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到谱难看懂?寻到根无从续修?你忽略的点在这里!
很多朋友在说:

辛辛苦苦寻到老谱了,谱牒里某些关键说法,自己却看的一知半解;
终于寻到根溯到家族源头了,看到老谱里文绉绉的说法,难道修本新谱也要遣词造句?也太费事了吧!

为什么有时查阅谱牒会受挫?
中国的文体形式,在悠久的历史中不断演进。而中国家谱文化也随之不断发展。
汉代以前的文言文,到唐宋时期的白话文学作品,再到现代普遍的白话体系。
而家谱的记录形式,也从最早的甲骨家谱(多为商王室),到铭文家谱,才到纸质家谱。

家谱编修平民化的过程中,有一批相对古老的家谱,以更早更旧的文体形式流传下来。
有人查阅到这类老谱,自然会出现解读受挫、难以编修的情况了。
现在该用什么文体呢?
为了便于后人查阅,也是方便今人编修,族谱文体应该尽量保证简要平实、通俗易懂。
这里,阿族推荐两种文体。

1.语体文
语体文,就是指运用现代汉语著述的文体。现在之所以编修族谱选用的是语体文,是根据家谱的作用和读者的对象来确定的。
家谱供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开展学术研究,重在实用性、资料性。家谱重点对象是家族成员,发挥团结、教育的作用,重在普遍性和广泛性。
家谱不是启蒙读物,但也不是专业性很强的著作。
因此,新家谱只能使用现代汉语,或者说现代白话文编写家谱。白话文,通俗易懂,没有阅读障碍,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要力戒使用文言文,也不要半文半白,文白间杂的语体,以免影响谱书的可读性。

2.记述体
记述体是最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记述体重在“记”,就是如实地记述事物的特点、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人物的经历、事迹等。记述体具有六个要素,即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在记述体中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交代清楚这六个方面的问题,全面完整地反映事物真实的历史面貌。
记述体主要也是根据新家谱的性质而来的,新家谱是资料综合性著作,其中包含了家族大事、人物事迹、历史发展等等,因此需要通过记述体来如实的记录,将搜集的资料真实准确的记载下来,使家谱成为家族的百科全书,也成为重要的历史性资料。

家谱有自己特定的文体,与文艺创作、议论文、公文、新闻、教科书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家谱最终要的是真实准确记述家族发展生活史,事实必须真实可信,不允许虚构,所记述的事实也必须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家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对后人而言意味着有根可寻,对社会整体来说,有利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的深入研究。


老话说,“今人不修谱,后人寻根苦”。其实“今人不修好谱,后人寻根更苦”。家谱的文体选择,非常重要!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查到谱难看懂?寻到根
很多朋友在说:辛辛苦苦寻到老谱了,谱牒里某些关键说法,自己却看的 [详细内容]
- · 查到谱难看懂?寻到根无从续修?你忽略的点
- · 30个文化典故,唯美了5000年中华
- · 刚刚!微信、支付宝紧急回应
- · 王晓已任陕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
- · 【人间百态】王四明:记忆中母亲的“量米筒
- · 农村俗语:不怕坟头野鸡叫,就怕屋后蛤蟆跳
- · 姓氏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主要的内容是什么
- · 老话说七张八王十二李,你知道十二李的由来
- · 风土| 唐诗《丫髻岩》 谁写的
- · 寻根修谱时,这3个字可别用错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