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新版《王阳明家书家训》人生成功之路(5)

2021-07-02 09:45:39来源:王程强 王阳明良知之声

打印 字号: T|T
        信外故事:
       人生成功之路(5)
       从九华山到宛委山,再到泰山
 
       王阳明一生都在追求学圣贤、做圣贤,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他经历过许多曲折,甚至还曾因为找不到方向和方法而放弃过。王阳明是典型的儒家,儒家负有通过为国家、为社会建功立业,而光宗耀祖的使命。但是,年轻时他屡屡想出家去当和尚、当道士。
 
       留恋九华山
       王阳明一生多病,年轻时就有病。最早的记载是格竹子得病,因为得病打击了做圣贤的理想。不做圣贤了,想当文学家。当文学家需要多读书、多写文章。虚岁27时,因为读书刻苦,病倒了。为治病,跟着道士学养生,想出家。
 
       中进士后,一心想进兵部工作,却被分去刑部当法官。当法官时,读书仍然很勤奋,经常读书到深夜,结果双眼累近视了,身体累病了。病还没好利索,就被派到江淮地区出差。弘治十四年(1501)八月,沿着淮安、凤阳、南京、芜湖、庐州、池州一路巡视各地监狱,和各地巡按御史一起,平反冤假错案。九月份忙完工作,到佛教圣地九华山游览。在山里,先后住了四个月,直到第二年的正月才离开。
 
 
       他住在寺院里,拜访和尚,求教道士,寻求做圣人的方法。他为啥向出家人求教呢?这是年轻人成长的必经阶段。他在北京学习和生活多年,见识过不少大场面和高人,见过道德高尚的陈献章,见过内阁大学士李东阳,见过尚书,见过状元,在殿试考试时见过至高无上的皇帝朱祐樘。这些人和他一样,没有三头六臂,不能呼风唤雨,不能腾云驾雾,饿了也要吃饭,困了也要睡觉。而书中描写的圣贤是与常人不一样的。就连最平实的儒家经典《中庸》也说过,有道的人可以提前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佛家和道家经典更是把自家的圣贤吹得神乎其神。
 
       他以为圣贤很神奇,在儒家圈子里没有见到神奇。他想到具有神秘色彩的和尚和道士圈子里找一找。
 
       他拜访了蔡道士,拜访了一位在地藏洞闭关的和尚。九华山东崖有个地藏洞,洞里住着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和尚。和尚告诉他,让他好好学习儒家圣贤周敦颐和程颢。
 
       周敦颐和程颢,他们的著作他读过,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神奇。
 
       宛委山住山静养
       弘治十五年正月,他离开九华山,踏上回北京的路程。路过镇江,游览道教圣地茅山。缅怀东晋著名的茅山道士葛洪,羡慕住山四十年的南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拜访当代住山道士。
 
       一路奔波劳累,积劳成疾,在扬州养病三个月。回到北京,工作劳累,又病了。弘治十五年八月,请病假回乡养病,把疗养地安排在绍兴东南宛委山中。宛委山中有道教的胜地,号称道教第十大洞天。山里有块大石头,石头下有条缝隙,依靠大石头,利用缝隙,他安排人建了一座住室,号称阳明洞。
 
 
       从九华山,到茅山,从茅山到北京,再从北京到绍兴,沿途拜访寺院道观,访问和尚、道士,求教修炼身心的方法。他选定道教的呼吸法,在阳明洞中开始修炼,既养生,也修道。
 
        从九月到十二月,他练功百日,修炼出了神奇。有一次,他的好朋友王文辕等人到山里看望他,刚出绍兴东门,他就派书童下山去迎接。朋友沿途干了什么事,他坐在阳明洞里都能知道。他想彻底出家,又割舍不了对奶奶和父亲的亲情。思想迷茫中,弘治十六年春,他到杭州西湖,入住到寺院里,观察和尚的出家生活,从三月住到九月。他醒悟了:一、修炼出的生命神奇现象没有什么用处,只会扰乱精神;二、出家人抛弃家庭和社会,不事生产,对社会的帮助很有限。
 
       他舍弃了出家想法。在杭州寺院里,他把一个闭关三年的和尚劝说得哭哭啼啼地回家了。他也回家了,回到绍兴家里继续养病。
 
       从弘治十五年九月到弘治十七年五月,近两年时间里,他一边修炼,一边养病,一边四处游览,拜师访友,写诗作文。
 
       泰山之巅怀念孔圣人
       弘治十七年五月,虚岁33的王阳明在养病中接受了一项任务,一项他很喜欢的任务。巡按山东的监察御史陆偁聘请他出任当年的山东乡试主考官。陆偁是他弘治五年的举人同年,了解他。
 
       他养精蓄锐两年,干事雷厉风行,当月就拟定了考题,并给每道题都写出了范文。中进士前,他为了养病,就曾近距离了解道士的生活。这三四年,他四处游览,考察寺院和道观,观察和尚和道士的生活,读佛经和道典,修炼他们的养生方法。他了解佛教和道教。在考题中,他考察考生对佛教和道教危害的认识,希望考生提出讲明和振兴儒家圣贤学问的方法,提出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措施。
 
       这一届录取了75名举人。大家认为,王阳明出题得当,录取了真正的人才。
 
 
       主考结束,九月,王阳明游览了儒家圣地曲阜,拜谒了孔子庙和周公庙,攀登了泰山。在泰山,即兴作诗《泰山高诗》,并刻石立碑。
 
       在诗中,他赞扬泰山高耸,赞扬日出光明,赞扬孔子伟大。他,从佛家圣地九华山,到道家圣地茅山和宛委山,再到儒家圣地泰山,一路攀登,一路摸索,跌跌撞撞,终于回归了儒家圣贤学问。
 
       九月,他被调到兵部武选司工作。回到北京,他为往圣继绝学,开始宣讲儒家圣贤身心学问。
浚 县 阳明书院
河南王阳明书院
2021年7月1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