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套王氏宗祠,唐山现存最完整的宗祠!



王氏宗祠坐北朝南,为砖木石结构,其布局为三进两院, 属于北方地道的民居传统样式——四合院式。
达王庄王氏宗族祖居安徽省当涂县池王庄村,明永乐二年(1404年),曾任县令之职的王氏一世祖王安携全家迁居玉田,在双城河畔创立了王氏老庄,也就是现在的杨家套乡达王庄村。明朝中后期,王氏宗族的一支迁到玉田城内,并在城东修建了一座宗祠,名为瞿坛庵,清代《玉田县志》有载。清光绪年间,定居达王庄村的王氏第十六世祖王敬德成为宗族领袖。王敬德(1808~1896年),字慎堂,号■庵,光绪十年刊印的《玉田县志》说他“性孝友,好善,干事有恒”,“平时奉县谕襄办公务,实事求是,不避劳怨”,知县夏子鎏编修《玉田县志》时,年届花甲的王敬德曾被聘为“采访”,“步询各乡,务得其情”,并因此而“恩赐六品顶戴”。达王庄王氏宗祠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建的。
宗祠的建造耗时可谓长久。从道光十九年(1839年)开始集资筹款,到光绪二年(1876年)秩祜堂建成,七年后续建了厢房和临街门楼,至王敬德去世前,王氏宗祠基本建筑落成。1924年,王敬德次子王绶遵照父亲的遗嘱,用砖墙把东西厢房连接起来,形成二重院落,并建起了精致的木结构雕花门楼——二门,可惜此门在“文革”中被毁。

达王庄王氏宗祠与玉田城内的瞿坛庵共同见证了王氏宗族的兴衰,也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瞿坛庵毁于1951年,原址上建起河北玉田初级中学,即今玉田一中的前身;达王庄王氏宗祠因得到村里王氏族人的呵护,主体建筑至今犹存,成为唐山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宗祠建筑。
无论在总体平面布局、建筑形式与结构上,还是装饰手法上,达王庄王氏宗祠都与北方民居有相似之处,反映出北方地区宗祠建筑的独特性,对于研究我国清代北方地区民居及宗祠建筑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王氏宗祠内保存的《王氏族谱》,不仅记录了王氏一族的宗族传承,还收入了历代社会贤达的大量诗文,更涉及许多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杨家套王氏宗祠,唐山
王氏宗祠位于河北省玉田县杨家套乡南500米的达王庄村。因为它是王氏 [详细内容]
- · 杨家套王氏宗祠,唐山现存最完整的宗祠!
- · 颜体行草书与王氏行草书的比较
- · 大窎桥王氏庄园风迹犹存——“齐山杯”探访
- · 主政中国最大省长达20年的王恩茂将军
- · 我的荒岛行李——歌唱家王如田,能否放歌荒
- · 重庆舰起义组织者·原海军舰艇学院王颐桢将
- · 王氏为什么可以作为天水一朝著名的世家?
- · 湖南湘乡横塘王氏称谓的由来
- · 河南洛阳洛宁县宗亲来祖籍太湖寻根侧记
- · 重庆铜梁王登平·三峡颂(词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