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明·新城王氏第九次续修世谱序

自大司徒之垣公于明万历三年立谱至一九九四年,我族世谱已历经八次续修并于二○○八年对第八次世谱进行了增补。近年来,我族广大宗亲特别是因众所周知的社会原因,自民国以来及至第八次续修而未能入谱宗亲迫切希望由在桓台县民政局登记注册的新城王氏文化研究会(宗亲联谊会)挑头启动第九次世谱续修。
新城王氏文化研究会(宗亲联谊会)就顺应广大宗亲寻根问祖,归宗入谱的迫切要求,召开常务理事会议,一致认为:我敬爱的祖国今逢亘古罕有之盛世,习近平总书记倡导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优良家风带动社会良好风气,增强文化自信的社会环境;由得到广大宗亲拥戴的新城王氏文化研究会 (宗亲联谊会)牵头组建第九次续谱委员会的组织保证;新城王氏热心奉献家族公益事业的杰出企业家和众多宗亲对九次续谱大力支持的经济保障;得到全国各地宗亲对第九次续谱的广泛支持、积极参与的民意基础等必要条件已经具备,遂于二○一八年四月五日在忠勤祠举行的清明节祭祖大会上正式启动了新城王氏第九次续修世谱工程。
第九次续谱工程启动以来,续谱委员会召集了工作会议十次,编辑部工作会议六次,安排部署工作任务,以岗定责,绩效考核;根据各阶段续谱工作的需要,适时制订并发布了十六个续谱工作文件,两个续谱工作通知,有力地推动指导了各阶段各项续谱工作的开展,保障了第九次续谱工程规范有序地顺利进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七十多位续谱委员会委员满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认真执行落实“充分宣传发动、热情指导帮助、务尽告知责任”的续谱工作方针,以不计报酬、不领工资的无私奉献精神;不辞辛劳,废寑忘食的忘我工作精神;时不我待,不负韶华的进取精神,圆满完成了我族第九次续修世谱工程。
在续谱过程中的二○一九年,还发生了三件足可载入史册的充闾之庆。一是为表彰大司马象乾公卫国戌边、杨历中外之功勋而敕建的“四世宫保”坊(二○一三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建成四百周年之际我族举行了隆重的庆典活动。二是王渔洋故居经国务院核准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是发现了嘉庆年间所修新城王氏世谱(第五次续修),现由天津的王(锡)清平宗亲珍藏。此三件阖族同庆之喜事发生在九次续修族谱之时,既为巧合,亦属天意。
修谱凡例等详见所录续谱文件,恕不另录。受新城王氏第九次续修世谱委员会的重托,谨对有关重要事项简述如下:
一、入谱文献史料的选编
拜读方伯象晋公及启泽公、兆郯公等先祖所撰二次、三次、四次续修世谱之序文,可知明崇祯二次谱中曾分卷录入敕谕、圣谕、谕祭文、召对、恩賉、诰命、敕命、遗墨、奏疏、手泽、记、赞、誄、词、诗、歌、吟、艺文、神道碑、墓表等历史文献 ,惜无留存。为感念祖德,缅怀先贤,谨从《忠勤祠碑帖》、道光《济南府志》、天启《新城县志》记载中及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山东博物馆等权威典籍及馆藏文物中原文恭录部分珍贵历史文献于谱中。虽有挂一漏万之憾,但可聊表尊宗敬祖拳拳之心。
二、瑯琊公王贵为新城王氏始祖的历史定论不可撼动
大司徒之垣公在新城王氏立谱序文中曰“新城之有王氏,系出青州之瑯琊。其移居新城,自瑯琊公始。往予亡叔秀士公廷華曾有徏新城谱略,今淹没无传。吁,伤哉!谨据所知,列之简帙:而断以瑯琊公为始祖。”明礼部尚书于慎行先生在其所撰《瑯琊公传》中曰:“瑯琊公者,讳贵,新城王氏始祖也。其先居诸城之初家庄,实故瑯琊境,故以号。”明代重臣、东阁大学士文震孟先生在为新城王氏二次修谱所撰谱序中更为明确直言:“则海内王姓之贵者,又莫最于新城,而不必以瑯琊望矣。然新城之有王也,则自瑯琊公始也。”
另据,明清两朝的国史、《济南府志》《新城县志》中有关新城王氏的论述及研究新城王氏历史文化的现代文献 ,也均认定:新城王氏始祖公为瑯琊公王贵,新城王氏是自立于中华王氏之林的名门望族。所以,清光绪年间王庸敬先生后人所编《三槐王氏通谱》罔顾年代时间的巨大差异及家谱续修关于入赘的基本常识,虚构、冒接新城王氏上源世系,将我始祖王贵公的父亲杜撰臆造为王福。但无任何历史资料予以佐证,实乃亵渎先贤,误导后人。
明末以来,家谱造假现象已不少见。近代纂改家谱、攀附望族、争抢名人之风也时有发生。但新城王氏绝不会承认通过追记、抄录、穿插、嫁接等手法编造的强加于人的所谓《通谱》及新城王氏上源世系,任何人都不能撼动大司徒之垣公立谱的初衷及断以瑯琊公为新城王氏始祖的祖制。
三、对寻访失续宗亲情况的说明
续谱委员会通过在报刊等媒体刊登续谱公告;专设邮箱、网站及电话、微信;根据谱载迁徙宗亲路线、地址等信息安排专人外出寻访失续宗亲等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宣传动员族人特别是自民国三年(一九一四年)七次续谱直至一九九四年八次续谱因社会条件等原因中断续谱达八十年的宗亲入谱。现已有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南京、天津、山东的济南、淄博、泰安、德州、滨州、邹平等省市县及台湾地区等全国各地几代人坚持不渝、殷切寻祖的六千余位失续宗亲经续谱委员会认真考证后续入族谱,固然为可喜可贺之族事,但终因迁徙至全国各地的宗亲与家乡失去联系而不知历次续谱的信息;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破四旧”“文革”等历次运动造成家谱文献、家传世系等被损毁殆尽而造成世系断代,无法考证等原因,导致众多族人因证据缺失而不能续入本次族谱。(因篇幅所限,自二○○八年以来对全国各地失续宗亲的世系考证文章,均已在各期《新城王氏文化》《新城王氏网站》等媒体发布)。惟愿我族人念同源同本之情,行博延族属之义,担敦宗睦族之责,通过各种途径渠道打听、收集失续宗亲信息;分析论证失续的原因、证据并将经慎重考证后确认为我族失续之宗亲续入今后续修的族谱中。兹事体大,我族人当念兹在兹,无日或忘。
四、对族人居住地域名称的标注
随着祖国改革开放伟业的不断深化,为适应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国家出台了户籍改革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自主择业,自愿迁移户口的政策。鉴于此,本次修谱所标注族人居住地,以现行的区划名称为准并酌情注明地名沿革。地名变迁情况可依续谱委员会(二○一九)一号文件《新城王氏族人居住地域统计表》作参考。
五、世谱采用印刷字体的说明
为表示对先祖名讳的敬畏;体现世谱的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符合宣纸印刷、古法线装、竖向排版等传统做法,决定本次修谱采用繁体字印刷。
六、关于大司马象乾公子嗣的补续
大司马象乾公子嗣事宜向为族人关注。族谱虽载象乾公一子与耔,与耔公二子士勳、士懋,但自此失续。兆郯公在乾隆年间的四次修谱序文中曰:“大司马公光前裕后,功在不祧。而再传乏嗣,合族悲之。”我族德高望重的九旬树淇老人每念及此,无不感慨万千并嘱续谱委员会当以族中大事商议。他认为:方伯象晋公在崇祯三年重修新城王氏族谱时,大明王朝因战乱、灾荒等已致怨声载道、社会动荡;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屡犯边境,大有取代大明王朝之势。象晋公为避免抗金名将大司马象乾公之后裔遭外来政权迫害,故有意将其后嗣“避续”于族谱中。所幸道光《济南府志》、民国《新城县志》分别记载大司马象乾公四子:与直、与慎、与耔、与章;时任明通奉大夫李维祯撰《明陕西太仆寺少卿邢侗墓誌铭》载有:邢侗五个女儿中有一女许配给了象乾公之子与定;赐进士及第,时任翰林院修撰承务郎朱之蕃《明故敕赠王安人毕氏墓誌铭》载有:因象贲公与毕安人乏嗣,乃请象乾公取其次子与正子之。据上述权威记载,象乾公应有六子,分别为与籽、与正、与定、与章、与直、与慎;(与正出嗣于象贲公后早殇)。孙士憑因祖父象乾边功荫锦衣卫指挥。上述象乾公后人虽可补续入谱,但士憑公后仍乏嗣。冀望于我族之贤者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史料;请教于研究新城王氏文化的专家学者;在失续宗亲中寻访象乾公后人等多种途径分析考证,以偿大司马公后嗣承继之合族夙愿。
七、对八次世谱《琅琊公传》碣石佚失内容及象云公传的补录
魏恒远先生从于慎行公著《榖城山馆文集》中,发现了八次续修世谱《琅琊公传》结尾所注碣石佚失内容,可补录于本次世谱的《琅琊公传》;魏先生在查阅清王鸿绪纂《明史稿·王象乾传》时,结尾处载有象云公历职山西大同、永清二县、终官山西参政的记载,其原文可作为《象云公传》录入本次世谱。
我族自明初由诸城迁新城以来,始祖瑯琊公艰难创业;二世菩萨公行善积德;三世颍川公始肇文脉;四世忠勤公科举起家,中我族第一位进士并由此开创了自明嘉靖至清光绪三百多年间出进士三十名,举人五十二名,有功名、品级的生员及有品级的官员达一千二百六十名的奇迹。因有“王半朝”“科甲之盛,海内新城王氏第一”的人文之盛而名满天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以“忠勤报国、清慎勤勉、道义读书、不负人民”为主要内涵的新城王氏家训门风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电视台等单位分别来新城拍摄了《半朝王家》《忠勤报国铸家魂》《记住乡愁·新城镇-清身洁己》等专题节目;新城王氏家训门风入选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国优秀家规》;《人民日报》发文《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生命的方向》,重点阐述了新城王氏家族廉洁清正的家风对当代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树高千丈必将叶落归根;江河万里必有始发源头。在阖族宗亲的广泛参与、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鼎力襄助下圆满竣工的新城王氏第九次世谱续修工程,必将能够实现:追本溯源,明辩世系;尊宗敬祖,缅怀先贤;铭记祖训,传承门风;凝聚血亲,敦宗睦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目标。
值此新城王氏第九次续修世谱工程告竣之即,谨对为我族续谱提供珍贵文献资料的山东省图书馆,山东博物馆,淄博市图书馆、档案馆,桓台县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单位敬表谢忱! 谨对为我族续谱给予关心、帮助、提出中肯建议的研究新城王氏文化的专家学者: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王志民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蒋寅先生;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原院长、教授,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基地原首席专家,第十届山东省政协委员宣兆琦先生;山东省王渔洋研究会秘书长、山东省重点社会科学项目《齐鲁先贤家谱整理研究·新城王氏卷》编撰、淄博市文史专家魏恒远先生;淄博市文史专家陈汝洁先生;桓台一中高级教师逯志山先生等各位方家敬致谢忱;谨对古籍收藏家、周村古韵书楼孙力先生;文物收藏家、淄博市拿云美术博物馆馆长刘健等诸位先生致以诚挚的感谢! 谨对分别珍藏我族第二次、第四次、第八次、第九次续修世谱的国家图书馆、山东博物馆、山东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山东大学图书馆、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淄博市图书馆和档案馆、桓台县图书馆和档案馆等单位深表谢意! 谨对致力于宣传、弘扬、保护新城王氏优秀传统文化的桓台县委县政府、忠勤祠、王渔洋纪念馆等单位敬表感仰!谨对鼎力支持本次修谱工程的新城王氏第十九世孙、著名企业家、山东昊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履义宗亲;新城王氏第十八世孙、著名企业家、平邑嘉德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锡家宗亲;新城王氏第十九世孙、著名企业家、淄博裕民集团董事长、淄博高新开发区南石社区党委书记、社会区委主任王履平宗亲致以由衷地感佩。
新城王氏第九次续修世谱委员会恭记
新城王氏第二十世孙 克明拜撰
二○二一年八月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王克明·新城王氏第九
我族自瑯琊公于明初徏新城以来,经历了力本重农,安身立命;重 [详细内容]
- · 王克明·新城王氏第九次续修世谱序
- · 努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 · “面友”是什么样的朋友?10个趣味小知识
- · 姓氏文化|“林”姓由来
- · 党史上的今天丨12月26日
- · 仙游王于洁、苏华纪念园落成庆典圆满成功
- · 王赤:从孤独里找到一束光
- · 王赋不再担任重庆市委常委
- · 王伟中任广东省政府党组书记
- · 北宋名人王巩创建的古村落群——才湾南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