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皋虞羲之祖居文化研究会清明祭拜活动
缅怀圣贤,弘扬文化
——青岛皋虞羲之祖居文化研究会清明祭拜活动

国人自古有清明时节春祭的传统,礼敬祖先、慎终追远。
——青岛皋虞羲之祖居文化研究会清明祭拜活动

所以,这个节日才情感浓稠,内涵丰厚。
清明节的前一日,羲之祖居文化研究会及琅琊王氏后人,在羲之先祖的发祥地即墨皋虞举行了祭拜仪式。

羲之祖居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仕尧介绍了琅琊王氏的由来、传承,历代更迭、变迁;羲之祖居文化发掘的历程,羲之祖居名称的来源,以及研究会成立以来所做的努力。

皋虞古城在两千多年前就展现出它的宏伟规模和磅礴气势。汉文帝置县,武帝封侯,古城孕育了汉室名相王吉、王骏、王崇为代表的琅琊王氏。皋虞在西汉时名官辈出,在西皋虞村西北,有一片宏大的古墓群,名臣王吉以及他的儿子王骏、孙子王崇就埋在这里。

史传,王氏先祖王元避秦乱,迁至琅琊皋虞县,称琅琊王氏。其后裔闻达,汉名臣谏议大夫王吉、丞相王骏、大司空抚平侯王崇都生于皋虞。东汉,王吉后裔迁临沂,传至东晋王览,又随原晋元帝迁金陵。其后,繁衍至江浙,多有重臣王导等及书圣王羲之。王吉是王羲之的祖先。自打有“王”这个姓氏以来,王吉是第24代孙,王羲之是第39代孙,王羲之的曾伯祖父王祥,举家从皋虞迁往琅琊(今临沂),再后来大概在王羲之十岁左右时,举家又迁往会稽(今绍兴)定居。

羲之祖居这个名称由胶东民族文化艺术院刘文岗院长提议,牌坊正面的“羲之祖居”四字、背面的“皋虞古城”四字及牌坊上的楹联也是刘文岗院长亲自撰稿、题写的。
牌坊正面“羲之祖居”对联两幅,
牌坊正面“羲之祖居”对联两幅,
主联: 依钱谷 揽天光水色 钟灵毓秀,
面黄海 观惠风祥云 紫气东来。
副联:放眼墨海晋代大书圣,
纵观古今汉室一棋局。
背面“皋虞古城”对联二副。
主联:先贤士清廉孝悌犹月载露,
古皋虞汉封侯国如日经天。
副联:崇贤尚德立人立世有正气,
追古思远敬天敬地可宗法。
王羲之铜像祭拜仪式

王吉墓群祭拜仪式

汉代王吉墓群三面环山,南朝大海,墓群南北长约1000米, 东西宽约500余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墓群以王吉墓为中心,共有大土冢27座墓。出土文物有铜钟、铜益、釉陶壶、五铢钱等。民国期间,墓群前建有王公祠,占地约7亩。祠门悬有“王公祠”匾额,楹联内容为“德光炎汉,祥发皋虞”,王公祠于1945年前后毁于战乱。王吉墓群1982年被列为青岛市政府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列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羲之祖居”名称的确定及羲之祖居文化研究会的成立,让一段历史从尘封中被唤醒,一些历史人物焕发崭新的光彩,正走向我们。应该怎样将羲之祖居文化挖掘解读的更全面更深厚,让羲之祖居文化不仅是皋虞的文化、即墨的文化,更是全国的文化,这需要四海有识之士付出更多的努力。
撰稿、编辑 :王镇水,于喜蓉
图片提供:于喜蓉,王镇水,杜波
青岛皋虞羲之祖居文化研究会
胶东民族文化艺术院
2020.4.3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寒食节,献给先祖的祭
青岛即墨皋虞村王羲之故里牌坊。公元2021年,岁在辛丑。寒食节里,斜 [详细内容]
- · 寒食节,献给先祖的祭拜!
- · 祭祖 |辛丑即墨皋虞琅琊王氏祭祖追思
- · 喜贺:青岛王氏优秀代表 参加两会
- · 书圣王羲之(50集电视连续剧选登.第四\五集
- · 从漳州这方土地腾飞的“长拳王”—王曦
- · 永州祁阳白水三丰村:飘摇的王氏家族别墅群
- · 莆田的清明节除了放假,还有做“龟”、扫墓
- · 青岛皋虞羲之祖居文化研究会清明祭拜活动
- · 散文|又是清明
- · 养耳 || 清明时节,面朝先祖,一曲《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