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旧版回顾 | 王氏网论坛

世界王氏宗亲联谊交流寻根恳亲繁荣文化发展商企唯一官方门户网站

杨家套王氏宗祠,唐山现存最完整的宗祠!

2021-03-17 18:39:20来源:搜狐网 王氏在线

打印 字号: T|T
王氏宗祠位于河北省玉田县杨家套乡南500米的达王庄村。因为它是王氏宗族实力与权威的象征,也是凝聚族人耀祖扬宗的寄托,因此处于村落的核心位置,其周围民宅簇拥,巷道通往各家各户,突出了宗祠在族人心中的地位。2008年,达王庄王氏宗祠列入河北省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王氏宗祠坐北朝南,为砖木石结构,其布局为三进两院, 属于北方地道的民居传统样式——四合院式。
 
达王庄王氏宗族祖居安徽省当涂县池王庄村,明永乐二年(1404年),曾任县令之职的王氏一世祖王安携全家迁居玉田,在双城河畔创立了王氏老庄,也就是现在的杨家套乡达王庄村。明朝中后期,王氏宗族的一支迁到玉田城内,并在城东修建了一座宗祠,名为瞿坛庵,清代《玉田县志》有载。清光绪年间,定居达王庄村的王氏第十六世祖王敬德成为宗族领袖。王敬德(1808~1896年),字慎堂,号■庵,光绪十年刊印的《玉田县志》说他“性孝友,好善,干事有恒”,“平时奉县谕襄办公务,实事求是,不避劳怨”,知县夏子鎏编修《玉田县志》时,年届花甲的王敬德曾被聘为“采访”,“步询各乡,务得其情”,并因此而“恩赐六品顶戴”。达王庄王氏宗祠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建的。
 
宗祠的建造耗时可谓长久。从道光十九年(1839年)开始集资筹款,到光绪二年(1876年)秩祜堂建成,七年后续建了厢房和临街门楼,至王敬德去世前,王氏宗祠基本建筑落成。1924年,王敬德次子王绶遵照父亲的遗嘱,用砖墙把东西厢房连接起来,形成二重院落,并建起了精致的木结构雕花门楼——二门,可惜此门在“文革”中被毁。
达王庄王氏宗祠与玉田城内的瞿坛庵共同见证了王氏宗族的兴衰,也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瞿坛庵毁于1951年,原址上建起河北玉田初级中学,即今玉田一中的前身;达王庄王氏宗祠因得到村里王氏族人的呵护,主体建筑至今犹存,成为唐山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宗祠建筑。
 
无论在总体平面布局、建筑形式与结构上,还是装饰手法上,达王庄王氏宗祠都与北方民居有相似之处,反映出北方地区宗祠建筑的独特性,对于研究我国清代北方地区民居及宗祠建筑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王氏宗祠内保存的《王氏族谱》,不仅记录了王氏一族的宗族传承,还收入了历代社会贤达的大量诗文,更涉及许多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上一篇: 朱家角王氏宗祠
下一篇:最后一页
相关文章