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姓起源:南方龙姓多于北方

历史来源:
一、《郑通志》收载,郑樵注云:“(龙),舜臣也。龙为纳言,子孙以名为氏。”(按:纳言,古代官名,掌宣达帝命;龙,人名,合而为“纳言龙”。其后以龙为氏。)
二、据《通志•氏族略》云:“又,董父, 己姓,以能畜龙,故赐姓豢龙氏(按:或云为‘御龙氏’)。今望出天水、武陵。”《姓氏词典》据《姓氏考略》注云:“源于御龙氏。刘累事夏王孔甲,学扰龙与豢龙氏,夏后氏嘉之,赐氏御龙。”
三、《姓氏考略》注引《华阳国志》云:“牂牁大姓有龙氏。”牂牁,音[zāng kē],古代郡名,在今贵州境内。
四、又据《北史》注云:“且弥王、焉耆国王均为龙姓。”
注:且弥,音[jū mí],汉代西域国(今新疆昌吉县一带)。有东、西两且弥 ,其后合为一国。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归属西域都护府管辖。东汉后并入车师后部。
焉耆,古西域国名。又作乌耆、乌缠、阿耆尼。国都在员渠城(今新疆焉耆西南四十里城子附近)。初属匈奴,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后属汉西域都护。西汉末又属匈奴。东汉永元六年(公元94年)班超破匈奴,又内属。唐初附西突厥。唐羁縻都督府名。贞观十八年(644年)征服焉耆后于其地置,属安西都护府。开元七年(719年)后为唐安西四镇之一,贞元六年(790年)后废。
五、壮族之龙姓,“可能源于古代崇拜‘蛟龙’(鳄鱼)”而得姓。(见《中国人的姓名》)
六、苗族之龙姓,“则为隆姓变换而得,谓之‘小隆’、‘大龙’。”又,或为鸢姓所改。《中文大字典》注“鸗”引陈鼎《滇黔土司婚礼记》云:“鸗氏,滇黔苗族,其先在周为汉上诸姬。楚灭宋、蔡、罗、鸗四国,俘其宗室,放之南徼,遂成苗彝。今滇黔之间,有宋家、蔡家、罗家、鸗家之苗,即其裔也。三国时,伯仲从诸葛武侯平南蛮有功。兄王于滇东为龙氏,弟王于滇南为凤氏。一去鸟为龙,一增几为凤,世为诸苗之长。”(见《中国人的姓名》)
七、普米族之龙氏,来自“巴落瓦支”姓。(见《中国人的姓名》)
八、彝族之龙氏,则“系烈显(用长筏渡江之家)”之分族。(见《中国人的姓名》)
地望分布:
《郡望百家姓》云:龙氏望出武阳郡。《姓氏考略》云:望出天水、武陵。
武阳郡,隋代将魏州改为武阳郡。唐代又改为魏州。相当于今河北、山东两省之间地区;天水郡,西汉初置。相当于今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武陵郡,汉代置。相当于今湖北省西南部、湖南省沅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一带。
周代有龙臣;秦代有龙且;汉代有龙述,零陵太守;宋代有龙章、龙升、龙太初;清代有龙为霖,潮州知府。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3%,为我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南方龙姓多于北方,尤以湖南、四川、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4省龙姓约占全国汉族龙姓人口67%。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周易》新解·揭秘“
《周易》新解——揭秘中国文化的哥德巴赫猜想王长华 考古学界对 [详细内容]
- · 《周易》新解·揭秘“中国文化的哥德巴赫猜
- · 王喜根·弘扬祠堂文化 倾心留住乡愁
- · 本网总编八一建军节诗颂人民解放军
- · 身体“肝毒”过重的4个信号,再不排毒迟早
- · 非遗传承——彩泥塑
- · 猪姓起源:最早起源于三国时期
- · 鸡姓起源:周官有鸡人,以官为氏
- · 猴姓起源:大多改姓为“候”
- · 羊姓起源:以官职为氏
- · 马姓起源:以邑为氏
最新排行
- · 姓氏文化:滑姓
- · 姓氏文化:米姓
- · 姓氏文化:应姓
- · 姓氏文化:吉姓
- · 满洲八大姓具体指哪八家,同一个姓氏为何又
- · 猪姓起源:最早起源于三国时期
- · 古代取名都忌讳一个字,2000年来只有3人敢
- · 姓氏难局
- · 姓氏文化研究工具书
- · 姓氏文化|“林”姓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