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姓氏百科|中国居然有“第五”姓?

2022-01-11 21:26:43来源:北京九亲文化

打印 字号: T|T
第五
“第五”为中国百家姓复姓之一,
位居倒数第二,后面的是言福,
至此百家姓就完了。
据传与该姓相似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八
早已失传,仅存“第五”。
当初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
各路豪强残余势力尚存,
给王朝的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一纸皇命,
战国时兴盛的齐、楚、燕、韩、赵、魏
六国国王后裔和豪族名门共十万多人
都被迫迁徙到关中盆地房陵(今湖北房县)
一带定居。
这当头的齐国以田为姓,族大人众。
皇帝灵机一动,以迁徙不易为名,
以次第相区别,分列为第一氏到第八氏。
首迁者往第一门,为第一氏;
田广之孙田登前往第二门,为第二氏;
田广之孙田癸为第三氏;
以此类推,
田广弟田英最后迁徙,住在第八门,
为第八氏。
第五氏就是其中一支,
唯有这一支保存下来并且出了很多名人,
得以普遍流传,
所以作为显姓收到《续百家姓》中。
 
西
现今在陕西泾阳县埝口五村有
第五氏人居住,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流徙到这里呢?
这里的老人曾说,
这与他们直接承袭血缘的东汉先祖
第五伦有关。
 
第五伦是东汉京兆长陵人,
早年曾在今浙江、四川一带任地方官,
清白自守,
所得俸禄除留下很少作为家用外,
其余都用来救济贫困百姓。
入朝任司空后仍一心奉公,
连皇上都很感动。
有人问他是否有过私心,
他说“从前有人送我千里马,
我虽没接受,
但我心中无法忘怀送马的人,
可是我也终究没有举用他”。
意思是说,
他不是没有私心的,
虽然没有接受别人送的千里马,
但也惦记送马的人。
难得的是他能把这些事说出来,
坦然面对,
所以人称他是贤人君子。
元和三年(公元86年)
80多岁的第五伦奉诏到
泾阳县埝口五村(含第五村和第里张村)
颐养天年。后裔才俊不断,
第五颉、第五种、第五访、第五琦
等以贤良忠孝事一一被列入祠堂造像……
 
但值得可惜的是,
第五氏的后人,
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
由于逐渐对自己姓氏认知的淡薄,
或因“第五”书写麻烦而简写为“五”、“伍”,
对于姓氏流传来说是件憾事。
 
在埝口五村,本是有祠堂的,
1966年破四旧祠堂被拆毁,
第五村的人谈及此事仍觉惋惜。
在清朝,还定过
天、君、景、世、有、可、长、积、志
这几个辈分用字,这几个字很重要,
第五家族就是靠着这些传统
才能做到延续千年,
辈分不乱,血统清晰。
 
《文心雕龙•宗经篇》说,
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
在宗族伦理这篇中国人的“经书”里,
浓浓的传承从未泯灭。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有人说,
中华民族是一个喜欢纵向溯源而不善于
横向展开的民族。
古希腊古典哲学家曾问: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会去向哪里?”
我们的祖先则轻松地用一个简单的姓氏
就回答了这个艰深的问题。
由此可见,追溯我们的姓氏根源,
了解我们的祖先,是极有意义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