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伯王沛镛修家谱留乡愁

沛镛正在整理家谱资料。姚界客户端记者 霍轶卿 徐宇文 摄
余姚新闻网讯 河姆渡镇有一位老伯叫王沛镛,他从2012年开始编写家谱,从他们王氏家族第一本家谱开始,先后编写了四个家族的家谱,用一本本家谱留住乡愁,传承家风。
在河姆渡镇镇志办的办公室里,我们看到了正在编写资料的王沛镛老伯,今年76岁的王老伯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后闲不住的他,在河姆渡镇从事文化工作,编写镇志。王老伯说,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从2012年开始,他就萌生了编写家谱的想法,这一做就是近十年了。在他的家里,我们可以看到王老伯精心编写的四大家族18册共计120多万字的家谱。
王沛镛的家原在梁弄镇横路村建山,1958年建造四明湖时,他们王氏家族的人搬迁出来,分到了宁波、绍兴、金华等地的19个村。王老伯说,王氏家族上一本家谱是民国二年的时候编写的,为了让这些分散的族人通过修家谱的方式重新汇聚起来,让王氏家族的历史不断代,他就想编写一本他们自己的家谱。
一本看似普通的家谱,却不是轻而易举能编成的,里面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王老伯说,编家谱之前,先要跟族人商量,成立一个组织,大家一起筹集经费,调查信息,编写王氏家谱。他和几位王氏的族人花了大约两年的时间去调查,挨家走访,逐名校对。同时,为了更准确地用专有文字撰写家谱,他特地花时间去研究了一番。
老话说:前人不修谱,后人寻根苦,今人不修谱,后人不知古。家谱记录着同脉血亲传承其家族世系以及先祖的事迹,见证了整个家族不断繁衍发展的过程。王老伯说,他编写完自家的王氏家谱后,其他姓氏的族人也来请他帮忙编写家谱。在王老伯编写家谱的书桌上,我们看到了一本本已经完工的家谱。他说,目前他总共已经编写完成了附近王、方、吕、陈四个家族的家谱。
王老伯告诉我们,修家谱能够让老一辈人有归属感,家谱编写的过程中,好的家风家训也能够得以传承,让后代能够从家谱中学习先祖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美德。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七旬老伯王沛镛修家谱
沛镛正在整理家谱资料。姚界客户端记者 霍轶卿 徐宇文 摄 余姚 [详细内容]
- · 七旬老伯王沛镛修家谱留乡愁
- · 党史上的今天丨12月16日
- · 世王文化联谊传承是人文血脉繁衍的历史使命
- · 家谱里的生僻字,怎么来的?找到出处了!
- · 泉港沙格王氏长房祖厅重修晋祖
- · 王建民:首次参加世王盛会收获满满感慨多多
- · 姓氏文化 || “连”姓由来
- · 为什么福建人有极强的家族观念,原来是从古
- · 家谱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传承!
- · 宗祠文化庄严肃穆,充满的是对祖先的敬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