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张图寻根修谱必看,避讳禁忌你知道几个?
一起来看看,谱牒文化中的这些避讳,你都清楚吗?
但清代开始,政府对谱书的内容格式等限制也越来越多,出现了“谱禁”。
这其实就是之前阿族说过的乾隆时期,因乱接谱导致灭门的系列事件(点这里蓝字查看)。





01
传统文化中的避讳
避讳的出现,大约是在二三千年前的周代,秦朝时正式确定下来,避讳之举盛行于唐代,最严格的却还是清代康雍乾时期,读书临文,皆须避讳,如有违犯,定惩不贷。
除君主名讳的本字及读音相同或字形相近的字须避讳之外,外戚、异国主和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名字,以及父祖等尊者的名字也须避讳。

避讳的方法通常是改字、改音、缺笔、空字和写“讳”字代替等。而作为古代文献之一的家谱也深受其印象。
02
家谱中的避讳
家谱中的避讳,在汉代就已出现,
从保留至今的东汉时所立的《孙叔敖碑》和《赵宽碑》就可看出。
汉代以后的1000多年里,修谱中一般需要注意技术处理的仅仅是避讳问题。

-赵宽碑-
但清代开始,政府对谱书的内容格式等限制也越来越多,出现了“谱禁”。
对私人纂修家谱进行干预,最初发生在清高宗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起因是江西境内大量出现合族建祠现象。
这其实就是之前阿族说过的乾隆时期,因乱接谱导致灭门的系列事件(点这里蓝字查看)。
03
清代谱禁的内容

首先,祖先名字如果犯了庙号、御名、亲王名直至孔子名讳的,一律改用同音字以避之。
其次,在追溯祖先时,不准妄自攀援,只能以五世祖为始祖,或以带领全家或全族迁至当地的祖先为始祖。
再次,谱书结构上不准出现“世表”、“传赞”之类名目,以符合庶民身份。

这样一来,一是防止民间乱修乱接谱,损了统治阶层的威严,二是从谱书这一文化产品的层面,再次明确上下尊卑的阶级关系,最终,是落在维护统治上了。
还有,比如将民间谱中,“世表”的说法一律改成“世谱”,传赞取消。同时,谱中还不准刊载祖先画像等。

最后,行文中遇到清代的年号,要换行抬一格写,有时考虑到不断换行,太浪费纸张,也可采用在本行空一格再写,以示尊崇。
04
如今的禁忌
当然了,这些说白了都是古代封建社会的限制,现代人修谱续谱该注意哪些呢?
阿族整理了以下五张图,大家可以参考和补充哦~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这5张图寻根修谱必看
一起来看看,谱牒文化中的这些避讳,你都清楚吗?01传统文化中的避讳 [详细内容]
- · 这5张图寻根修谱必看,避讳禁忌你知道几个
- · 家谱的发展,哪个时期修谱之风最盛行?
- · 王毅外长与韩国外长在即墨古城学宫举行会谈
- · 王国钧《湘溪赋》
- · 《氏族志》——《百家姓》的前身
- · 王昭君死后,匈奴人怎样对待她?莫高窟一副
- · “寻根问祖”只为化解那浓浓的乡愁
- · 经常吃大蒜是“爱肝”还是“害肝”?医生说
- · 【警察故事】王大富:“工匠精神”成就的追
- · 初心不改,永葆本色——记王虎强同志退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