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家谱中的汉字知识

2022-10-11 21:55:29来源:谱亲文化

打印 字号: T|T
      家谱是一个家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传承下来的脉络和世系,研究家谱,看家谱里古人写的文章,不仅是学习古文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可以借此了解古人当时生产生活的情景。
     具有古汉语语法的家谱,里面的纪念文章都由当时当地有名望的文化人撰写,全繁体,无断句,读这样的文章还真颇费功夫,但对提高古汉语知识则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古人写文章或遣词造句特喜欢用一些生僻的字词,这些字词因汉字的简化而被消灭。不得不说,汉字的简化使我们快速掌握了汉字,但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文化。
      纵观不少老家谱里的文章,许多汉字和词语都是我们现在基本不用或未见过的,在此随机摘一两处,供大家欣赏,   如“”、“窳”、“灋”、“”、“凢”等等,不一而足,如今,见过这些字的人有多少呢?还有的字从键盘根本敲不出来,汉语大字典也找不着,更不谈读音了,如“王革”(王+革)。
       在遣词造句上,古人用的词语也是我们今人很少用到的,如:服田力穑、辞隆就窳、苦节励贞、椎髻布衣、殆庶几乎、鸟革翚飞等等,如果把这些成语放进没有标点的古文里去,再把前后的语句连起来读一遍,犹如读天书啊。更有甚者,把天干地支里的“乙亥年”,偏偏写成 “旃蒙大渊献”,今人有几个知道呢?!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我等掌握的那几个汉字,确实不值一提。
       研究家谱,还可以看出古人的文化修养和文明素质来,这从写文章的用字和用词上可见一斑。
       中国汉字也有许多不文明和不怎么令人舒服的文字,如,死、臭、屁、滚、骂、杀等等,诸如此类,常研究家谱的人会发现,在文明使用汉字上,古人要比今天的我们强得多,通篇尽量避开不文明的汉字。
      家谱见得最多的就是人的生卒、婚配和葬山,一个“殁”字,一个“妣”字,一个“适”字其丰富内涵是我们如今的“去世”、“夫人”、“出嫁”无法相比的,而“福祉”、“东司”、“诟谇”的文明度又岂止是“福利”、“厕所”和“辱骂”能相提并论的呢?!
        与古汉语相应而生的是繁体字,这是一对双胞胎,如果非要有一个比较的话,我认为,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区别不仅是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也是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更是文雅深奥和通俗易懂的区别。本人并非是要复古推崇繁体汉字,但掌握一些繁体字,学习一些古汉语,对提高人的文化修养有百利而无一害。
       写文章是不是用文明的汉字,只有比较才能鉴别出来。
       比如,前几年台湾地区常用的“福祉”这个词,我们大陆用的是“福利”,受台湾的影响,如今,我们也用上了“福祉。”相比而言,“福祉”就有一种浓浓文化味在里面。再比如“火灾”一词,凡认得简体汉字的人都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但如果用“回禄”“祝融”来代替的话,恐怕就没几个人知道了。此类词语在家谱里出现的不少,“东司”比“厕所”要文雅,诟谇比辱骂要文明,常说农耜、持筹握算、衅端的人与说农具、精打细算、争端相比,其文化水平立判高下。
       有的词语如果没有浓厚的历史知识做功底,基本上是无法理解的,如绛县之老、香山之老、莱妇鸿妻、王彦方之风等。
        常言道,君子绝交不出恶语。古人对自己的言行和修养的有如此严格的要求,何况我们今人呢。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