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修家谱的历程是如何的?
家谱是现在人们最常用的说法,而在某种意义上讲,家谱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身份证”,是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而家谱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古人修家谱的历程是如何的?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
中国现存最早的实物家谱是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商代甲骨文家谱,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实物家谱。当时笳鼓人主要记载的是商人占卜的情况,但其中也有一些是记载着人物世系的内容的,到了商代晚期,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实物家谱,这就是金文家谱,周代以后,人们普遍认为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就是表达对祖先的崇敬,所以这些铭文上面一般都是叙述祖先的名字,美德以及功勋,然后就是铸器人的名字。

图源自网络
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家谱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家谱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说当时选官或者结婚的时候,就是要以家谱为凭的,可以说家谱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家谱的发展还专门设立了谱局和谱官,就是从事谱牒编修和保管工作。虽然说在魏晋南北朝之前,也有设立管理谱牒的官员,但是在这之前,都是管理皇族事务和掌修皇族的谱牒。到了南北朝的时候,谱局收藏的是百家之谱,按照规定,只要是百官族姓撰修了家谱的,就必须要呈送谱局,另外谱官对于私修家谱加以考核、审定,然后收藏在谱局中,成为官方承认的官籍,称为薄状。而百姓家中所藏的家谱则是私书,称为谱系。

图源自网络
官籍与私书可以相互校检,以确保家谱的可靠性。由于经过官方审定的簿状是选官的重要依据,因此除了谱局收藏外,负责选官的机构也都有收藏。家谱受到如此重视,与当时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在当时门阀士族的势力是比较大的,所以在编修家谱可以维护门第的同时,还能对试图伪造家谱以混入士族的行为也进行了坚决的打击。更何况当时一些庶族为了提高门第而不择手段,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伪造家谱、冒充士族。
到了唐朝的时候,官修家谱就更加发达了,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先后组织编修了数部大型谱牒著作,而唐家之所以有这么多次编制官修谱牒,其原因也还是出于对门第的追逐。虽然在当时有科举制的实施,士族的政治特权不像之前那样高了,但是士族的社会声望依旧存在。当时唐朝的建立主要还是依靠关陇士族的力量,但关陇士族的声望门第远不如山东士族,为了提高关陇士族的门第,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李世民命令高士廉等编撰《氏族志》。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朝廷又下令编撰《姓氏录》。不过后来有些士族不承认《姓氏录》的权威性,到了唐末的时候,谱牒也遭到焚毁,荡然无存。

图源自网络
而宋朝的家谱就是在一片灰烬上重新建立起来的,由于没有谱牒的记录,所以家族的世系开始变得模糊不清,人们对于自己的祖先就不够了解了,所以当时编撰家谱被提了上来,不过在宋代,已经没有了士族与庶族的区分,官员的选拔也与门第没有关系,不需要再查看谱牒,因此,宋代家谱的编撰宗旨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
总得来说,古人修家谱的时候,也是一步一步变化而来的,从原先只针对王侯贵族的谱牒,到之后的百姓都可以编修家谱,家谱也更加普及了。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作为父亲,应尽力避免
家里有了孩子,作为支柱的父亲往往要担负更多的压力,花更多时 [详细内容]
- · 作为父亲,应尽力避免这3种行为,它们只会
- · 古人修家谱的历程是如何的?
- · 中国两大濒危姓氏
- · 福建有名的闽王祠,你知道这座宗祠祭祀的是
- · 族谱中的“始祖、开山祖、一世祖”分别是什
- · 百人百联:虎年百佳春联揭晓
- · 山东聊城王德禄诗词·喝火令诗酒花茶
- · 广东王春陪五绝·雪短句五首
- · 庄子的三条鱼,王阳明的一朵花
- · 王阳明:心清,心定,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