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学党史 悟思想】王绍据到店下镇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2021-06-19 09:47:11来源:稻香店下

打印 字号: T|T
★ 编者按 ★
       王绍据,男,汉族,中共党员,1947年10月出生,福建福鼎人,宁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闽东日报原总编辑、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特约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记者、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
主要事迹:
       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从事扶贫宣传报道,为扶贫工作奔走呼吁、献计献策,通过采写新闻报道、深入乡村调研见证扶贫事业。采写的《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在《人民日报》1984 年6 月24 日头版刊发,引起中央对贫困问题的高度重视,当年9 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拉开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序幕,赤溪村也因此被称作“中国扶贫第一村”。近年来,他积极向各地考察团、媒体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应邀在全国各地开展扶贫讲座。2016 年2 月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网演播室同赤溪村干群视频连线时,对王绍据心系扶贫的精神予以肯定和赞扬。2017 年9 月,王绍据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2021年2月,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6月15日,店下镇邀请王绍据老先生为镇村党员干部上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全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村(社区)主干,镇直单位负责人,机关党员及溪美村、店下村、屿前村、东岐村党员代表110余人参加。
  
        课上,王绍据老先生详尽叙说从下党乡到赤溪村扶贫开发历程的“宁德模式”,并介绍了“中国扶贫第一村脱贫记”的由来,以及赤溪村实现穷山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转身中折射出“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进取精神。
       王绍据老先生结合自己宝贵的工作经验和亲身经历,用鲜活生动的事例、发人深省的故事、丰富动人的细节和富有哲理的语言,为在座的党员干部生动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求真务实、扎根基层,为带领闽东百姓摆脱贫困呕心沥血的动人场景。党课从深入调研、“四下基层”,立足闽东、发展经济,心系百姓、情注民生,廉洁自律、坚决反腐,尊重干部、坦诚待人,注重宣传、引导舆论六个方面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风范、工作作风和为民情怀。
        通过王绍据老先生的授课,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无论是其客观清醒、立足长远的战略思维,任劳任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还是其严以修身、从严治吏的领导作风,扎根基层、深入群众的为民情怀,都深深感染和震撼了在座的每一位党员干部。
 
       党课结束后,镇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丁世辉与溪美村党委书记叶良新分别结合工作实际谈了学习心得体会,他们表示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爱戴之情,上升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上。
       镇党委书记洪振南在总结讲话时要求:一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感悟思想伟力。我们在学习党史过程中要将身边微观党史与宏观党史相结合,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守正创新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开辟新局。
        二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砥砺初心使命。各村(社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初心记在心间,把使命扛在肩上,厚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要坚决摒弃等待观望、犹豫懈怠的不良作风,面对难题顽疾,不躲、不绕、不拖,真正做到责任上身、工作上心。
       三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开拓事业新局。就镇本级而言,各部门各单位围绕“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着力做好重点项目安征迁及建设投产工作,涉及的村和部门要全力配合项目组,加快推进各个项目的安征迁及建设。争取在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社会稳定、民生保障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