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学家规、懂祖训——带你走进南朗陈氏宗祠

2022-09-14 21:45:08来源:网络 祖源姓氏文化传播

打印 字号: T|T
陈 氏 宗 祠
 
      陈氏宗祠古建筑群位于中山市南朗镇榄边茶东村茶东大街,包括陈氏宗祠、里仁祖家祠、贡三陈公祠和净溪陈公祠4座建筑,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00平方米。
 
      该建筑群于2008年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3年公布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珠三角地区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的祠堂建筑群之一。
 
 
 
典型的岭南建筑风
 
 
 
陈氏宗祠建筑群面积约有12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为三进三开间布局,属于典型的岭南建筑风。
 
门楼是四柱三间戏台式单檐建筑,屋基有博古纹阳刻花岗石栏板,为石雕“隐八仙”图案,玲珑精巧,可谓独具匠心。
 
 
 
 
门前的石柱和石鼓做工也相当精美,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百姓信其能辟邪,故民间广泛用石鼓代“门当”,即人们口中所说的门当户对。
 
 
祠堂内是穿斗抬梁木架构,采用“三雕一塑”(砖雕、木雕、石雕、灰塑)传统建筑装饰,可见精美的石刻浮雕、镂雕及木雕。
 
 
 
 
最大的特点
 
       陈氏宗祠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它顶层两侧的镬耳山墙,也是防风墙。因它的形状像铁锅的耳朵,民间俗称锅耳墙。它的形状是仿照明朝官员的帽子设计的,具有“独占鳌头”之意,唯有功名的乡绅方能采用,也是家境殷实的象征。
 
 
因而,在岭南地区还流传着这样几句民间谚语:
 
“手抓镬头耳,有得蒸来有得炒,衣食丰足无牵挂”;“千两黄金万担谷,夜夜笙歌镬耳屋”
 
这些民谚均表明了“镬耳屋”具有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之意。而在中山地区,有镬耳山墙的祠堂只有两家,另一家是火炬开发区濠头的郑氏大宗祠。
 
 
相传的故事
 
据《南朗名人胜迹》介绍,有关陈氏宗祠牌匾,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陈氏族人曾请求皇帝为他们新建的宗祠御笔亲题一个“陈”字,皇帝答应后却记错了他们的姓氏,把“陈”字写成了“陆”字。但到底是御笔,陈氏族人不舍得弃之,经反复商议,决定只用它的偏旁“耳”,另请书法家补上偏旁“东”。因此,陈氏宗祠匾额上有半个由皇帝题写的“陈”字。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陈氏宗祠这里,也有他们陈氏的家规祖训。门口墙上悬挂的是全国陈氏家族的祖训:
 
明明我祖,汉史流芳,训子及孙,悉本义方。仰绎斯旨,更加推祥,曰诸裔孙,听我训章。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克勤克俭,毋怠毋荒,孝友睦姻,六行皆藏。礼义廉耻,四维毕张,处于家也,可表可坊。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
 
家规祖训
 
 
大 意 为 :
 
       要知道我们的先祖在历史上是名声远播的,教育子孙有祖训家规可循,希望你们能够遵照祖先留下的遗训,将美好的品德发扬光大。
 
       首先要以学习为重,接着就是要发展农业生产,如果是通过正道来获得钱财,那么从事工商业也可以。
 
       做人要勤劳节俭,不能荒废懈怠,还要孝顺父母和睦姻亲。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都要懂得礼义廉耻。如果在朝廷当官,就要做人忠诚正直,那么神明就会保佑你,你的福气也会源源不断。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上一篇:江西祠堂的风水做法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