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在江西,这么多“江南第一祠堂”,你觉得哪一个最牛?

2022-03-23 17:18:55来源: 祖源文化传播

打印 字号: T|T
        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宗庙制度诞生,但那时候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及平民没资格建造。
 
        一千年前,理学大家朱熹提倡建造“家族祠堂”,于是宗祠才开始正式融入每个家族。
修水熊氏祠堂
       在我们中国,祠堂\宗祠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一姓宗族的家庙,供奉着先祖灵位,更是这个家族祈福安康、延续一脉香火,繁衍子孙后代的精神支柱。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更是这个家族兴衰荣枯的最好见证;它是家族的圣殿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德安江州义门陈
       历史悠久的江西,就出了很多彪炳于史的大家族,如德安江州义门陈、鄱阳刘氏、华林胡氏、南昌汪山程氏、永修梅棠样式雷雷氏、浔阳陶氏、磨刀李氏、豫章熊氏等等。
       在历史的发展中,很多大姓在迁徙中慢慢遍布全国各地,也有些世代聚族于此,留下了世代传承的宗祠。
       这其中,就有了很多被誉为“江南第一祠”的宗祠,如:吉安富田古村王家祠、赣州夏府戚氏家族总祠、婺源萧江宗祠、官溪胡氏宗祠、宁都客家李氏宗祠等等。
       它们,在历史上分别被誉为“江南第一祠”,那么这么多,到底哪个最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富田村王家祠诚敬堂
 
诚敬堂门楼修复后
       富田诚敬堂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富田镇王家村,祠堂为当地王氏所建。北宋初端拱年间,王氏先人王经信(字诚敬)由甲村迁徙富田王家村肇基,讫今已千年。
富田诚敬堂王氏宗祠
如今这王氏宗祠诚敬堂始建于明朝中期,总建筑面积3646平方米,现保存完好。其建筑规模之大居江西省之首,在国内也是罕见,人称“江南第一祠”。
 
富田诚敬堂
 
       诚敬堂门楼风格特异,门楼下柱上有楹联,“受民始晋公……发祥由太原……”,可见为“太原王氏”族裔。
 
       内有参亭,参亭上悬“枢密院”三个大字匾额,是皇帝为表彰南唐端明殿大学士兼枢密院院士王休文而御赐的。
富田诚敬堂-参亭
富田诚敬堂-参亭
       天井上飞檐翘角的是“羼亭”,又叫”抱厦“。奇妙的是左右两边的水池,中间种植铁树,终年不干。
维修后的建筑细部
       正厅的“诚敬堂”开宽明敞,四根肥硕的金柱,据说采购于湖北神农架,有两人合抱之大。
富田诚敬堂
       谒祖厅为最后建筑,下层正中为王家先祖画像及其他列祖列宗牌位。
 
       跨越千年,王氏宗祠诚敬堂在抗战时期也是革命旧址,如今已是著名的红色景点,为“红四军军部旧址”“江西省苏维埃旧址”“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红军医院”以及“富田事件”的发生地。
 
 
       可见,这座卓越超群、非同凡响的大祠堂,除了护佑着这族人光耀门楣、幸福安居之外,还见证和记录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婺源萧江宗祠
萧江大宗祠
       去过美丽乡村婺源旅游的朋友,大多都到过江湾。有梦里云湾之称的江湾是一座古老悠远的古镇。
江湾
最早有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河湾处聚居,始称“云湾”。
江湾
江湾
       直到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迁来云湾,子孙逐渐繁衍成巨族,这里才改称江湾。
萧江宗祠
       古老的江湾有萧江宗祠,它见证了这里的辉煌与这个家族的演变发展过程。
萧江宗祠-永思堂
       萧江大宗祠又名“永思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一九二四年重建。
萧江大宗祠
萧江大宗祠
       曾被誉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好的一座宗祠”,为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有着“江南第一祠”之美誉。
 
 
       萧江大宗祠分前院、前堂、中堂、后堂四进。前院为宽敞花园,设有半月形莲花池,内养红鱼、草鱼等各种鱼类;前堂为五凤楼、九脊顶、午朝门、月楼;
萧江宗祠-永思堂
       中堂粗梁大柱,鼓式石础;后堂高于前堂,有楼阁安放灵牌。萧江宗祠以其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广,雕刻精美,建筑材料考究,为国内所罕见。
       据传,江湾的江姓是西汉开国宰相萧何的后裔。那么萧氏又是怎样变为江氏的呢?
       原来,宰相萧何去世后700年,其裔孙为南朝梁武帝萧衍,至唐朝时期,衍后代有“八叶宰相”,这八人其中之一萧遘之仲子萧祯因“朱温篡唐”事件而遭杀身追逃,于是为避祸害,隐居于安徽歙县,又隐姓埋名改称“江姓”。北宋元丰年间迁居江湾,因此宗祠冠以“萧江”两个姓氏。
南朝梁武帝萧衍
       自萧祯易姓江后,江祯即为萧江一世祖。现如今,规模宏大、尽显王室气派的萧江大宗祠正是这片土地的象征之一。
江永纪念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古建筑足以吸引人。而从这里走出的江姓名人更是不少,代表性的有名儒江永、革命先烈江上青等等。
江谦、江石溪、江知源
江上青同志
      其中,这里还是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的祖籍地,2001年5月,江泽民主席到江湾寻根认祖。
.
萧江大宗祠


夏府戚氏家族总祠
 
 
       赣县湖江镇夏府戚氏家族总祠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夏村,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宗祠。
戚氏宗祠
       据祠内石碑和戚氏族谱记载,初建于宋景定年间,后经明万历已亥年,清康熙壬子年,乾隆庚子年,光绪丙午年(公元1906年)等九次重修,至今保存为九次重修祠。
夏府戚氏家族总祠
       据传,这里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祖籍地,同时这里还有近代革命先烈孙中山、大教育家蔡元培等人的题联石刻和历代传颂的名人佳话。以此可见,被誉为“江南第一祠”的戚氏家族总祠确实有太多值得了解的地方。
夏府戚氏家族总祠
夏府戚氏家族总祠
      祠堂也是很气派的,古色古韵。祠内分上中下三厅,厅与厅之间有天井隔开,内天井是水池,外天井两边是游廊阁楼,为看戏的看台。
戚氏宗祠-红沙岩石的栋柱
古村夏府
古村夏府
       上中下厅堂共有18根红沙岩石的栋柱,祠内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古色古香。厅堂上方横挂着六块匾额:“追远堂”、“临辕后裔”、“雅方诗礼”、“乐叙天伦”、“土林矜氏”、“国民模范”,每块匾额代表着各个时期戚家祖先的功绩。
 
夏府谢氏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
       官溪胡氏宗祠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仙岩镇官溪社区。官溪坐落在浙赣两省交界处,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江南村落。
官溪
       占地面积2394平方米,建筑面积2020平方米,是江西省古建筑祠堂遗存中的精品之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官溪胡氏宗祠门楼 
       整个宗祠外观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前后三架,由前架门楼、中堂大厅、后堂寝殿及左右厢房等部分构成,沿着南北轴线次第排开,前、中、后三堂台基逐渐升高,拾级而上,厚重古朴,体现出宗祠特有的庄严肃穆。
 
       中堂之上前后挂着“清华一脉”、“理学名宗”两块牌匾,柱子上也依次挂着“月开十口成千古,水别三溪共一源”、“七星池水流九曲,一寺佛光映三台”两幅对联。月开十口传千古,水别三溪共一源。
 
       同时,官溪还是博士村,这里崇文尚德,人才辈出。仅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博士生42人。
宁都东龙李氏宗祠
 
东龙村
       东龙古村李氏宗祠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
东龙村
        东龙村是一个建于“架上金盆”、追求“天人合一”的客家传统村落。村中李氏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代乾隆、道光、光绪时期曾先后重修,为村中李姓宗祠,有“江南第一宗祠”之美誉。
东龙村明清古建筑
       北宋乾德五年(967),李氏先祖李翊俊从石城半迳迁至此处开始建村,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村中人才辈出,“易堂九子”之一、著名文学家李腾蛟、理学家李大集先生正是出于此村。
李腾蛟
东龙村-千年古村落
       东龙李氏宗祠,要数上、下祠堂保存较完好。
东龙李氏宗祠
       其中,李氏上祠,坐落在东龙村西北的“兔形”山下,后接南桥岭余脉赤牯岭的上方。砖木结构,雕梁画栋,工艺精湛,属府第式结构,柱子之间为方木连接,榫头多处雕有莲花。整栋建筑气势恢宏,形似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后人称之为“老鹰形”。
 
李氏下祠,坐落在李氏上祠右下方约50米处。祠堂设一大二小正门, 大门正上方悬挂书有“都閫府”的匾额,大门两侧各有一尊石狮。处处散发着古朴沧桑的历史底蕴,更是李氏家族千百年的发展见证。
 

这几个“江南第一祠”,你pick哪一个?
       其实,在江西还有很多这样的宗祠,历史悠久、恢弘气派,更称得上是建筑界上乘之作。它们的存在是一个家族兴衰的见证,也是这个家族的精神宫殿。
 
       曾几何时,在上个世纪到过很多江西农村,在村里逛了一圈,发现,哪怕自家的房子还是茅草屋、砖瓦房,也不能让自己的家族宗祠有半点寒酸。

     这是江西人骨子里对传统对先祖的敬畏。现如今,大部分已经在岁月中或者动荡中被毁,也有大部分在新时代中被重修。
 
      而留下了的这些,是几个世纪或者几十代人最好的记忆,做好保护的同时,更要将其中传统精髓融入于新时代中,让新时代的后辈或游客也能感受这千百年的古老文化。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
END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