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上的姓氏先祖可信吗?姓氏文化村骗财骗名?记住这点不上当!
得益于中国人孝祖敬宗和起千百年的文化沉淀,现在很多地方,仍有宗祠群、寻根圣地、先祖名人老宅等文化景点。
有人一心传承,同样有人一心逐利。如同良莠不齐的宗亲会里部分搅局者,“某某村后人”,也让宗亲们大伤脑筋。

-名噪一时的九龙“皇帝”-
01
到处泛滥的某某村后人
这里提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军事家族故事——“杨家将”。
这是阿族在以为一位文史博主的文章里看来的,他收到一位自称杨家将后人的破旧家谱照片。

从家谱上看,这位粉丝确实是杨家后人。但出于北宋时期家谱断层严重、以及杨家将故事有相当部分的虚构成分、再加上历史上天波府的真实性存疑,他基本判定这张谱为伪谱。
根据学者研究及史料记载,杨家将故事中,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为真实人物,佘太君原型也有,为北宋名将折德扆之女。

但由于后代的传唱演绎,又虚构了很多人物,也有将许多实在史实记载的战绩嫁接到故事人物上的情况。这些结论参考了《宋史》《辽史》《九国志》等。
此谱可信度如何,持谱者是否为杨家将后人,我们暂且不论,但,国内很多诸如“杨家将后人村”的地方,真实性确实有待考证。
02
家谱官修到私修
追溯到最早的商周家谱,从甲骨文到青铜,尤其青铜,根本不是普通人能承受和有资格修的。
单从铜的开采冶炼来讲,正由于古代的冶炼提纯技术限制,才导致铜的成色和纯度只能达到青铜的水平。

后来一直到三国魏晋基本上,也就是帝王谱牒、世家大族的族谱,才能流传。
再到隋唐,虽然出现了科举制度,但官修族谱依然兴盛。但唐宋经历过少数民族劫掠而缺失的谱牒,以及经过战争上位的统治者、科举上位的举人、官员,使得宋以后私修昌盛。
至于明清,私修有人雇谱匠套模板伪托造谱的比比皆是。不论是主观还是客观地造成私修谱泛滥且假谱猖獗,事实上都对后代寻根查谱产生了巨大影响。
03
面对姓氏文化景区现状
现在,全国有很多地方都有出名的大型姓氏文化景区、规模小一些的姓氏文化村,有很多能查到历史沿袭,能在方志、族谱、正史中得到考证。


-网友们的一些激烈讨论-
但也有不少地区,文化景点、名人房支后裔常常形成争议,网上各处都能看见意见相左的人争论不休……
当然,作为现代人,我们有的是方法去查阅资料考证真实性,在资料失传实在无法考证的时候。作为传承者,我们应当多多学习,多多了解,对真正和而不同的观点保持平和、友好地交流!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族谱上的姓氏先祖可信
得益于中国人孝祖敬宗和起千百年的文化沉淀,现在很多地方,仍 [详细内容]
- · 族谱上的姓氏先祖可信吗?姓氏文化村骗财骗
- · 江苏王氏总会举行建筑企业宗贤交流活动
- · 王世林·乐清民建三支学党代会精神有感
- · 出汗有7大好处!看完,我默默把空调关了
- · 四姓起源:源于子姓
- · 三姓起源:汉、藏、傣、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
- · 二姓起源:为贰姓简写
- · 一姓起源:后魏一那娄氏之后
- · 新安琅琊王氏安徽会馆挂牌仪式在合肥举行
- · 什么是字辈?为什么寻根修谱要先看字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