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曾国藩家训:家族长盛不衰的秘诀,就在这2个字里

2021-05-09 21:52:27来源: 中国传统文化

打印 字号: T|T

图 /来源网络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古往今来,多数官宦之家,繁盛极短。
 
正可谓,富不过三代,穷不出五服。
 
而曾国藩家族,却打破了命运的枷锁,二百多年兴盛不衰。
 
时至今日,曾氏后代依旧才俊辈出。
 
《格言联璧》有云:“勤俭,乃治家之本。”
 
曾氏家族兴旺发达的秘诀也正是这勤、俭二字。
 
 
 
 01 
勤:人勤则健
 
《醒世恒言》中说:“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富贵源于辛苦劳作,只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才能得到想要的人生。
 
曾家祖父每日天还未亮就起床劳作,一天都没有片刻闲暇。
 
即使后来家中条件变好,依旧自己种菜、收粪。
 
曾国藩出身农家,深知勤则寿,逸则夭。
 
他常说:“我自己一生体弱多病,只因勤于劳动才能活过60岁。”
 
他在家书中写道:“勤字功夫,一贵早起,二贵有恒。”
 
为官多年,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工作,直至深夜,中途也很少休息。
 
虽晚年不幸右眼失明,仍每日勘阅公文,书写日记从不问断。
 
身勤则强,家勤则兴。
 
曾家儿男全部半耕半读,添茶倒水、砍柴种菜也必亲力亲为。
 
他告诫家中女子勤于家务:“衣、食、粗、细缺一不可。”
 
曾家女子纺线织布,下厨做饭,每月都会寄家中小菜和一双鞋子到曾国藩军营。
 
曾国藩认为:“劳则神钦。”
 
人之本性,皆好逸恶劳。
 
若贪图享乐,家大业大,也终会坐吃山空。
 
唯有将“勤”贯穿始终,才可经久不衰。
 
 
 02 
俭:家俭则兴
 
《逍遥游》中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小鸟在深林筑巢,所占不过一根树枝;偃鼠饮河水,所需不过装满肚皮。
 
曾国藩一生清廉,不事奢靡,不贪物欲。 
 
身为将相,却始终保持一介寒士之风。
 
平日所穿衣物皆由夫人所做,不穿绸缎,粗布衣物还常有补丁。
 
铺草席、盖土布,家中老屋百余年,却不肯多花银钱去修缮。
 
有一次,他巡视扬州一带。
 
扬州盐商特备盛宴,山珍海味,罗列满桌,而他仅就面前所设数菜稍食而已。
 
退席后,他与众人说道:“一食千金,吾不忍食,目不忍睹。”
 
曾国藩在京城看到大多官宦子弟奢侈腐化,挥霍无度。
 
特留夫人和家中孩子住在乡下老家,告诫他们:“饭菜不能过分丰盛,衣服不能过分华丽,门外不准挂牌,出门要轻车简从。”
 
天下之事,往往成于俭而败于奢。
 
爱子成人,便教其一切从俭。
 
古语有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人不懂节俭,一心去追名逐利,怎么可能修养德行。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人人以俭持家,才是家道中兴之象。
 
 
 03 
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家败离不开奢字,人败离不开逸字。
 
隋炀帝只因羡慕江淮繁华,便命人开通运河,修筑御道,从长安到江都离宫便建有四十多处。
 
他每每驾幸江都,所经州县,五百里以内皆需献送食物。
 
收集奇花异草、珍禽奇兽,只为点缀园景。
 
甚至各州县所产奇石异木,都必须尽输东京。
 
短短数十年,他便断送了父辈千辛万苦打下的大好江山。
 
古语有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一个家庭,重要的不是给子辈留下多少财富,而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勤俭。
 
所谓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都在恪守勤俭二字。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早成清朝官场的风气。
 
但他却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以俭持家。
 
一生手不释卷,富贵堂的藏书阁有30多万本书籍,他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在潜读《理学宗卷》。
 
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家之败,皆由奢侈恶劳所起。
 
勤能开源,俭可节流。福报从中滋养,家族才能昌盛不衰。
 
《易经》中有句名言:“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勤俭之道在于存心,坚持积累,自然功成名就,水到渠成。
上一篇:王家大院里的规矩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