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姓】第五:望出陇西

历史来源:
《郑通志》《续通志•氏族略》亦俱收载。
郑樵注云:“妫姓,齐诸田之后,田氏大族,汉初徙园陵者多,故以次第氏。”《姓氏考略》引《潜夫论》亦注:“汉高祖徙诸田而有第一至第八氏,后汉第五伦,其后也。”
又,报载张勇《台湾怪姓趣谈》称:“台北文山区有人姓‘第五’,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原为田姓的齐国国君大逃亡,只剩下八人,为逃避追捕,便以第一到第八为姓,其中姓第五的繁衍下来……”姑收录以备考。
春秋时陈国发生内乱,陈厉公之子陈完逃出齐国避难,为避祸而改为田姓,陈完是田姓的始祖。陈完在齐国受到礼遇,任工正。陈完的后代田氏家族在齐国逐渐发展,后掌握齐国国政。传至田和,终于取代姜氏成为齐国国君。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秦末天下纷争,起先被秦国所灭的六国,其王族后裔们,争先纠集人马反秦复国;而在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顾虑到这些复国失败的旧王族势力,把这些旧王族的后裔和豪族名门共十万多人都迁徙到关中房陵(今陕西咸阳一带)一带定居。
在迁徙原齐国田姓贵族时,因族大人众,以门第顺序被分为第一至第八氏。唯有“第五”氏这一支后来出了不少名人,得以较普遍流传,所以作为显姓收到《续百家姓》中。
地望分布:
望出陇西。战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置,因在陇山之西得名。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
东汉有第五伦,京兆长陵人,章帝时官司空。第五颉,东汉大臣。第五种,历官高密侯相、兖州刺史。第五访,京兆长陵人。第五上,东汉刺史。第五元,东汉学者;唐代有第五琦,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代有第五均,官至宰相;明代有第五规,陕西富平人,永乐举人。
今陕西咸阳,山西运城、介休、雁北,江苏扬州,甘肃庆阳,安徽滁州,浙江舟山,台湾等地区有分布。总人口在六千以上。
“第五”姓聚居最多省份是陕西省。在陕西省咸阳市的魏洛村和埝口五村,这两个村基本上都姓“第五”;旬邑县赤道乡魏洛村,全村有4000多人姓“第五”。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复姓】第五:望出陇
第五,复姓,读音[dì wǔ],罕见姓氏。历史来源:《郑通志》 [详细内容]
- · 【复姓】第五:望出陇西
- · 【复姓】第四:以次为氏,出自田氏
- · 【复姓】第三:以次为氏,出自田氏
- · 【复姓】第二:以赐为氏,出自田氏
- · 【复姓】第一:以次第为氏
- · 王阳明与酒
- · 王符:煌煌潜夫论 经国成大用
- · 史上最全的寿联大全,按男女、寿辰、出生月
- · 古训:与善人共处,与能人共事,与亲人共度
- · 中国老宅为什么喜欢在院子里放水缸?
最新排行
- · 姓氏文化:滑姓
- · 姓氏文化:米姓
- · 姓氏文化:应姓
- · 姓氏文化:吉姓
- · 满洲八大姓具体指哪八家,同一个姓氏为何又
- · 【复姓】第一:以次第为氏
- · 古代取名都忌讳一个字,2000年来只有3人敢
- · 姓氏难局
- · 姓氏文化研究工具书
- · 姓氏文化|“林”姓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