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套路多,检察官教你守护老年人“钱袋子”
守护老年人“钱袋子”
老人安,家庭安
家庭安,社会安
养老诈骗,顾名思义,是针对老年人实施一种诈骗行为。目前,有些不法分子打着“服务老人”“关爱老人”旗号,招摇撞骗;一些老年人警惕性不高,感动于骗子的“热情体贴”,沉浸于“养生保健”“以房养老”“投资养老”的美梦,结果导致辛辛苦苦积攒多年的“养老钱”被骗,悔恨不已。

养老诈骗的常见手段及预防:
1 提供养老服务
此种类型骗局,首先,不法分子会在广场、小区等老人聚集地给老人灌输概念;然后,通过讲座、赠送小礼品等方式拉近与老人之间的关系,以博取老人的信任;

最后,就会告诉老人,他们有专门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或者团队,投资一定金额就能得到极好的养老服务。
●
检察官提示:

不法分子打着提供养老服务的幌子,利用提供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等形式、诱骗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服务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所谓的养老服务只是不法分子开出的空头支票,需要提高警惕。
2投资养老项目
此种类型骗局,通常以投资“养老项目”名义吸收资金,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老年公寓等项目名义,承诺高额回报非法吸收公众资金;或以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等方式销售养老公寓、养老山庄;或以入住老年公寓后给予优惠打折、不入住给予高于银行利息分红的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

天上不会掉馅饼,投资理财要谨慎,风险为零是骗人,要谨防以投资养老保险项目、投资开办养老院、高额分红等方式诱骗老年人参与非法集资。
3销售养老产品
此种类型骗局,不法分子针对老年人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关注,打着包治百病、灵丹妙药等虚假宣传旗号,忽悠诱骗老年人大量购买保健品。

●
检察官提示:

保健养生有猫腻,擦亮双眼要警惕。不要相信世界上能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坚持锻炼、保持心情愉快才是养生之道。若身体不舒服时,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诊治,相信医生。
4以房养老
此种类型骗局,不法分子通常会以房本无用、放着也是放着不如拿出来等类似话语为借口,诱导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公司,每月可以获得高额回报的同时,也不耽误老人的居住。

●
检察官提示:

不法分子在拿到房产证后,会将老年人的房产直接以高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并将房屋处置权交出。最后当入局的老人变少时,不法分子就会卷钱跑路,留下老人面对放贷人的债务催收,甚至被逼卖房还债。
5 代办养老保险
此种类型骗局,不法分子通常以假借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谎称自己是某某机构工作人员,一次性收取未参保人员数万不等的金额,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 

●
检察官提示:

不要轻信社会人员、“工作人员”的代办服务,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以国家政策为准,如需办理请到社保部门进行咨询,方便、快捷有保障。
6 开展养老帮扶
此种类型骗局,不法分子通常声称自己是某某机构、协会志愿者,然后以陪聊天、义诊、组织各种活动为由取得老年人信任,之后以多种形式进行诈骗。

●
检察官提示:

面对志愿者,需要提高警惕,分辨其身份真假,避免被不法分子花言巧语欺骗。
请提醒身边亲人,一定要多多关心家里的老人,多和他们聊聊天,讲讲身边的诈骗案例,让老年人提高防骗意识。若遭遇养老诈骗或有相关线索,请及时报警。
典型案例
拓展阅读
案例一:采用提供养老项目、返利返现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案例简介】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被告人罗某1、罗某2利用该公司在柳州市大肆宣扬湖南清泉山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经营的养老项目,使得投资人在该公司签订《奇山公寓预定养生服务与合同书》,以每年每万元返现金约900元或返消费券900元的返利方式,向110名投资人非法吸纳资金共计人民币4310000元。
【裁判结果】柳州市城中区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被告人罗某1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五万元;判处被告人罗某2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宣判后,二人未上诉,判决已生效。
案例二:生产、销售伪劣有毒、有害保健品
【案例简介】自2013年起,被告人吕某某购进生产设备及空胶囊壳等大量生产原料,先后伙同被告人吕某省等人辗转在河南省中牟县等地生产非法添加非食品原料的补肾壮阳类、降糖降压类等假冒保健品,吕某伟在内蒙古等药交会上散发保健品代加工名片,进行宣传,招揽客户。吕某某生产假冒保健品后通过物流发货对外销售给李某(另案处理)等人,李某又包装成“圣傲”牌雪源软胶囊、“逸身沁”牌红花红景天软胶囊等假冒保健品,面向全国销售。经抽样检验,上述保健品及原料中检测出国家禁止添加的格列本脲和西地那非成分。
【裁判结果】河南省济源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济源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2019年)认为,被告人吕某某等人在生产、销售的假冒保健品中掺入国家禁止添加的非食品原料已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吕某某、吕某省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吕某省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缓刑,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数罪并罚。据此,依法判处被告人吕某某等人有期徒刑15年至2年不等刑期。
案例三:冒充“老中医”、“男性健康咨询老师”等专业医务人员身份销售药物、保健品
【案情简介】2018 年9 月至2019 年9月,被告人殷某利用其实际经营的陕西某健康咨询有限公司,雇佣被告人张某等为销售业务员,通过互联网推送虚假广告吸引客户,再以话术冒充“老中医”、“男性健康咨询老师”等专业医务人员身份,向男性疾病患者进行虚假问诊、确诊,通过虚构药品配制过程及药效、发送虚假的医师资格证、发送虚假抓药及医馆照片、虚构药品无效原因等手段,骗取被害人信任,以高价推销“藏汴宝补肾丸”等药物、保健品。通过上述手段,被告人共骗取金额人民币560万元。
【判决结果】柯桥法院经审理以被告人殷某等犯诈骗罪分别判处十二年六个月至五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人民币三十万元至三千元不等罚金。
案例四:故意夸大老年人疾病严重程度,将保健品虚构为药品进行销售
【案情简介】2016年6月份以来,由被告人潘某雨、张某指定地点后,由各小组业务员冒充卫校实习生及其他虚假身份到指定地点进行宣传,并组织老年人免费体检,填写“全国心脑康复工程普查体检表”、“健康XX行普查卡”,后以提供医学专家免费看病、车接车送为由,诱使其到另一地点继续参加该团伙组织的“看病”活动。到达该地点后,根据排号顺序,先有检测师“小孟”对被害人进行体检并打印出检测结果,然后由被告人郑某凤、郑某梅、王某红冒充知名医院的医学专家、教授等身份,冒用虚假的名字,虚报检测结果,故意夸大老年人疾病严重程度,隐瞒“康某”牌紫银蓝软胶囊仅仅是保健品这一事实,将该产品说成是药品,并夸大其治疗效果,强烈推荐该产品可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引诱部分老年人购买该保健品。
【裁判结果】被告人潘某雨、郑某梅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老年人身体多病,急于追求健康的心理,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公私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各被告人以老年人为对象,在多地实施作案,社会危害性较大,应从严惩处。分别判处七年至三年不等刑期,并处罚金。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养老诈骗套路多,检察
守护老年人钱袋子 老人安,家庭安家庭安,社会安 养老诈骗,顾 [详细内容]
- · 养老诈骗套路多,检察官教你守护老年人“钱
- · 福鼎多了一个大型公园!占地4万多平方米
- · 一位老党员的心声/王开科
- · “讲好山东故事”社会组「大工匠鲁班」
- · 江苏连云港柳树王氏六修族谱序
- · 人生,就浓缩成3句话!(精辟)
- · 曾轰动全世界的一篇小短文《年轻》
- · 疫情过后,最好的活法:1个字!
- · 关于族谱,它回答了我们哪三大问题?
- · 修谱知识-现代姓氏新修家谱应该记录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