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孝忠祖宗 矢志不移——修谱采编中遇到的感人事迹

2013-01-23 22:19:00来源:中华王氏网王如生

打印 字号: T|T

     2010年是伯武王氏2010届修谱启动宣传发动登记,采辑等工作年,作为浠户的组织者、编缉者的我来说,也是不寻常的一年。与各分支协助人员走遍了浠水的罗田、团风、黄州、武汉、麻城、商城等地方,接触了许多外迁族人,领略了各处风土人情,更重要是在采辑中遇到了“孝忠祖宗,矢志不移“的感人事例,使我终身难忘,受教非浅。
     一、五月四日,我们采辑来到团风徐家楼金分王水盛家,其弟王兴国只一子,被万姓招进为婿,虽子息未生,水盛与其弟兴国为王姓后嗣发愁,征询我们的意见,我们建议可登望丁。他们十分高兴,可取个什么名字才能使王、万两姓皆可接受?他们通过反复推敲,最后取名“王万和“当即我们给予了肯定,他们自然地流露出甜美的微笑。
      二、五月八日,我们采辑人员踏进了团坡嫁铺王孟良家的大门,夫妇俩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王孟良夫妇长年患病,仍住土墙瓦屋,经济十分拮据,尤其是王孟良在十年前还是单身汉,后与袁氏结合,袁氏从段姓带来一子,孟良有口难开,其妻袁氏深知孟良心思,段儿十二岁进王家,是你一手抚育成人,现大学毕业,你视他为亲生,理应上王门家谱,承继于你,袁氏一番话切中要害处,孟良愁云大展,将仅留输液的一百元交了谱费。
     三、元月二十七日,在罗田响水潭水库方家坳方友涛家里,我们自行介绍是王姓修谱采辑之后,方友涛说:“我姓方,其妻姓蔡,但要修王氏宗谱”。听后我们大吃一惊,问其原由,方友涛说,岳父姓王,足下无子女,抱养蔡姓之女,后又招我进门,岳父临终再三嘱咐,王门香火不能断,为不忘岳父养育之恩,不辜负老人的嘱托,我们及后人永继王门。我们登记完毕,方付清谱费,送我们出门时说:只要王姓不嫌弃我们,我们永不丢弃王姓。
     四、七月一日,我们在河南商城刘眅王厚记家,王厚记向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麻城西路口三节街花园有一位王姓老人为寻根问祖托他女婿帮忙,但不知是吾祖之后否?在我们的同意下,厚记拨通了这位老人的电话,说湖北王姓修谱采辑人员在自己家里,对方得知后再三要求我们千万到他家去一趟,当即我们承诺两天后一定去。第三天我们从竹园租车赶到花园问路,正好碰见了坐在路边石头上的老人,当听说我们是从商城过来的,忙把我们迎进屋里,又是递烟又是倒茶,随后我们向老人询问情况,原来老人叫王忠孝,患脑血栓病,他说,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既不知前辈是怎么来到这里,也不知我们的祖先在哪里,几十年来守寂寞,受蹊落,自己已近黄泉,没寻到自己的根,死也难瞑目,听后我们便问他,有老谱没有,老人连说有,有很快抱出一大叠王氏宗谱,翻开一看,竟大吃一惊,原来是天山王七修宗谱,时间是光绪三十一年,看了辈派,竟与我们相同,我就告诉老人,你的根我找到了,你的心愿可了了,老人惊喜地看着我们,问是怎么回事?我告诉他,天山王即伯武王氏敬户旧称,先祖在黄岗贾庙,始祖在浠水,我们一脉相承。老人听后格外高兴,这时早已备好的酒菜已上桌,午后,我告诉他,我们一定转告敬户派人前来。十月份敬户厚甫电话告诉我们,他们到王忠孝家,经查证为实,在这一带有七十多族人,似忠孝老人一样,寻根问祖守望几十年,长梦如愿。
     五、七月二十八日,我们冒着酷暑来到武昌金水闸农场王泽旗家,第二天上午在泽旗70多岁的老母亲蔡氏带我们到80多岁的王世银家,亲不亲故乡情,虽从未谋面,却十分亲热,俩老人说,我们盼你们来,就是要表达一个心愿:儿孙对修谱认识不足,我们坚持要修,并且要求要有一套谱,我们去世后,让后人不忘祖先。
     六、在黄州青云街头道巷二楼,我们找到了要找的团风金分王本初老人,他已90高龄,当我们拿出七修宗谱,他翻开一看,连连叨声,我翠山王,我翠山王,自家的人来了,忙打座倒茶,老人告诉我们,他十岁时随父到浠水老屋湾住了几天,自此以后,再也没踏上老祖宗地方一步,他眷念不已,。手续完毕后,他坚持要送我们到街口,直到我们远去他才回步。
七、我们正在武汉时,从团风打来电话,说有人要续谱,翌时下午六点,我们赶到了团风,在荣超的引领下,找到了要求续谱的人。他叫王耀南,五岁时父亲去世,随母到杨姓,并随继父姓杨,儿孙都姓杨,上届修谱没有续,老人心中一直不快。他说,我虽祖孙三代都姓杨,但是王氏血脉,我活在是杨家人,死是王家鬼,如果你们接受我,我死而无憾。我们当即表态,同意他参加修谱,老人夫妇激动不已。(王如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