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探山东闯关东王氏祖谱,寻王氏宗亲

2021-12-16 20:06:34来源:世界姓氏总谱编委会

打印 字号: T|T
       弘扬民族文化,发扬王氏精神,传播正能量;增强凝聚力,寻找当年山东闯关东的王氏宗亲。
 
       自古有言,“国不能无史,域不可无志,家不能无谱”。一部国史,就是一个国家发展史;一部域志,就是一个地方发展史;一部家史,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近年来,由于本人特别较多地关注与族谱有关的事。偶然间一次,从网上购得辽宁抚顺一部《王氏族谱》,该谱记载了清咸丰年间山东一家王姓兄弟为了生计外出逃荒迁居辽宁抚顺及其后人繁衍分布的一部简史,也是一部山东人闯关东的家史。
 
      这里有必要先说说“闯关东”的由来。有史以来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都可称之为“闯关东”,这是就广义而言。狭义的“闯关东”,仅是指从清朝顺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原地区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闯关东是以山东为主,目的地是东三省一带。
 
       闯关东,关,指山海关。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旧中国,山东人口稠密,灾害频发;关东则地广人稀,沃野千里,史书说:“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矿,曰盐。”历史上两地有紧密地缘人缘联系,一时逃荒农民闯关东成为主流。
 
       十九世纪中叶,山海关大门敞开,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等地区的关内人兴起了到关外谋生(闯关东)的潮流。
 
 
       前几年一部电视剧《闯关东》生动直观地向世人再现了一部山东人闯关东的活生生的历史画卷。闯关东对于当时农民来说,既是一段艰苦的岁月,也是一段奋斗的征程。
 
       史料记载,1644至1667年,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辽东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山东的百姓大多迁至了大连和丹东,而其他省份的百姓大都迁至了辽西和辽北地区。
 
       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年)正式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以振兴关外的经济。1897年全部开禁。
 
       1910年关东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地理》,张善余)。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大约占全部闯关东人口(3700万)的一半。全国解放后,统计的闯关东后留下的山东人达到700多万,约占当时东北总人口(4000万)17%,而当时全国人口为5.4亿(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所以说闯关东“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以及“闯关东”的特定
 
       背景。因此,闯关东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满洲旅行记》 中记载了当年真实的历史画面:“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骂其少妇,老母唤其子女。队队总进通化、怀仁、海龙城、朝阳镇,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寝者皆山东移民……”。作为世界第一大民族——汉族,几百年来人囗压力使汉人不断向周边扩散:走西囗、下南洋,内蒙古和新疆也成为汉人移民地。闯关东便成了人口与经济的平衡学。
 
        始祖于清朝咸丰年间,因山东地少人多,生活艰难,纷纷逃荒外出求生,由山东省莱州府潍县王家庄来到东北辽宁省抚顺县双树沟村安家落户。
 
 
       同治年间,始祖老大又迁居抚顺万达屋村落户,仍以租种土地为生,由于万达屋一带土地肥沃收成丰厚,每年除全家吃用外略有节余,又因家中劳力多,又开设磨坊出售粉条,生意兴隆,一年好于一年。四子相继结婚,人口增多,老力渐强,收入也随之增多并有节余,便购买了当地土地几十亩和房屋四处。
 
       在清朝末年人多房屋少有诸多不便,始祖父母相继故去,便分家另  过,各自谋生。一九三七年,日伪强行收买抚顺万达屋全村土地和房屋,开露天煤矿,于是我王家大部分迁居到于林堡,一部分迁到抚顺城。
 
       一九四八年,东北解放前夕,又有几户由抚顺城迁居天津。建国后,由于工作需要,从而分居到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以及东北各地安家落户至今。
 
       姓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影响。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就是一张绝佳的名片,是打通古今文化的最好载体,他是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看似简单的文字排列却折射出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血脉。寻找当年山东王氏闯关东的宗亲,弘扬中国民族文化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