这样一个展现王了望一世之才的故事。王了望在做静宁州王知州幕宾时,一日宾朋宴集,有一位来自越中的宾客颇自负,目空座中人。座宾各出佳扇,求客挥毫。越中先生还在吮毫抽思,未及伸纸的时候,王了望已振腕挥洒,顷刻挥就数十扇,词书双美,座上宾无不叹为快手笔,越客亦倾心佩服,终于和他订为知交。而这位越中客,就是后来官至九卿的进士汪东川先生。
据1736年刊行的由天水太守汪元祐主持编修的《陇西县志》记述,王了望被同时代的名流熊师旦、陈名夏称之为陇西才子,并认为其堪比唐代大诗人李贺。
(原标题:【文化甘肃】王了望:有其才无其遇的陇上大家)
.


最新推荐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
祠堂,很多人都知道,在南方是很常见的,它主要用于祭祀祖先 [详细内容]
- · 江西王家大祠堂:规模之大在全国极为罕见,
- · 他是湖北“王姓”最长寿的开国将军,打仗不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王永志院士逝世,
- · 恭祝全世界王氏宗亲网友端午节安康
- · 金门第十一届世界王氏恳亲联谊大会散记
- · 浙江百姓家谱研究会考察梅溪状元故里
- · 太子晋·王子乔与中华王氏始祖寻根
- · 余王共脉:一段坚守与回归的传奇
- · 贺泰国海南王氏宗亲会四十五周年庆典
- · 新城王氏溯源·“诸城之初家庄”确有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