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你不可不知的中国姓氏文化

2021-11-13 19:32:28来源:祖源文化传播

打印 字号: T|T
        中华民族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其姓氏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灿烂的瑰宝。所谓:水有源,树有根。了解中国的姓氏文化是我们身为炎黄子孙责无旁贷的责任。
1.中国姓氏的产生
 
       中国的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一般来说,姓的产生要早于氏。
 
       上古时期,按照母系血缘可以划分出无数氏族,这些氏族又可以根据居住地和图腾的不同,形成相互区别的“族号”,这些族号就是最早的“姓”。
 
        因此,为大众所熟知的“三皇五帝”的姓氏大多从“女”字部。例如:黄帝是姬姓、炎帝是姜姓、少昊是赢姓等等。
 
       而“氏”的产生则要晚于“姓”。
 
       姓产生后,随着氏族人口的不断扩张,同一个氏族便会产生无数个支族前往各地进行日常的生活,开始他们新的人生。支族之间相互区别的符号即为“氏”。
 
2.中国姓氏的主要来源
 
       中国姓氏的来源总共可分为32种,然而主要的来源共有11种。
       中国姓氏主要来源于先秦时期西周所实行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周天子继位,便分封夏、商的后人及部分同姓的宗族为诸侯,赏赐他们土地和金银。而不同诸侯国中,还可以分封卿大夫土地,后世便称之为“采邑制”。
       而随着诸侯国的力量不断增强,人口的迅速扩张,便会形成巨大的势力,这些人便以国邑为姓氏。形成后来的诸侯争霸:齐、楚、燕、韩、赵、魏、秦。也就是当时的战国七雄。
       另外,在宗法制下,周天子的儿子称为王子,孙子则成为王孙。而诸侯国的儿子习惯上称为王子,孙子则称之为王孙。后人遂以“王子”、“王孙”、“公子”、“公孙”为姓氏。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因为官职而得名的姓氏。齐宣王时期,曾经任命一位姓“程”之人为司马,后人便以“司马”为姓。譬如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司马迁、司马懿都是他的后人。
       另外,还有一类特殊的姓氏,他们是由于一件事而得其姓氏。我们称之为“因事称氏”。
 
例如:“林”氏。
 
       殷商时期,商汤王子受因听信妲己之言,误认为叔父比干有一颗七窍玲珑心,随即便命人将比干之心挖出,后来消息败露,其妻子闻听,恐怕有杀身之祸,不顾身怀有孕,便仓促逃走,逃到一林,诞下一子。
 
       等到武王伐纣结束后,周天子追封比干,便赐其子为“林坚”,比干后人从此便以林为氏。
 
       还有一种姓氏是起源于“孟仲叔季”或者“伯仲叔季”。
 
       先秦时期,严格遵循同姓不婚的政策,而氏却是只有少数贵族才拥有的,它们大多数由天子赏赐得来,因此,没有氏的便以孟仲叔季或伯仲叔季来称呼。
 
       二者同样表达: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不同之处在于:孟为庶长,而伯为嫡长,二者庶有别。
 
      3.中国古代的名门望姓和郡望意识
 
       所谓的郡望意识,实际上是指某一姓氏时代居住在某一地方,而为人们所仰望。其实便是只一姓氏的社会地位和深远影响。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汉高祖刘邦字刘季,建立大汉朝,从此,刘姓便成为了汉的第一大姓。诸如此类的名门望族还有很多。例如:彭城刘、颖川陈、汝南周、太原王等等。
 
        总而言之,中国的姓氏文化斑斓多彩,其中所蕴涵着的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意义巨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后人产生震撼的同时更是影响深远。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