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修谱人员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作为修谱人员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编修家谱是家族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消耗时间精力人力的工作。所以,家族在决定编修家谱并开始家谱工作时,需要具备一定的素养,以此来认真的对待修谱工作。而这素养一般指的是四个基本条件:德、才、学、识。
德 主要是指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一是“持”,要坚持求实存真、秉笔直书的原则,具有刚正不阿,不屈从权贵,不主观武断,不为门户所左右的品德以及具有秉公办理, 不徇私情的“一代良史”兢公风范。二是具有淡泊名利任劳任怨,锲而不舍的精神, 以及力戒急功近利和浮躁浮夸之风,应秉承着修谱无私奉献的精神,因为这是编修一本成功家谱的基础和前提。
才 主要是指修谱人员应有的业务才干。一要熟悉谱牒编纂体例,了解各种文体体裁和撰写章法,懂得编辑技巧, 科学拟定篇目归类合理,详略得当,注意交叉,砍去重复,在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都要有一点功底,有一定的写作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二要懂得出版、校对常识等等,这是让编辑工作不出现编盲和修谱工作沿着顺利方向发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学 主要是指修谱人员的学问功底。除下功夫学习和熟悉谱牒学之外,还要了解与谱牒学有关系的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教育学、地理学、伦理学、服装史、人物传记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为当今世界是知识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时代。所以修谱事业也要提倡面向“百科”,尽力将当代对我们有用的“百科”知识引进到族谱中来,以增强族谱的现代科学含量,使之具有时代气息。
识 主要是指导思想和提出问题、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了解主要历史人物评价,浅谈修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修谱、用谱和评谱的活动等等,因为在修谱中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观点,就等于一个人没有灵魂似的,就无法处理好在新编族谱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不可能比较客观而准确地编纂族谱,就不可能把族谱编纂成为一部系统而科学的家族特殊书籍。
以上便是作为修谱人员所需要具备的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更是不可被替代,因为它们是修好一本家谱的前提。
家谱历史悠久,家谱内容在每个朝代都有着怎样的变化?
家谱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与地方志,国史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对于古人而言,家谱在联姻,选官,社交还有门第继承等方面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不过家谱文化历史毕竟比较悠久,其在不同朝代所编写的内容侧重点是不一样的,那么家谱内容在每个朝代都有着怎样的变化?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
家谱最初就是记载以父系家族世系和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其是古代宗法制度的产物。家谱在周朝的时候,主要是记载族人的讳和忌,族众生子要记载出生年月日,还要记载是谁的子,父辈名讳居一格,子辈名讳居一格,而且每个人的名讳下面都是要标注出生卒的年月日,谥号,配偶等等,所以周朝的家谱基本上就是将一个家族的血缘关系全部都清楚列出来了。到了汉代,家谱的作用就是明系世、辨昭穆,基本上都是别人代写的,其记载的内容包括家族世系,生卒,字号,官位和葬地,另外汉代的家谱有一个特点就是尊者讳起见,行文称字不称名。
家谱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候,其变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因为在当时做官是非常讲究的,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科举考试,所以只有名门贵族才能担任官职,而朝廷想要提拔官员的话,其依据就只能是家谱了,他们会根据家谱的记载情况鉴别贵贱,划分等级。
到了唐代,修谱依旧盛行,而且由朝廷修谱的大规模大约有三次,第一次是皇帝下旨修谱,要求岑文本、高土廉等人主持撰修家谱,并且还召集了一大部分的士族、官吏、学者一起参与修谱;第二次是武则天当政的时候,是中书令许敬宗以贞观《氏族志》未列武氏做族望为由,吏部尚书李义府也以《氏族志》中没有李氏的世系为借口,因此请奏修谱,修成后名为《姓氏录》,可惜到了贞观的时候《氏族志》被收缴焚毁了;第三次修谱是在中宗复位知识,当时官员认为《氏族志》、《姓氏录》颁行已近100年,士族变化是很大的,所以就上表请求改修。
在隋唐五代的时候,家谱大部分还是官修的,直到宋朝官方修谱的传统被打破,民间开始了编撰家谱的风气,朝廷也不再开设谱局,每个家族都可以自行修谱,朝廷不再干涉。所以当时为了继承修谱的传统,宋朝很多文人学士都开始积极参与修谱活动,像是欧阳修,王安石,苏洵等人,这也使得家谱的质量大大提高了,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在宋朝这一阶段的家谱内容中,主要是包括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其内容是按照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写的,主要是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官职,出生,卒日,谥号,婚姻等,这里面的内容其实就相当于人物的小传;第三部分就是附录,也就是研究姓氏文化、源流、分布还有迁徙等等。
家谱在元代的时候,已经出现了由亲及疏,由远及近,一体共载的现象,普图也突破了以五世为图的限制,出现了以大宗谱法的大谱图。到了明朝,家谱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家规、族产等制度,在体例方面,就增加了志、图、考、录等内容。清朝时期,为了抬高和标榜家族贵族,所以在家谱上采用了“大宗之法”,动辄上溯几十代,上百代,攀附古帝王或名人为始祖,不过这个编修,使得某些家族的家谱失去了真实性。家谱内容在清朝的时候就非常多了,其除了排列家族世系外,还增加了非常多的内容,比如谱序、传记、祠堂、家规、家训、恩荣录、凡例、家法族规、字辈、谱论、祠堂、祠产、墓图、墓志、五服图等等差不多20多项,另外还规定了“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的年限。因此家谱在明清时期的时候,更加系统,更加完善。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人到30,身体开始迈入
人到30,身体开始迈入衰老状态,你会发现自身精力大不如前,面容也开 [详细内容]
- · 作为修谱人员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 · 家谱中的字辈形式与讲究
- · 人到30,身体开始迈入衰老状态,4个方法让
- · 秦统一后:姓、氏合二为一
- · 喜欢走路锻炼的人,赶紧看看最新研究结果
- · 晨起后就喝水相当于在喝细菌?真相是啥?或
- · 槐里王氏世芳/集良王氏世芳
- · 多喝热水身体好?世界那么大,为何唯独中国
- · 十座金山,不如一个良好家风。
- · 历史上古代最牛四大家族,历代皇帝都尊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