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为什么要记家谱

2021-12-31 20:54:29来源:网络 祖源文化传播

打印 字号: T|T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谱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载。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家谱的起源
 
       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 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衣,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皇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2.家谱的形式
 
       家谱的形式有很多种,在文学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纸垂挂于中堂,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绅士、豪门则多用图表式家谱,以供后人供奉。
 
3.家谱的内容和作用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都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世系图,即某人的世系所系,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五十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分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