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精研新版《王阳明家书家训》
信里智慧:
族长、乡绅和师长
这封家书写于嘉靖四年六月份。从嘉靖三年四月到嘉靖六年五月,三年时间,王阳明无官一身轻,处于赋闲状态。这个赋闲,是针对做官身份说的。他还有三个身份,比较忙碌,分别是族长、乡绅和师长。
正德十六年(1521)六月,因为平定朱宸濠叛乱的军功,被提升为南京兵部尚书。兵部尚书是南京六部中惟一可以参与朝廷重大事务决策的尚书。可惜,王阳明徒有虚名,一直没有到任履职(明代有规定,曾经出任过某官职后,即便以后不再做官,也可以使用这一官职身份)。任命一下来,他就请假回乡探亲。年底,被封新建伯爵位。在探亲期间的嘉靖元年二月,父亲王华去世。按规定,在家为父守孝三年。

嘉靖三年四月,守孝期结束,可以出来做官了。了解王阳明德行和才干的官员,像席书、李充嗣、林俊、黄绾、方献夫、吴廷举、石金、王木、潘壮等官员多次举荐他出任重要官职,比如南京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三边总制等。礼部尚书席书和南京兵部尚书李充嗣都是朝廷重臣。但是,不认同心学和嫉妒他才智和威望的权臣,处处使绊子。出身藩王、小小年纪、在朝中缺少根基的嘉靖皇帝,在与满朝文武大臣争斗中,满心指望德高望重的他出手相助,但是他一心正直,不愿意参与没有意义的争斗,因此得罪了睚(yá )眦(zì)必报、虚岁18岁的小皇帝。
明代社会教化工作,政府只负责到县一级,县下面的巡检司、驿站和递运铺虽然也由朝廷任命官员,这些官员只负责治安和邮政。县下面的街坊和乡村组织属于民间自治性质。城内的街坊和城外的乡村教化工作,基本上留给了各个家族和乡绅来承担。

不少家族自己办有义田、义仓和义学。这个“义”是仁义的“义”。义仓和义学,主要作用是扶助族中弱势群体,比如资助吃不上饭的、娶不起媳妇的、上不起学的等。家族靠族长主持公道。
除了族长,民间还有一个读书人群体,因为读书而明白道理,他们来为民间主持公道。这些读书人包括,没有做官的秀才,还有退休回乡的官员。有的秀才为养家糊口办私塾做教育,有的退休官员为发挥余热也热心办学。明代人留恋乡土,退休官员都要回乡。从广泛的教育意义上说,族长和乡绅都是有学识、有道德的师长。
王阳明就是这样的族长、乡绅和师长。
族长。这封家书是写给堂弟王守礼的。家书中有两件事是在履行族长的职责。守礼在堂兄弟中行三,在余姚老家,老二去世了,老三就成了老大。王阳明安排王守礼照看祖坟,别被水淹了。告诉堂弟,秋季亲自回余姚照料祖坟。同时,让三弟告诫八弟,要遵纪守法,不要惹是生非。八弟已经给族长王阳明脸上抹黑了。
王阳明不仅做王家的族长,他还操心舅舅家的家事,本书收录他嘉靖四年写给表侄郑邦瑞的三封家书,有照顾二舅妈生活的,有安排舅舅家孙女相亲的。他甚至还操心着堂姑家的事,例证是本书收录他写给表弟闻人兄弟的三封家书。他操心的家族,已经扩展到姻亲家族。从这个意义上说,族长已经成了乡绅。
乡绅。家书中有一个重要内容,是安排守礼调解子全和子良兄弟矛盾,并且给出了注意事项:以自己家做例子,劝子良多包涵;不要兴师动众,顾全子良兄弟的面子。
师长。结合上封家书和这封家书的第一句,可以知道,堂侄儿正思等人在绍兴伯爵府接受王阳明的家庭教育。王阳明家大业大,在家办学,对家族子弟是不收费的。不仅办有家族义学,还有公共的社会书院。王阳明的书院没有围墙,分布在各地的弟子和心学爱好者时常通过书信来求教。有钱有闲的学生从四面八方来绍兴求学。嘉靖四年正月,著名弟子王艮就陪着老父亲,带着家族子弟从泰州来绍兴求教。著名弟子董沄父子从海宁来绍兴求学。江西弟子魏良政兄弟等人,福建弟子童世坚等人纷纷聚集到了绍兴求学。

求学的太多。十月,王艮主持在绍兴伯爵府附近建设了阳明书院。
嘉靖四年,王阳明教学成果丰硕,写了几篇非常重要的文章,比如《尊经阁记》《亲民堂记》《万松书院记》《重修浙江贡院记》《重修山阴县学记》等,其中《答顾东桥书》最为重要,被收录进《传习录》。
结合《大学》,评判一下王阳明,龙场悟道,表示他修身有了成就;家族事务的管理,表示他落实了“齐家”这一科目;治理庐陵县和巡抚南赣、江西、两广,标志着他建立了治国功勋;讲学教化天下,标志着他在履行“平天下”的担当。他的一生都在切实履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圣贤使命。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精读精研新版《王阳明
信里智慧: 族长、乡绅和师长 这封家书写于嘉靖四年六月份。 [详细内容]
- · 精读精研新版《王阳明家书家训》
- · 河南王明军格律诗词六首
- · 管理不是控制,而是释放!(深度好文)
- · 新版《王阳明家书家训》人生成功之路(5)
- · 福鼎太姥诗社郑斯汉作品交流·绝句50首
- · 茶虽苦,回甘却妙,更是健康良药
-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 · 王业聪七律·庆祝建党100周年
- · 王家连·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感赋(一首)
- · 中国好人王辉:一生为爱执着坚守 铺就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