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农村俗语:“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酒席上的规矩你知道多少

2021-11-08 18:44:14来源:北京九亲文化

打印 字号: T|T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重视礼教的国家。我们的很多礼教都被放在俗语里口口相传。有句俗语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我们从小就听过,并且不停地实践着。无论在家、在学校、在社会,我们都用这些传统的礼教俗语约束着自己。有人说过,没有约束就没有所谓的自由。所以,即使当今社会崇尚自由个性,但是我们都是有原则的放飞自我。而这些原则就是来自我们从小受到的礼教俗语,有些俗语虽然古老,但是依然适用。
 

 
       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过这些家规和国法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日新月异。国法变得越来越健全,而我们的家规却越来越精简。在古代或者现在的农村,很多家规都是十分复杂的。它很详细的给一家老老少少都立了规矩,这些规矩都被写成了一条条俗语。
小编说起自己的家规就是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这样笼统的字眼。可在早些年或者现在的农村,人们就会说出很多俗语告诉你,具体要做哪些才算得上是尊老,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所以在这些精简版的家规中,那些老一辈随口就来的俗语就很少听到了。
 
 
        不知道大家有么有听说过一个俗语叫“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同饮”?
这句话是解放前民间比较流行的一个俗语。它的意思很简单,我们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字面的意思。它说呀,父亲和儿子不能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叔叔和侄子不能在一起喝酒。那问题来了,父亲和儿子为什么不能在一张桌子上,叔叔和侄子在一起喝个小酒怎么了?从单纯的字面上理解,这句曾经流行的俗语似乎已经不太适用于现代社会。
 
       不过,这个俗语也不是一个死规矩,它有一定的约束条件。你如果出席婚丧嫁娶等重大活动,这条俗语就是你不能触碰的高压线。我国古代有三纲五常,在家庭伦理方面它明确规定了父子,男女之间的地位尊卑。在过去的几十年,人们在家里当然可以相对自由,但在这样的正式场合就必须遵从这些规矩。如果你逾越了,就代表你没有家教,或者你对他人的不尊重。
不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俗语规矩呢?这样规矩的产生或许让现代人有些费解,但是仔细琢磨,其中也不乏道理。
 
       关于父子不能同桌这个问题,其实是有文献记载的。在《礼记.曲礼》中,说明了父亲是家中的大家长,最具有权威,如果儿子与父亲同坐就是大不敬。但是后来,人民也不那么刻板,不仅父子,一家人都可以一起吃饭。不过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小辈就不能和长辈一张桌子吃饭了。
        叔侄不能一起喝酒,或许除了辈分原因,还可能因为叔叔要在侄子面前树立严肃的形象吧。毕竟在古代叔叔和侄子可能年纪相仿,但是叔叔始终是长辈不能和小辈称兄道弟。在我国北方,在酒席上喝酒就要喝到最后,喝酒的人还要划拳。如果长辈和小辈同桌喝酒,要是长辈喝多了出了洋相就十分尴尬了。
 
       所以这样的规矩就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点。当然我们现在的酒席都显得比较高雅,很少有人在酒席上喝醉了失态,所以也没人会忌讳坐在一起的人的辈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俗语作为作为庞大之流中的一脉,有他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俗语主要是用一些通俗容易上口的话来传授做人的道理和我们处事的准则。虽然时代发展迅速,人们的观念更加的不受束缚,一些俗语不再那么适用,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它们的价值和艺术性。比如“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这句话,仔细研究也不乏趣味。
来源:今日头条
 世界王氏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世界王氏网所有作品、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王氏网)” 的作品、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本网总机:0593-7639088,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QQ邮箱:1173471839 网易信箱:fjfdws@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